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南京栖霞官窑村考古新发现110座明代砖窑






[日期:2017-08-10] 来源:考古汇  作者:朱凯 [字体: ]

     

7月25日,考古队员在官窑山遗址发掘现场整理窑址内出土的明代城砖。

      去年7—10月,栖霞区官窑村发现大型明代砖窑遗址,成为2016年度南京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近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这处规模庞大的砖窑遗址又有更多文化遗存重见天日——截至昨天,勘探发现的窑址数量已达110座,另有古代墓葬84座、烧坑11座。接下来,考古人员将重点发掘窑场的管理机构、生活配套设施、城砖存放区域等遗迹线索,揭开这处明代官营造砖工场的全貌。

      官窑村山坡挖出110座明代砖窑

      去年7月,为配合南京紫金(新港)科创特区北片1号地块的开发建设工作,考古人员对项目用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在数十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先后发现了近百座窑址,其中大多数为明代砖窑。

      上月起,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启动二期考古,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清理发掘,遗址区内又挖出了更多“宝贝”。官窑村考古项目负责人马涛介绍,目前勘探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存数量已达205处,其中窑址110座、墓葬84座、烧坑11座。

      25日上午,记者前往考古现场探访时看到,在一片片山岗的坡地上,星罗棋布般散落着一个个圆形的“馒头窑”。有些窑址的顶部虽已坍塌,但内部的火膛、窑床、烟道等结构依然保存完好,一些废弃堆内还掩埋着不少明城砖残块。

      马涛告诉记者,目前勘探发现的110座窑址已有25座完成了发掘清理,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南京明城墙的相关窑址群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窑址内出土了大量明城砖残块,这些残砖质地细密坚实,一侧模印有“应天府提调官……上元县提调官县丞”,另一侧模印有“总甲赵才甲首……造砖人夫……”等铭文。这批铭文砖证明,当年修筑明城墙时,南京当地也建有大型的官营城砖烧造基地。

栖霞区官窑村出土 "应天府提调官" 铭文城砖

      江宁、溧水或存“同款造砖基地”

      南京城墙砖产地不一,文献中只有零星记载,不甚详实。2002年,文物专家在官窑村调查时,发现了一处明代烧造城砖的窑址,并在现场找到了一块印有“应天府上元县”铭文的残砖。这块残砖上的铭文信息,首次印证了南京地区在明代也有烧造城砖的窑址,但窑址的规模、数量、运输线路等信息仍难以确认。
如今,官窑村砖窑群的大规模现身,让人们看到了明代南京本地烧造城砖的官营工场体量之庞大。

      当年为何会选址官窑村作为明城砖的烧造地点?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祁海宁表示,官窑村被选作“烧砖基地”有两大优势条件:一是地处山岗植被密集,便于就地取土、取柴用以制坯、焚烧;二是此处北临长江,当年附近还有河道,便于通过水 路大规模地运输城砖。

      南京的其他地方,会不会也藏着如此规模的“造砖厂”?祁海宁说,明初修筑城墙时,朝廷在对各地征派烧制城砖任务时没有平均摊派,而是以长江中下游水系相通的各府、州、县作为城砖的烧造基地,以便通过水路进行长途运输送至南京。当时的应天府下辖8个县,除了上元县,江宁县、溧水县等地只要有这样的自然条件和水运路线,也有可能存在官窑村这样的“造砖厂”。

清江宁城图

      原址将建遗址公园,列入明城墙遗产点。

      专家表示,官窑村大型明代砖窑群的发现,对深入研究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过程以及南京明城墙申遗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考古成果的重要性,我市已明确对窑址密集的大面积区域实施原址保护,规划建设官窑山城砖遗址公园及遗址博物馆。届时,市民有望在这片古遗址上再次看到当年烧造明城砖的历史场景。

明城墙示意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官窑村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之中,下一阶段的发掘重点将转向搜索窑址群的管理机构、生活配套设施、砖块存放地、运输水系等相关遗迹,全面揭示这处明代大型官营造砖工场的全貌。

      尽管考古工作尚未结束,但官窑村砖窑群遗址的保护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据悉,市文广新局已经将“官窑村官窑遗址”推荐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南京明城墙申遗的一处重要遗产点。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