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紫砂充盈着文化味和书卷气






[日期:2011-07-1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宜兴紫砂因其具有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和系统性,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江苏陶瓷工业志》将紫砂归为特种工艺陶瓷类:紫砂陶是采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黏土为原料,用1100℃左右的高温半烧结而成的精细炻器。宜兴紫砂尤以紫砂茶壶的独特功能性为世人称誉。归结前人论紫砂,总是“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味,色、香、味皆蕴”,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紫砂壶还具有养壶的把玩功能,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那么,如何鉴赏紫砂之美呢?安迎旭先生把紫砂壶之美总结为“三美”,颇为合理精辟。

  一是材质的天然美:所谓“紫玉金砂”,就是对紫砂原矿材料的古朴自然风骨的一种赞美,这就要求紫砂艺人在处理和加工紫砂时要遵循必要的美学法则。紫砂壶需“光华内敛”,泛黯然之光,其神采在不经意间倏然一亮,而不像陶瓷、玻璃一样耀眼炫目。清乾隆时期,供奉宫廷的紫砂壶装饰繁缛奢靡,虽不乏力作,却失于匠气过重,紫砂的自然机理美感被破坏,艺术魅力大打折扣。如今,人们出于商业需求,追求展示效果,对壶胚刻意抛光打蜡,力求“水色”夺目,其实是一种破坏。此外,壶身上的刻画、书法均需服从主题效果表达,并非每把壶上都可书画,书画的内容也应和壶的神韵一致,如在秦权、仿鼓、秦钟、掇球、石瓢等壶身上刻古代仕女,就显唐突了。

  二是体现华夏魂魄的民族文化韵味美:宜兴紫砂壶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吸纳、交融诗、书、画、铭,充盈着浓郁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从历史上看,不少著名的文化人、诗人、学者、书画家、名人,都曾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壶艺的创作,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影响着紫砂壶艺的发展,如董其昌、陈鸿寿、吴昌硕、吴大澂、蔡元培、黄宾虹、吴湖帆、李可染、启功、吴作人等等,不胜枚举。

  在紫砂艺术发展历程中,这种艺人与文人的如此紧密结合的现象,是其他工艺美术门类所罕见的。一代代紫砂艺人正是在这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与传承中,十分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学养,在结交文人雅士之后,耳濡目染,专题切磋,交流合作,碰撞出文化艺术的创作火花。许多知名艺人久经磨砺,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尤其在书法方面往往功底深厚。还有一批文人学者专门研究紫砂,为宜兴紫砂陶著书立说,为艺人树碑立传,承传了紫砂的历史,使后人研究紫砂有了典籍依据,确立了紫砂陶在中国艺术之林的地位。

  三是和谐自然的意境美:“天人合一”是中国人传统的精神追求,而紫砂完全可以被赋予人的性格。这种互为置换的关系和谐地反映出“天人合一”的人性追求。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