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外销青花瓷发展变化和价值






[日期:2016-03-14] 来源:新快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盐瓶·军持

托盘 饰以酒神巴克斯

青瓷碗 镶嵌以法国镀银附件

芥末瓶 镶嵌以荷兰包银附件

2012年4月29日,海口,清代广州外销艺术品展,广州口岸图(清代) 水彩画(CFP供图)。

两个大杯,饰以“身材修长的美女”图案,其中之一镶嵌以荷兰包银附件

  “元人崇白、波斯崇蓝”,青花瓷的发展与外交有着密切的联系,马未都称之为“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

      1998年,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一块黑色大礁岩附近发现了一艘中国唐代沉船,中文意译为“黑石”号,从船只结构看应为阿拉伯商船,装载着经由东南亚运往西亚、北非的中国货物,仅中国瓷器就达到67000多件,绝大部分为长沙窑瓷器,而且瓷碗上带有“唐代宝历二年铭文”。“其中的三件青花瓷器,是目前为止可以佐证的唐代青花瓷。其纹样也并不是古代中国的传统纹样,反倒是更具波斯风格。”广州市文物总店陶瓷专家张卫星认为。

      从元代设立“浮梁瓷局”开始,青花瓷有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脉络,制瓷水平时刻随着不同统治者的不同对外态度而变化。

      要认识这样一个因对外贸易的变化而发展的瓷器的价值,除了梳理中国历代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外,还需要看当时的雇主(中东、欧洲等地)的态度。

      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深圳蛇口特展厅项目主管孟露夏,她称,“用微缩的瓷器来装饰房屋模型是17世纪荷兰贵妇追逐的时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