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的历代紫砂器,见诸实物的是明万历年间的紫砂名匠时大彬制紫砂壶。自时大彬始,经清、民国至当代的紫砂器,其印鉴款识的表现方法有两种:
1、胎体:刀刻、印章钤印
2、彩釉:釉上彩
明代风行刀刻款识,由于应用的刀具和刀法不同,出现了两种不同效果 的款识:一种是等线体字,每个字的笔划粗细根基一致;另一种是有书法韵味的楷书或行书体款识。
明末清初,在印章款识出现后,仍有一部分人持续用刀刻划署款,同时并用钤印。以刀刻署款必须有书法根基或较高的悟性,而一般工匠很难达到。刻款麻烦,速度慢,不适应商品生产的请求,因此它逐渐让位于印鉴。
印模是艺人们遵守既定文字与图案预先刻制的模具,以代替竹刀在紫砂器胎体上留下印鉴。印章可以不断地重复应用,适应了批量生产的需要,也避免了同一个艺人在不同环境下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刻划的款识产生异变,给后人鉴赏带来不尽的困扰。印章有两种:一是图案印章,一是文字章;还有图文相联合的印章。
印章款识的外型是多姿多彩的,有圆形章、椭圆形章、正方形、长方形、异形或称肖形、单边框、双龙戏珠框、回云纹框等。
这几种印形中以正方形印最常见,各种身份的人都用,明、清、民国、当代也常见用正方形印者。较少见的是肖形印,椭圆形多用在盖内或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