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业的兴盛,与北方、南方以及江西省内各大名窑的衰落相联系,大有此起彼落之势。景德镇正是逐渐集中了全国各大名窑的长处,才使自已走向瓷业的顶峰。
南宋时期,浙江地区的哥窑、弟窑极为著名,相传为章氏兄弟所创。哥窑产黑胎青瓷,弟窑产白胎青瓷,“粹美冠绝当世”。哥窑产品釉面多有纹片,有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之别,器口釉薄显出胎色,圈足底也露胎,故有“柴口铁足”之称。弟窑以无纹者为贵,以粉青为上,代表龙泉窑的正色。居唐代《文房肆考》记载,“按哥窑在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而弟窑,“明初,窑移处州,青器土恶,火候渐不及前矣”。哥窑、弟窑逐渐衰落。继北宋官窑而起的南宋官窑,其产品一度较旧官窑产品为佳,但难以为继。至于北方诸大名窑,受战乱影响,更加衰落。景德镇窑逐步取代它们的地位。所谓“饶瓷始于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于是北窑遂衰……饶器足贵,不是傅色,尤在火候,故北窑莫能及”。
北方的定窑,对景德镇有很大的影响。定窑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烧瓷地点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属宋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在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制黑釉、酱釉、灵釉及白釉剔花器。覆烧工艺是定窑首创。瓷器口部不施釉而成毛边,也称芒口。芒口处往往镶金、银、铜的边圈,更显高贵。其中工整雅素的印花定窑器,是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定州陶工为避战乱和金人的统治,纷纷南逃,大多迁居景德镇谋生,这就给景德镇瓷业充实了大批技术力量,北方的陶瓷工艺较为全面地传播到了南方,使景德镇瓷业的工艺水平获得新的提高。北方诸名窑因战乱而逐渐衰落,景德镇地处长江以南的丛山僻壤之中,战火不易蔓延到这个偏远的市镇,这使景德镇有条件和可能接纳和聚集各大名窑逃来的工匠。
景德镇还吸取福建乌泥窑的长处。福建建安(今建瓯县)的乌泥窑,以生产茶具兔盏著称。兔毫是黑釉的特殊品种之一,在黑釉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流纹,状如兔毫,因此称做兔毫盏。它不只一个品种,有兔毫花、兔毛花、黄色斑等名称。此外,还有鹧鸪斑、油滴斑、玳瑁斑等著名品种,与兔毫纹不同。北宋学者蔡襄曾说: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焱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皆不及出。”但此后,乌泥窑制品质粗不润,釉水燥暴,凝聚不匀,声价大跌。景德镇茶具制品逐渐赶上和超过乌泥窑制品,在北宋时已有诗为证:“点茶三昧须饶汝”,可见景德镇茶具制品已可与北方著名的汝窑产品、建安的乌泥窑产品相媲美。福建德化窑以佛像雕塑闻名,此种工艺也传入景德镇,丰富了景德镇的佛像雕塑艺术。
江西省境内的永和窑,对景德镇窑也有很大的影响。永和窑在吉州永和镇,起于五代,盛于宋代,有青釉、绿釉、白釉、黑釉、彩绘等。白釉以舒翁及其女儿舒娇所制为佳,黑釉有滴珠、鹧鸪斑、玳瑁斑等花样,尤以剪纸贴印和天然木叶纹样装饰为独特创造。南宋末年,传闻吉安永和窑瓷坯入窑后烧制成玉,工匠们惧怕传闻出去,为朝廷所知晓,无法满足宫廷、官府的索求,乃封闭窑穴,逃往景德镇谋生。另一相传多年的说法是,永和窑工曾在南宋末年追随和响应文天祥抗元,后义兵失败,参与抗元的窑工为避难而逃往景德镇。无论是哪种原因逃往景德镇,大量永和窑工迁到景德镇从事陶瓷业则是事实,永和窑至元代衰败也是事实。
以上种种事实可以说明,宋、元时期,是景德镇瓷业逐渐吸收、聚集省内外各大著名瓷窑的优点和长处的时期,这种积蓄是景德镇成为瓷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使我们明白,明代初年将御器厂设置在景德镇,决不是偶然的。而当御器厂设置在景德镇之后,又给镇瓷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并使景德镇瓷业处于全国制瓷业中心的地位。
明、清两代的御器厂,称作御窑,也称官窑,在明、清两代,涌现了众多著名的窑器,
它们品种兼备,风格齐全,光彩夺目,精美绝伦。明代御窑产品,按习惯皆冠以帝王年号,如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等,清代御窑产品除以帝王年号称呼外,也有以督陶官吏姓氏冠首的,如臧窑、郎窑、年窑、唐窑等。对所有这些名窑,不可能详细介绍,这里仅仅作一些简要的叙述,以供欣赏。
