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紫砂模具的发展






[日期:2016-05-22] 来源:网络  作者:徐立 [字体: ]

 

      一、紫砂模具的发展过程
      1.明末紫砂早期、清代中期及近现代紫砂工艺中使用模具的历史与情况
      宜兴紫砂工艺的诞生与发展是从明代宜兴的粗陶、宜均等当地制陶工艺中演变出来的,明末紫砂茶壶出现之前已经有宜均与陶的茶叶罐的生产,在屠隆撰《茶笺》中{万历十八年(1590)前后}提到“茶宜箬叶而畏香药……,每四片编为一块听用。又买宜兴新坚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者……。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随即包整。”而茶叶罐的生产工艺已经类似茶壶身桶的生产工艺,而在宜兴当地陶瓷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已经非常熟练地使用了模具,主要是陶的内模,俗称“盔头”。根据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记载,“金沙寺僧……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炼,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穴中,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奏,……”。而从“腹半尚现节奏”可以看出早期茶壶的身桶的下底部是按照当地陶罐、陶瓮的成型方法制作的,俗称“上满片后蹬底”的做法,也就是用“盔头”做内模的制作手法。
      另外周容【宜兴瓷壶记】记载;“供春更斫木为模,时悟其法又弃模”,由此可见早期紫砂工艺中是使用木制的内模的,我们在出土的明代吴经提梁壶上可以得到印证,只是到了时大彬才放弃木模,完善全手工拍打成型工艺,也就是传承至今的宜兴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另外,在早期大部分茶壶中,茶壶身桶或身桶的上半部是直接用内模虚身桶制作的,(见北京工商大学出土的、明代太监幕里的紫砂茶壶),由于需要考虑身桶泥坯从模具中拿出来,茶壶身桶内模的造型必须是一面大一面小,这样才可以将身桶从模具上拿出来,使得茶壶的身桶不可能有S弧线形的,内模的使用限制了身桶的造型。
      这一个工艺特征是鉴定早期茶壶的条件之一,这恐怕也是时大彬当年为了丰富紫砂茶壶的造型,进一步完善拍打成型工艺的原因,从此也可以看出时大彬完善的宜兴紫砂全手工成型技法还是掌握在少数艺人手里。
      到了清乾隆时期,可能又流行用木模(主要是内模)或印模方式去制壶,尤其是方壶,根据【耕研田笔记】记载,“乾隆时制壶多用模衔造,分段合之,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杨彭年又回归传统工艺,重新倡导传统全手工拍打成型工艺。
      在紫砂工艺发展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陶工一直在使用陶模,但是大多数是用作小玩偶杂件、以及制作茶壶的嘴、巴等附件的模具,到了近现代,紫砂工艺中才开始使用石膏等新材料的模具,陶模才慢慢不再使用。
  在以前的紫砂书籍中,一直没有确定石膏模具在紫砂工艺中最早应用的时间,只能确定的是1958年紫砂厂引进了石膏模具的生产工艺,大大地提高了紫砂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紫砂传统生产工艺。这一两年我们才确定民国时期紫砂仿古时已经使用石膏模具了。(见拙文【民国紫砂往事】,发表于【宜兴紫砂】三十期)
      成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后, 随着其它加工工艺的发展,出现了铁、橡胶、环氧树脂等等材质的模具,使得原来很多复杂的紫砂造型的生产变得容易简单,也使得紫砂造型更加丰富、千变万化。

