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四川岳池最后的土陶作坊






[日期:2011-02-2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胡佐斌 [字体: ]

  双手在水里浸湿,轻轻触摸泥坯,右脚略踩机关,泥坯便在手中匀速地旋转起来……不到2分钟,便做出一个土陶坛盖。今年58岁的杨天喜,是岳池县九龙镇窑罐厂村的普通村民,经营着当地最后一家生产土陶的作坊。2月17日,杨天喜一边做土陶,一边向记者讲述窑罐厂村的故事。

  烧完一座窑需要3天时间

  窑罐厂村因生产土陶罐而得名。这里生产的土陶,主要是农家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如缸、坛、罐等。至于始于何代何年,杨天喜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我的祖先从湖北迁到这里后,就开始做陶器了。”

  窑罐厂村最早的窑叫长滩寺窑,因附近一座千年古庙长滩寺而得名。在当地村民眼里,长滩寺窑又叫老窑,位于长滩寺河侧的山头上,依坡而建,长约20余米。由于窑的形状如同一个斜卧的长圆筒,又由许多节组成,故人们又称之为蛇窑或龙窑。

  “老窑是一座柴窑,陶器装窑时,一般需要7个窑工工作一整天才能把窑装满。”杨天喜介绍,烧窑时,一般需要5名工人,其中两名专门负责烧窑,3名负责搬运柴草。

  在老窑两侧,各有10余个灶口,烧窑工必须从最下面的一个灶口烧起,烧好一个密封一个,就这样一个一个地烧上去,直到烧完为止。一般情况下,烧完一座窑需要3天时间,而等待窑的冷却又需4至5天。

  全村成年男子都会手工制陶

  见有记者采访,周围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从他们的言谈中得知,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老窑渐渐被废弃,转而新建了好几处烧煤的煤窑,属集体企业,也是全村的主要产业。由于做陶、烧窑是下力活,只能由男子来承担,因此,在那个年代,全村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会烧制土陶。

  “无论是做瓦缸、瓦坛,还是瓦罐,大家做起来都得心应手。”杨天喜说,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天可做大件近20个;如是坛盖那样的小件,一天可以做400多个。

  上世纪80年代初,村内的生产作坊多,鼎盛时达到100多个。但窑罐厂村的土陶比较粗糙,在市场经济和现代技术的冲击下,村里的窑罐作坊逐渐破产。以至于现在,当地几乎每家每户仍可看到大量被遗弃或破烂的土陶器。

  市场冲击下传统也需创新

  不少质美价廉的外地陶器涌入岳池,挤占着土陶市场。到2000年以后,窑罐厂村便只有杨天喜一家仍在坚持生产了。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杨天喜将其归结为“创新”二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子杨勇买了辆货车,专门将村内的陶器拉到外地销售,同时将不同产地的土陶进行比较,还到处寻求别人的原料配制秘方。

  和村里其他作坊不同,杨天喜的作坊生产土陶的泥质极少用本村的,而是采用从60公里外的前锋镇购回的岩泥。更重要的,杨天喜的土陶陶件出窑后,陶釉光亮照人。

  讲到釉质,杨天喜特别兴奋。“我们跑绵阳,到自贡,想拿钱买别人的配方,可别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卖。”为此,他儿子只得买回一些矿石和陶件样品,自己反复试验、比较。历时2年,才终于配制成功。

  虽然技术创新为杨天喜的陶器赢得了市场,但由于村里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作坊做陶器了,其作坊的产量一直停滞不前。“不是我们的待遇低,如果全身心投入,平均一天至少可以挣上100多元。”杨勇说,但原有的陶工已年老体弱,做起活路吃力;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根本不愿来做这个又脏又累的活。

  如今,杨天喜父子俩仍坚持自做自烧,平均两个月烧一次窑;同时,他们还从外地直接购回大量窑货,转卖给岳池城里的窑货贩子。“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既不能让老本行白白地丢了,更不能因从事老本行而赚不到钱。”杨天喜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