洪武窑 洪武(1368—1398年)为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窑瓷器,土质细腻,胎体很薄,釉分青、黑二色,以纯素者为佳。洪武窑讲究坯体干燥,须经年才用车施以薄釉,釉干之后,才入窑焙烧,如月漏釉,经修施后再烧制,产品汁水莹如堆脂,不致裂伤。在颜色器中,以青黑戗金壶盏甚好。据记载,洪武窑有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等21座。
永乐窑 永乐(1403—1424年)为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窑瓷器,土质细腻,胎体尚厚,也有甚薄者,如脱胎素白器,能透见手指螺纹,因器薄如蛋壳,俗称“卵幕”。《唐氏肆考》记载,永乐窑制品“有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又次之,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永乐窑的纯白瓷,称甜白,取瓷色甜净之意,也称填白,指可以填画彩色的白瓷。永乐窑的颜色釉,以鲜红色的为最珍贵。
宣德窑 宣传(1426—1435年)为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时,将洪武时的龙缸窑的一半,改为青窑。窑座也扩增至58座,御器的烧造量猛增。瓷器的质量,宣窑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宣德青花瓷胎,用麻仓土,洁白细腻。青花原料,历来传说是郑和出使西洋从伊斯兰地区带回的苏渤泥青(又称苏麻离青)。这种青料,发色清晰鲜丽,色性稳定,散晕在瓷器胎釉之间,青翠明艳,淋漓尽致。如用料偏浓,则墨势浑然而庄重;如用料偏淡,则色泽鲜浅而雅致。据《景德镇陶录》记载,苏渤泥青(苏麻离青)已经耗尽,所以历来论青花色泽以宣窑为最。宣窑的颜色釉制品,祭红、霁青、甜白,均为上品。祭红,又称霁红,为郊坛祭品所创之色,所以称为祭红,因如雨后霁色,所以又称为霁红,色泽鲜艳,带有宝光。霁红、霁青,同为宣窑的珍品。有白茶盏一种,光莹如玉,内有绝细龙凤暗花,花底有暗款,书“大明宣德年制”,釉下隐隐有鸡桔皮纹。又有冰裂、鳝血纹,超过了宋代官窑、汝窑的制品。在青花制品中,有青罗小扇扑流萤茶盏一种,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字画精绝,所绘人物毫发具备,俨然是一幅李思训的名画。画上配有诗句,以诗入瓷,有人说系宣窑制品首创。史载:“宣窑器,无物不佳,小巧尤妙,此明窑盛时也”。
成化窑 成化(1465—1487年)为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窑器,土腻埴,质尚薄。这时的青花瓷,因苏渤泥青用尽,改用平等青料,即乐平县的陂塘青,质地不如苏渤泥青,成化青花不及宣德青花,但色泽仍很柔和、淡雅,造型精巧。成化窑祭红器出不及永乐窑和宣德窑的光耀照人,但所制哥窑类型的冰裂纹小件瓷器,纹片釉色都很精美。成化窑的五彩瓷,素称上品。画手高,彩料精。有单彩、黄绿两彩,有加矾红及深绿、赭色等,成化彩瓷被推为明代历朝釉上彩之冠。陶瓷专家历来有“宣青成彩”的评论,是符合实际的。唐代的织锦、宋代的建筑图案,这时开始运用于瓷器画上,为此后瓷器大量使用锦地开花图案开了先声。成化瓷器最主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斗彩是先在窑内高温烧成青花,然后填上彩料,再由烘炉低温烘烧而成。斗,是斗拢之意,景德镇方言,凡凑合在一起,就叫做斗,青花与彩色拼凑起来,所以叫斗彩。斗彩有两种,一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拼成彩画,称为“釉下斗彩”;一种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五彩拼斗成彩画,称为“釉上斗彩”。另有过枝花、夹彩,也流行于此时。过枝花是花叶由此而达于彼面,枝叶相互联属。如《陶雅》曾说:“成化彩碗,表里各画葡萄果一枝,果凡五六朵,朵紫而叶碧,光景常新。枝藤纠给处,袅袅欲动。最难得者,内外彩色花纹,不走一丝,映日光照之,不知其为两面彩。”又据郭子章《豫章陶志》说:“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绘子母鸡,跃跃欲动”。另据《唐氏肆考》记载,明万历年间,神宗御前曾用成化杯一双,值钱十万。在明代时已如此贵重,它的精美程度可想而知。最近,在景德镇明代御厂后山成化官窑遗址中,出土了大批明代成化官窑的落选贡品,可复原出二千余件标有绝对纪年落款的稀世珍品。其中明王朝为赏赐朝鲜李朝庄惠大王而专门烧制的“穿花龙纹长颈瓶”,给西藏王公烧制的“连托八宝绣球调色碟”、“素三彩鸭形香炉”、“青花斗彩落花流水杯”等,尤为珍贵。这批成化瓷的出土,使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只有100多件成化年间官窑瓷的馆藏一下增加了20多倍,为成化窑的研究提供了最丰富的实证。总之,明代宣德、成化二窑,驰声海内,载誉寰中,堪称双绝。
