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紫砂行业硬伤多






[日期:2011-01-2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吴聿立 [字体: ]

  评判标准缺失

  市场秩序混乱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然而,在如今的紫砂艺术品市场中,市场秩序混乱,评判标准缺失,创造意识差,代工现象严重……由于标准缺失严重,从而催生了各式各样的奇形怪象的产生,严重地制约了紫砂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学术评价标准缺失

  紫砂艺术品艺术价值产生的关键就是看作品是否具有丰富的学术含量、正确的学术取向及能够不断上升的学术潜力。就当下的紫砂艺术品来说,虽然学术探索类作品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更受市场欢迎,但相应的教育理念也助长了偏离传统文化精神的倾向,致使一部分紫砂艺术品的学术含量和内涵在下降,使得我们很难再看到类似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的勤于探索并且卓有成果的一批紫砂艺术家的作品。如果艺术家不做学问、不提升学识,紫砂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就无法达到应有的高度。当然,学问与学识不只是在书本中,有时更多的是在自然与生活里,关键是要艺术家去发现、认识和体悟。

  真假评价标准缺失

  赝品、劣作的泛滥使紫砂艺术品市场真假混淆,鱼目混珠,真亦假,假亦真,好坏、真假莫辨。对于真假作品的鉴定、评价,始终没有一个正规的立法和系统的标准。很多赝品(如代工、假冒等)瞒天过海,大摇大摆地在市场上横行。但是,有些真正的紫砂艺术品却被埋没,乏人问津。真假评价标准的缺失严重扰乱视听,令藏家叫苦不迭。

  价值评价标准缺失

  市场价值评价标准缺失主要指紫砂艺术品的核心价值缺失。紫砂艺术品的核心价值即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紫砂艺术品特有的符合民族审美传统的美。艺术家追求作品审美的过程,也是追求其艺术价值的过程,而紫砂艺术品的艺术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上。紫砂艺术品的核心价值也是文化价值的最终体现。然而现在,人们常将紫砂艺术品的市场价格等同于紫砂艺术品的市场价值,甚至是艺术价值,从根本忽略了紫砂艺术品的核心价值。

  运作批评标准缺失

  眼下,关于紫砂艺术品市场的批评的数量为数不少,但大多是一些议论,很少有符合批评标准的有水准与力度的评论。大部分批评没有相应的批评精神、观点与立场,没有明确的见地、精辟的分析。受委托方利益的诱惑,批评家自身缺乏评判的勇气,不愿意客观地从学术角度出发,评价作品与比较作品,也不愿以评论家特有的研究视角与批判精神权衡自己当下的判断。这种市场批评的标准模糊不清,导致紫砂艺术品好与坏的界限不明。

  运作资金短缺 融资困难重重

  紫砂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扩展面临着环境、政策及资本投入等问题,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要解决资本的进入问题。前两年,紫砂艺术品市场过度炒作,酿成了大量泡沫,致使如今的市场供给量过度,需求难以承接。而且,伪品泛滥,炒作现象严重,不少收藏家、投资人上当受骗后便信心不足。从政策层面来看,地方政府目前一直没有系统的有关紫砂艺术品投资的相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出台,包括完善的经纪人法、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艺术文化法律政策;没有在整合、规范市场以及引导、管理紫砂艺术品市场上下大力气;在通货膨胀严重、房市受宠、紫砂艺术品市场遭冷落的情势下,也没有出台很好的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如确立正确的紫砂艺术产业观,协调好紫砂艺术产业和社会事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等。

  毫无疑义,在政策与环境的制约中,资本准入成为紫砂艺术品市场的核心瓶颈。针对紫砂艺术品市场的资本准入来说,紫砂艺术品市场尚处于初级发展规模,目前的投资、收藏活动是以个人为主,未有大机构、大藏家全面进入;买家是以中国人为主,未有太多欧美资金注入。在个人收藏、投资者中,追求短期效应的人又占多数;少数金融机构、银行及外资涉猎艺术领域也主要是为了利用艺术品装饰工作环境。而且,受观念的局限,不少人认为资本的进入带有过度商业化倾向,会使紫砂艺术品市场受其左右。因此,以运营性为目的的资本全方位介入紫砂艺术品市场很少或几乎没有。但是,在紫砂艺术品市场逐渐成为当地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资本的进入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必须,因为资本的力量就是杠杆,会不停地制造市场的神话,促使紫砂艺术品市场不断做大、做强。

  当然,紫砂艺术还存在规模小、影响力弱和产业力度有待强化等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