      二. 紫砂模具的形式
      1.从模具的使用方式来分,主要分内模与外模。
传统的紫砂身桶内模有木模、陶模,从上面知道由于紫砂内模的使用限制了茶壶身桶的造型,另外现在因有石膏外模,所以现在器物的身桶内模就不大使用了。
      内模中有一种作为辅助工具使用的,紫砂业内叫虚坨,是紫砂传统工艺中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譬如壶盖的盖顶的弧线、一捺底的底部弧线以及方壶的身桶墙面等等。那么反过来的模子我们就叫囊子,属于外模。在这里顺便说一个笑话,在宜兴官方组织的紫砂技术职称全手工考评中,监考老师居然没收了考生带来的囊子与虚坨,说它们不是手工制壶工具。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模具的概念的模糊了解。虚坨与囊子的材质有陶、瓷、石膏等等。
传统的外模材料只有紫砂陶泥与木头,紫砂陶泥做的外模一般只能生产类似小的人物、小的鸟、兽、茶壶的嘴、巴与附件等等。用陶土做外模,一般来说是对半开模或单面开模。
      制作陶外模时,先做好实心的坯样,凉干后对半划好哈夫线,将其中的一半压入准备好的烂泥块,拿出来后再把另一半压入烂泥块,也就是对半开模;直接将坯样压人烂泥块就是单面开模。泥模由于结构强度不够,所以一般烧制成陶模,陶外模为实心,不易烘干透彻,烧制时比较容易炸裂;陶模制作时,由于是压制的方式,坯模的外形的大小、深浅尺寸也受到了限制;另外用陶外模挡坯时,由于陶外模不吸水而很难脱坯,为了脱坯,坯件要么是实心或者是坯壁比较厚。但坯体太厚或太大的话在以前的烧成条件下又容易炸裂。这样一来受制于陶模的制作与烧成及坯件的影响,陶外模的尺寸一般比较小,所以历史上是没有大的外模,也就是大一点的器物(包括茶壶)身桶是不能用外模来制作的。从现在我们能收藏到的陶模看,在民国与紫砂厂生产期间,陶外模主要大量的用于商品茶壶的嘴、巴、壶钮等等茶壶附件的生产,后来在紫砂厂由于石膏模具的开模水平的提高与普及,陶外模慢慢地就淘汰了。
      木头外模主要是平面的样板,用于方壶或直身桶的圆壶(如一捆竹的身桶)的制作。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石膏引进国内大概在民国初,所以在紫砂工艺发展史上民国以前是没有石膏模具的。1958年宜兴紫砂工艺厂从无锡惠山泥人厂引入石膏模具,由于石膏模具具有其它模具所没有的优势,如材质分量轻;加水后发硬、且有一定的强度,不要再烧制;开模容易、最细致、复杂的形状都可以通过套模来翻制;用紫砂泥挡坯后由于石膏模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脱坯就非常容易等等,石膏外模就取代其它模具成为现在模具的主流。据说当年上海滩仿古时有“外国铜匠”参与,说明当时紫砂艺人还没有掌握石膏翻模这门工艺,同时受制于当年的翻模工艺水平,相对于现代作品当年的仿古作品的尺寸都不算大。而现在石膏翻模的工艺水平突飞猛进,不管什么尺寸、什么形状都可以用石膏模具来翻模生产、制作。
      2.从模具的材质来分,有木模、陶模、铁模、石膏模、环氧树脂等等。
      木模、陶模的使用年代久远,尤其木模,从紫砂工艺发展的初期就已经使用,木模可以帮助陶工节省打身桶的时间与降低对陶工的工艺手段的水平的要求。在清末与民国时期由于市场的需求,紫砂茶壶的生产量非常大,在生产过程中,陶工在紫砂壶的附件如壶嘴、壶把、壶钮等的制作上,大量地使用了陶模,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规范了紫砂茶壶造型的标准,方便市场销售。民国期间上海滩仿古只是小范围里使用了石膏模具,石膏模具的真正推广使用是在1958年,它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紫砂传统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工艺对陶工的要求,也就是对人的手艺技能要求低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符合近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与市场要求;后来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技术人员为了更好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开发了铁、环氧树脂等等材质的模具。
      3.从模具的生产使用方式来分,有手工虚片、手工挡坯、机械压制,注浆成型等等。

      三、模具在陶瓷工艺中的作用与意义
      模具的使用可以改进生产工艺,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模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了紫砂工艺的难度,尤其是石膏模具的使用从本质上改变了紫砂工艺对艺人的要求,降低工艺难度的同时提高了紫砂器物的精致度,使得紫砂可以进行工业化的商品生产,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如果用传统的学徒方法培养一个熟练的工人,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而培养一个用石膏模具制壶的人,最快的三个月就可以了。
      石膏模具的推广与普及提高了紫砂的工艺水平,出现了许多用传统工艺无法完成的紫砂造型,紫砂产品丰富多彩,并且产品的规范化得到提高,紫砂茶壶等产品容易市场化、商品化,满足普通民众的需求。


      当然我们客观地讲石膏模具的使用无意中降低了紫砂的艺术水平,并且从文化角度看,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宜兴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技法的传承也受到了影响。

在紫砂工艺发展史上,在模具使用上,业内一直有两个未解之谜,一个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批乾隆时期宫廷御用的茶壶,其身筒上的印模与泥绘当年连顾景洲老师都没有想到用什么方法去完成。另一个就是石膏模具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应用的。原来一直以为1958年才开始使用,民国时期上海滩仿古到底有没有用石膏模具就成迷了。一方面可能是当年参与者告诉了学生与徒弟,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直到最近,在王石耕老师的回忆文章中才提到,当年他父亲王寅春教他炒制石膏的方法;另一方面可能是他们不愿意承认当年参与仿古作假,没有让大家知道更多的内容。直到最近我们才确定民国上海滩仿古已经开始使用石膏模具,从当年的紫砂作品看,许多造型来源于青铜器的造型,且当时的石膏模具的开模可能借鉴了青铜器的开模,这样看来确实只有当年上海滩拥有大量古代青铜器的古董商、收藏家一起有能力、有机会、有条件去完成这些作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