正德窑 正德(1506—1521年)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正德窑瓷器,厚薄不一,颜色“也分青彩,唯霁红尤佳。”这时得外国“回青”,价倍黄金。“回青”色泽浓生,与成化的青花有很大不同。造型也一反成化以盘、碗为主的单调品种,样式增多。又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为图案装饰。大型青花瓷件也较前为多。正德五彩瓷,以淡青、浅绿为地,釉水浓厚,颜色鲜艳,极为可爱。
嘉靖窑 嘉靖(1522—1566年)为明世宗朱厚燠年号。这时优质麻仓土告竭,瓷土质地渐恶,瓷质不如前。鲜红土断绝,烧法亦不如前,仅可造低温矾红色。好在这时“回青”盛行,可与苏渤泥青相埒。以“回青”为涂料的青花,呈现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鲜艳色泽,与成化的浅淡、正德的浓生不同,幽萑可爱。嘉靖青花瓷,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在图案装饰上很下工夫。仿古铜器的风气较盛,道教色彩的题村较多,以花捧字的风格也开创于这一时期,如海水苍龙捧八卦、天花捧寿山福海等。以花捧字的画法,是在花样的空隙中夹以圆圈,再在圈内写字,使字与花融为一体。嘉靖窑的五彩瓷也渐趋发达,有内外夹花、锦地、两面彩等图案,花纹茂密,色彩浓艳,逐步走向华缛的道路。
隆万窑 为隆庆、万历两朝窑厂的合称。隆庆(1567—1572年)为明穆宗朱载后的年号,万历(1573—1620年)为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隆庆窑与万历窑制瓷风格类似,而隆庆一朝时间较短,仅有六年,所以两朝窑器合并介绍。这时“回青”断绝,改用国产青料,已无嘉靖青花的浓艳,蓝中略微泛灰,显沉静之感。这时瓷器尽力在图案的繁富和器形的多样上求胜。据朱琰《陶记》记载,有“外缠枝牡丹花托八宝、姜芽、海水、两香莲、五彩异兽满地娇、里双云龙、暗龙凤、宝相花狮子滚绣、八吉祥如意、云、灵芝花果碟者。其它繁巧之器,大抵称是”。这时彩瓷的花纹布满全器,且重双面彩,花纹的繁富给人以花捧字的图案,到这时发展到以回、蒙、藏等文字插入五彩花朵中,蔚为奇观。器形的制作,日益多样,除大龙缸、屏风等大器外,还烧制棋盘、棋石、笔管、烛台、戏台,以至秘戏器等,达到“制作益巧,无物不有”的程度。
康熙窑 康熙(1662—1722年)是清圣祖玄烨的年号。清代的御窑多以督陶官吏的姓氏称呼,康熙时著名的有臧窑、郎窑。1680年至1688年(康熙十九至二十七年),清廷派遣工部郎中臧应先到景德镇御窑督造,这时的御窑称为臧窑。臧窑器,瓷土粘腻,质地莹薄,诸色兼备。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最佳。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等品种也都美。臧窑的青花五彩器,多仿造宣德、成化时的精品,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气势。当时人争相传说臧氏曾得力于神助,《景德镇陶录》说,“臧公督陶,每见神指画呵护于窑火中,则其器官宜精矣”。臧氏善于发掘和继承优秀的历史遗产,其制品巧夺天工,一般人不能理解,因缘附会,便说他得到神人的臂助。这类传说,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被人们当作真有那么一回事而记载下来,是不足为怪的。
郎窑 是指1705—1712年(康熙四十四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御窑时出产的瓷器。郎窑以模仿明代宣德和成化窑器而著称。郎窑的青花白地盘,人“以为真宣也”;郎窑的脱胎极薄白碗,“与真成毫发不爽”。郎窑仿制的宣德、成化制品,几可乱真。尤其以仿制明代宣德宝石红釉最为成功。人们习惯称人为“郎窑红”。郎窑红有两种,一种深红,一种鲜红。色泽鲜丽浓艳,不仅完全恢复了明代的祭红,而且超过了祭红。因像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法国人称之为“牛血红”。郎窑红釉透亮垂流,口沿处因釉层稀薄,铜分子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氧化,现出一轮白线,俗称“灯草边”。釉在高温下自然流淌,越往下,色泽越浓艳鲜亮,至底部旋削,使流釉不过足,因此有“脱口垂足郎不流”的说法。郎窑五彩,由古彩发展到粉彩,创造了珐琅彩,发展了素三彩。素三彩是指不用红色,而以黄、绿、紫等色为主要色调的彩瓷。素三彩在明代已问世,至正德时已很精致,清代康熙时素三彩由黄、绿、紫三色增加了蓝彩,色彩更加丰富多变。珐琅彩又名瓷胎画珐琅。珐琅彩是从国外引入的彩料,颜色稳定,便于绘制精细的彩图,由于彩料较厚,使色彩更富有立体感。珐琅彩创始于康熙时期,至雍正、乾隆时期,其制品更为出色。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它也是创始于康熙时期,而至雍正、乾隆时期才臻于完善。
