背景: 阅读新闻

未来紫砂壶的投资行情看涨






[日期:2010-12-04]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紫砂壶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壶艺家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器具,变身为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珍品,广受人们的喜爱。如今随着人们投资收藏投资意识的提高,紫砂壶也成了收藏领域的新宠。
  
  近两年紫砂收藏市场一路看好,收藏界中有“名人名壶,有价难求”的说法,人说紫砂的价格等于黄金的价格。据媒体查证,一些爱好者接触的紫砂壶作者中,他们的作品价格最高上涨了5倍左右。比如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毛国强老师,2004年他的小壶,市场价只有4000元,短短六年时间,毛国强老师的壶涨了近 5倍。有专家预计2010年后二三年行情将趋向新的高峰。 2010年5月16日,北京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已故宜兴紫砂名家顾景舟所制石瓢壶以1232万元成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由于“名人效应” 紫砂壶价格一直攀高。2004年的国家助工现在一部份人成了国家工艺师,国家工艺师成了高级工艺师,随着做壶的经验和职称的提升,这些作者的紫砂壶一直攀高。从没有下降一分钱的趋势。5月份的宜兴紫砂门事件后,好泥料好做工的壶还在涨价,很多高工在这个时候涨价了30%到50%。

  为此有分析人士大胆预言,2004年到2010年这六年中,很多作者的紫砂壶价格翻了几番,特别是名人紫砂壶。从当前紫砂壶整体市场行情来看,价格偏低。5年前的名人壶到现在都涨了5倍左右,名贵的紫砂壶数量较小。预计到2015年,紫砂壶价格每年涨幅不会低于20%,投资回报十分可观。

  紫砂壶未来看涨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机械水平越来越高,传统工艺一步步被蚕食。紫砂壶这个传统手工艺也不例外,新一代的紫砂壶制作大师也越来越少,精品紫砂壶越来越少,这导致紫砂壶的价格越来越高。

  第二,除了传统工艺日渐没落,紫砂壶原材料紫砂泥的稀缺也导致紫砂壶价格一路走高。紫砂泥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泥构成。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红泥中的佳品朱泥储量在1973年就已枯竭,红泥产品近乎停产。紫泥中的上品“底皂清”泥的储藏量也日渐稀少,绿泥属于紫砂泥原矿中比较稀少的泥料。据业内人士介绍,宜兴的紫砂泥最多只能提供50年的开采量了。政府控制开采后,好的紫砂泥很难寻觅到,紫砂原料的价格一路上涨。现在宜兴1斤上等紫砂泥的价格已超过两万元;另一方面,在市面上流通的、用纯正紫砂泥做的茶壶又会由于使用中的损耗,保有量逐渐稀少,因此从现在开始收藏紫砂壶,特别是“根正苗红”的品种,将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第三,从当前紫砂壶整体市场行情来看,价格偏低。传统紫砂壶的价位只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高价位的30%到 45%左右,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紫砂壶的身价也不及高峰时期的1/10,这种情况与紫砂壶曾经被恶炒有关。在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上的紫砂壶都是用来饮茶的普通产品,仅具使用价值而没有收藏价值,名贵的紫砂壶数量较小。后来港台地区紫砂壶收藏之风传入内地,名家制作的紫砂壶价格快速上升,少则几万元,高则数十万元。加之商家的炒作和市场的追捧,当时一个较普通的作品,也能够以近万元的价格卖出。不正常的炒作,导致上世纪90年代以后紫砂壶价格大幅滑落。

  第四,虽然目前精品紫砂壶整体成交价格稍有回升,但涨幅不大,最好的行情还应该在两三年以后。在精品市场中,清代紫砂壶仍是高端市场的主体。从历年紫砂壶成交价格前20名来看,清代紫砂壶就占了八成。

  紫砂壶虽好,不过其价格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一般在十几万到几十万,高级工艺师的作品多是上万元,而一般工艺师或者助理工艺师的作品,价格在几千元左右。与普通技师的作品相比,大师作品的抗跌性极强,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嘉德至味涵硕?紫玉金砂名品拍卖中,蒋蓉的 “五头束柴三友壶”成交价格50.4万元,何道洪的“梅花周盘壶”成交价在44.8万元,朱可心的“梅报春壶”也拍得 40.3万元。顾景舟制、吴湖帆绘的大石瓢壶在上海工美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更是以318万元成交。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