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风火神(即窑神的传说)






[日期:2010-03-11]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风火神,即窑神,也称风火仙师,姓童名宾。关于其来历,史籍中多有记载.
  有代表性的史籍为年希尧的关于风火窑神的记载、唐英的《火神童公传》以及《里村童氏宗谱》,前二者为督陶官的记载,后者为神的宗族族谱记载。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窑神童宾的众多传说,有些很神奇。这些,在史籍中都有记载。
  年希尧在《重修风火神庙碑记》中记载:“所谓风火神者有之,自明之季世始,考神实姓童氏,尝职窑为业,当前明神宗时,阉人督窑,事费就,数困辱操作者,神举身殉焉,而后器成,如志由是,出神而奉之。”

  唐英《火神童公传》记载更为详细,也更为形象生动。神,姓童名宾,字定新,饶之浮梁县人。性刚直,幼业儒,父母早丧,遂就艺。浮地利陶,自唐宋及前明,其役日益盛。万历间内监潘相奉御董造,派役于民。童氏应报火,族人惧,不敢往,神毅然执役。时造大器累不完工,或受鞭笙,或苦饥羸。神恻然伤之,愿以骨作薪,丐器之成,遽跃人火。翌日启窑,果得完器。自是器无弗成者。家人收其余骸,葬风凰山,相感其诚,立祠祀之,盖距今百数十年矣。

  雍正戊申,余衔命督理埏埴来厂,涓吉,谒神祠。顾瞻之下,求所为丽牲之碑,阙焉无辞。问神姓氏、封号,率无能知者;而《浮梁志》亦不复载。最后,神裔孙诸生兆龙等,抱家牒来谒。牒称神曰“风火仙”,详死事一节。并载康熙庚申年臧、徐两部郎董制陶器,每见神指画呵护于窑火中,故饶守许拓祠地加修葺焉。牒首有沈太师三曾序曰“先朝嘉号而敕封之”,不知所封何号也,岂所谓风火仙耶?夫五行各有专司,陶司于火,而加以风,于义何取?且朝廷之封号,如金冶神,木、土、谷以及岳、渎、山、川,皆曰神,未闻仙也!岂相私称云尔耶?敕封之语殆不确耶,是皆莫可考也。当神之时,徭役繁兴,刑罚滋炽,孰不趑趄瑟缩于前,而涕泣狼狈于后?神闻役而趋,趋而尽其力,于工则已耳!物之成否,不关一人;器之美恶,非有专责。乃一旦身投烈焰,岂无妻子割值舍之痛与骨肉锻炼之苦?而皆在不顾,卒能上济国事而下贷百工之命也。何其壮乎!然则神之死也,可以作忠臣之气而坚义士之心矣。神娶于刘,生一子曰儒。神赴火后,刘苦节教子,寿八十有五。儒奉母以孝闻。

  在《里村童氏宗谱》的卷首,卷六和卷十三,有三则关于“童宾赴窑”的记载。

  神姓童氏,名宾,字定新┅┅由雁门迁浙西,又迁江右。神为饶之浮梁县人┅┅浮地业陶,自唐宋及前明其役益盛。

  (童宾)生于隆庆丁卯年五月初二日午时,祖匠籍,于万历年间烧造御器,恐龙缸不成,将身赴窑。

  (童宾)于已亥十一月初八日子时,将身赴火┅┅娶刘氏,立志守节,享年八十有六┅┅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司马许公复建庙祀。

  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从以上史籍可以归纳出:明神宗时,或万历间,内监潘相奉旨,烧制大龙缸,要求克日完成,但大龙缸烧成并非易事,每每失败,限期将至,若仍没有烧成大龙缸,与烧造大龙缸的有关人员将受到惩罚。童宾心忧如焚,为救这些人,自已跳进窑火中,用自已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了大龙缸的烧制成功,救了参与者的命,众人感动,立庙祭祀他,供奉其为窑神,也叫风火神。后来,每次烧窑前,都要烧香祀拜,以求保佑烧窑成功。

关于“陶窑”和“霍窑”的传说
  在景德镇发现的最早的瓷器实物是五代的白瓷。但是,据传说,在唐代,景德镇的瓷器已经很出名了,这就是传说中“陶窑”和“霍窑”。惜于这两个传说的窑至今没有实物发现来支撑,但令人不解的是,在史籍中有关于这两个窑的记载。

  《浮梁县志》卷二(乾隆四十八年)有这样两则记载。

  一则关于“霍窑”的记载:“新平霍仲初,制瓷日就精巧,唐兴素瓷在天下,仲初有名”。

  另一则是关于“陶窑”的记载:“武德四年,有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献于朝廷,于是诏仲初等暨玉制瓷进御”。

  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五载:

  “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

  “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昌南镇瓷名天下。

  “霍窑,窑器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镇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制,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

  因为没有实物,专家们怀疑这两个窑的存在,可本籍县志记载又言之凿凿。从这个县志的相关记载来看,怀疑这两个窑的存在又似乎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大抵坚重朴茂,范土合渥,有古先遗制。”

  “陈至德元年,大建宫殿于建康,诏新平以陶础贡,雕镂巧而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

  “宋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即应官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景德’于器底,天下于是咸知有‘景德之器 ’矣。”

  女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始见于《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土作人。”

  神农:神农制陶器的文献,记载在《周书》一书中。据清马啸《经史》卷四引《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而种之,作陶冶斧斤”。清朱琐所著《陶说》卷二引《周书》:“神农作瓦器”。宋《太平御览》卷八百之十三亦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舜:《墨子·高贤下》载:“瓦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其它如《韩非子·难》也有类似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宁封子:据《列仙传》载: “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炉,犹有其骨。时人葬其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