雍正窑 雍正(1723—1735年)是清世宗胤祺的年号。1726年(雍正四年),清廷派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尧兼管御器厂窑务。唐英、刘伴阮先后驻厂协理窑务。年窑“选料奉造,极其精雅”。“琢器多卵色,圆类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锥暗花、玲珑诸巧样”尤以天青、祭红为最好。这时青花仿宣德,五彩仿成化,连款识一并仿造。这些仿制的宣德、成化窑器,由于工艺高超,往往不易辩认。釉色丰富多彩,有一二十种之多,其中如胭脂水釉,达极高水平,胎质极薄,里釉极白,在外釉映照下,透出一种鲜艳美丽的粉红色,娇嫩欲滴。粉彩大行,它是由玻璃白配彩料合制而成。粉彩的颜色因掺入粉质,给人以一种柔和的感觉,因而又称为 “软彩”。粉彩画面以折枝花为多,也绘人物故事,浓淡明暗,色泽多变,《陶雅》称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娇艳夺目,工致殊常”,给雍正粉彩以很高的评价。康、雍、乾三朝是中国古代瓷器成就最大的时期,雍正朝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所以《景德镇陶录》说:“仿古创新,实基于此”。
乾隆窑 乾隆(1736—1795年)是清高宗弘历的年号。乾隆窑产品,主要指唐英督理窑务时的制品。唐英原为内务府员外郎,早在1728年(雍正六年)即到景德镇御窑厂“驻厂协理”窑务,担任年希尧的副手。在1736—1749年(乾隆元年至十四年)、1752—1756年(乾隆十七至二十一年),唐英先后任淮安关、九江关监督,兼理景德镇窑务。唐英不仅一般地管理厂务,完成朝廷交办的大量瓷件,而且深入窑厂,研讨工艺,在仿造和创新上成就显著。每年贡献给朝廷的大小盘、碗、锺、碟、瓶、勰、尊、彝等,多达57种。《景德镇陶录》记述唐英的成就说:“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全,又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乾隆窑继承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精华,所仿历代名瓷几乎无所不有,同时吸收东、西方艺术,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制瓷工艺,力求新的创造,真可谓集各种技艺之大成,冶古今中外于一炉了。
嘉庆、道光及至清末,御窑厂的制品,虽然也有一些珍品,包括光绪窑的青花瓷,但是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生产的衰落,景德镇的瓷业也开始走下坡路。1916年,还有所谓“洪宪窑”。袁世凯窃国称帝,建号洪宪,仿效明、清两代皇帝,派遣陶务监督到景德镇督造御用瓷器。袁世凯是个短命的皇帝,洪宪窑也同样成为短命的 “御窑”。
明、清两代御用瓷器的样式,都经过严格的设计,明代由工部设计,清代由绣理处设计,还要由皇帝亲自审定。御器烧成后,还要经过严格挑选,才向朝廷进贡。这些按照设计或样品烧制的御器,除皇帝可以任意使用外,皇室中的其他成员,要按照规定使用。如皇太后、皇后的餐具,可用黄釉制品,贵妃用里白外黄制品,一般妃子则用黄地绿龙制品,嫔用蓝地黄龙制品,贵人则用绿地紫龙制品。造型和花纹,也有严格规定。如琢器中的天圆地方瓶、四方八卦瓶,是御用的特制专用型号,民间不准烧制。又如花纹中的五爪龙和百鹿,也不准民间绘制,民用瓷器上的龙,一脚只能画四爪。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和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
明、清两代御窑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朝廷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的结果,是景德镇聚集了大批能工巧匠和各种技艺人才的结果,也是以相当精细的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开展了大规模的协作的结果。当然,也是成千万的工匠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