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始于宋,成于明,盛于清,而繁荣于当代。可以说,国运昌盛是紫砂艺术兴旺的保障。然而,就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蕴藏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媒体曾报道的劣质紫砂材料及代工的市场明星等。日前,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立项的《中国民间艺术市场及其案例研究:中国紫砂艺术研究》课题结题。于是,本报“博雅”栏目联手该课题组客观、全面地剖析中国紫砂行业现存的“硬伤”,以期为中国工艺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紫砂从业人员
总体素质偏低
在紫砂器受世人热捧的今天,有个重要问题不容忽视,就是民间紫砂艺术从业者总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当下的民间艺术从业人员多为缺乏文化素养的年轻学徒,从事批量的商品生产,没有创作能力,技艺也得不到全面地发展。
据粗略统计,目前直接从事紫砂陶生产与销售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万人,他们大致分为两类群体: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艺人。在宜兴的紫砂陶生产从业人员中,有1609余人拥有工艺美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40人,高级工艺美术师44人,工艺美术师160人,助理工艺美术师584人,工艺美术员679人。此外,40余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等荣誉称号。这些人是引领宜兴紫砂陶发展方向、体现宜兴紫砂陶艺术水平的主体力量。此外,还有各地的艺术院校、专业画家、文人等经常性地参与紫砂陶的设计与制作;一般的从业人员。众所周知,紫砂陶一般可分作雅器、细器和粗器三大类。其中的雅器加工精致、工艺精湛,含有较多的艺术创作成分,多为前述有专业技术职称的紫砂高手和名家的作品,除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外,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但产量较少;细器为紫砂陶中较精细的一类产品,造型优美,变化丰富,具有一定工艺水平;粗器为一般日用品,以实用为主,几乎没有艺术价值。细器与粗器生产量很大,从业人员也占多数,其主要成员除了原紫砂工艺一厂、二厂、三厂等改制后自谋出路的从业人员外,还有各周边乡村的农民、从学校毕业后的返乡学子及外来打工者。
批量重复生产 品牌意识不强
艺术趋同性严重、品牌意识不强是当今紫砂行业中存在的另一“硬伤”。很多紫砂艺术品成了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的产品,造成了工艺上的缺失和艺术上的缺憾。
“文革”前,宜兴紫砂陶生产企业仅紫砂工艺厂一家。20世纪80年代开始,紫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及江南紫砂工艺陶瓷厂、昌海手工艺仿古陶瓷厂、太湖陶瓷工艺厂等一批乡镇企业相继出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一批陶瓷企业的改制或重组、一大批家庭作坊的出现,紫砂陶生产的格局出现了较大变化,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呈现以下特点:国有企业都已改制成股份制企业,其性质及从属关系都有了改变,企业自主权加强了,经营较为灵活;小企业居多,以家庭作坊和个人工作室为主体力量,规模小,较为分散,难以管理;企业的研究投入很少,产品缺乏自主权和竞争力;从业人员人数众多,层次杂,文化素质、专业技艺、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大多以复制为主,有创作能力的技艺人员较少;产品门类多,市场需求势头远远大于其他陶瓷类型。在城市化和近、现代化的强大冲击下,认为物质和技术可以缔造一切的理论和实践的倾向,传承与创新规范化的取向使紫砂艺术家的艺术表现和审美趣味出现了较大的趋同性,误以为紫砂艺术创作的模式不过是一种常规的、简化了的经验系统的概括,于是导致了很多紫砂艺术品成了流水线上千篇一律大批量复制与生产的商品,远离了紫砂艺术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