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黑石号”沉船,提梁壶,釜,俚人,岭南
摘要:1998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出水的唐代“黑石号”沉船上的生活区,有几件提梁壶和釜之类的陶器,与广东、广西南部的信宜、高州、新会、钦州所出相同。这些陶器形制独特,为生活在岭南南部的俚人遗存。据此推断,“黑石号”上有部分船员为俚人,其原因与俚人善舟有关。结合“黑石号”所发现的岭南其他产品来看,广州港可能为“黑石号”上俚人的始发地。
KEYWORDS: Z
ABSTRACT:
1998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海域发现一条唐代的“黑石号”沉船,船上的货物中包含大量来自中国的陶瓷器,其中有2件提梁壶和1件陶釜[1],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现介绍如下并略作考证。
提梁壶2件。器型和质地相同。红陶,壶体为半球形,顶部为环形提梁,圆肩,肩部两侧置对称一大一小圆形短流,大流口内有类似箅状分流。平底。编号2005.1.00062,腹径18.5、通高23厘米(图一,1)。编号2005.1.00063,腹径16.5、通高18.5厘米(图一, 2)。
图一 “黑石号”所出提梁壶和釜
1、2 提梁壶(2005.1.00062、2005.1.00063) 3 釜(2005.1.00077)
釜 1件。灰陶,敞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编号2005.1.00077,尺寸不详(图一,3)。
目前在广东西南的信宜池洞屋背山遗址、信宜水口白坟岭遗址、高州东岸岭坪遗址、高州曹江人头岭遗址、高州曹江大坡村龟岭遗址[2],均发现类似的提梁壶,时代为南朝晚期至唐代。
图二 高州、信宜所出提梁壶
1. 高州东岸岭 2. 信宜丁堡马鞍岭 3、4. 高州博物馆藏
部分提梁壶公布如下:
高州东岸岭坪遗址出土1件,最大腹径25.9、通高34.6厘米(图二,1)。
信宜丁堡马鞍岭遗址出土1件,残高22.2厘米(图二,2)。
此外,高州市博物馆采集2件,尺寸不明(图二,3、4)[3]。
图三 钦州、新会所出提梁壶和釜
1-3. 提梁壶(钦州久隆 M6:1、新会官冲 T102 ③ :1780、25)4、5. 釜(新会官冲 T102 ③ :251、333)
钦州久隆[4]出土1件提梁壶,标本M6:1,通体施釉,胎灰白。腹径15、通高21.4厘米(图三,1)。时代为唐代早期。
新会官冲窑址[5]既出土提梁壶,也有釜,时代为唐代,具体如下:
提梁壶。公布2件。均为瓷器,青黄釉,灰白胎。标本T102③:1780,底径13、通高21.2厘米(图三,2)。标本T102③:25,底径9.5、残高11.8厘米(图三,3)。
釜。公布3件。2件为夹砂灰陶。标本T102③:1754,口径17.2、高12.2厘米。标本T102③:251,口径34、高24厘米(图三,4)。1件为瓷,青黄釉。标本T102③:333,口径23.6、高14.6厘米(图三,5)。
图四 中国境内所出提梁壶和釜分布示意图
在我国境内出土提梁壶和釜的地点如图四所示,不难看出,广西钦州至广东江门新会一带是提梁壶和釜的生产和使用集中地。而“黑石号”所出提梁壶和釜与这一区域的出土情况完全相同,无疑其来源于广西钦州至广东新会一带。
据考证,这一区域内南朝至隋唐时期的考古遗存具有典型的地域和族群性,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批具有特色的陶器群(内耳釜、提梁壶、甑、宽平折沿罐)和墓葬(狭长船形土坑墓、瓮棺葬),推断其族群属俚人[6]。
从当前“黑石号”公布的材料来看,提梁壶和釜所出位置为船员生活区,壶和釜下部均有烟熏痕迹,属船员的生活用具,而使用提梁壶和釜的人群为俚人,可推断“黑石号”上的船员中有我国岭南的俚人。
据当前学界的研究,虽然“黑石号”出发地有三种说法:扬州、广州和室利佛逝(船货分别由扬州、广州等地运送至室利佛逝),而对目的地为阿拉伯帝国某港口、“黑石号”阿拉伯商船并无异议[7]。但生活在两广南部的俚人为何会出现在外国商船上?笔者认为,其最大因素与俚人善舟有关。
《南史》卷51《宗室上萧劢传》云广州“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反映了俚人以海为生、善于驭舟的生活特点;《岭外代答》所载“凡交趾生生之具,悉仰于钦,舟楫往来不绝也”[8]亦是证明。自然他们也参与了某些海上贸易[9]。
这些俚人从哪里出发登上“黑石号”的呢?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了多位僧人从钦州港搭外国船去南海和印度的事实,文献也记载了“凡交趾生生之具,悉仰于钦,舟楫往来不绝也”[10],说明钦州唐宋时期仍旧是一个海上交通的重要港口,但鉴于“黑石号”尚未发现钦州所产的其他器类,可排除其中途停靠钦州港的可能。
虽然当前亦无法考证“黑石号”究竟是否停靠广州港,但广州港乃“黑石号”俚人的始发地则有很大的可能性,分析如下:
1.广州港乃当时岭南最为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唐代曾在此设置了市舶使,自然成为岭南各地货物和人员的集散中心地。据研究,“黑石号”沉船上所出有700余件的青瓷器,器类有罐、执壶、碗,属梅县水车窑产品,广州港乃“黑石号”这批瓷器的始发地[11]。
2.广州一带自南朝开始便聚集了大量的俚人。《梁书·王僧孺传》载“(南海)郡常有高凉生口及海舶”、《南史》卷51《宗室上萧劢传》亦云广州“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可知广州集中有高凉一带的俚人。
3.广州附近的新会官冲窑址所出既有釜,也不乏提梁壶,这些器物的生产无非满足附近一带俚人的日常需要。也说明唐代中晚期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带就有俚人、且数量不少。
附记:“黑石号”沉船所出陶提梁壶和釜的彩色图片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先生提供,在此致谢。
[1]Regina Krahl,John Guy,J.Keith Wilson,and Julian Raby.Shipwrecked:Tang treasures and Monsoon winds[M],Singapore,2011.
[2]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江门市文物广电新闻出版局 , 江门市博物馆 , 广东省科技考古基地 . 岭外遗珍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基建考古成果选萃 [M]. 广州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 冯孟钦 . 追寻俚人文化的踪迹——俚人遗存的民族考古学研究之一 [J]//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太原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2.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隋唐墓[J]. 考古 ,1984(3).
[5]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新会市博物馆 . 广东新会官冲古窑址 [J]. 文物 ,2000(6).
[6] 同 [3].b. 冯孟钦 . 广东俚人遗存的考古学观察 [J]. 百越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第一辑)[M]. 南宁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c. 冯孟钦 . 俚人文化特征初论 [J]// 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集刊(第一集).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2012.
[7] 陈克伦 . 印尼“黑石号”沉船及其文物综合研究 [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4).
[8] 周去非著 , 杨武泉校注 . 岭外代答校注 [M]. 北京 : 中华书局 ,1999.
[9] 吴永章先生考证,在岭南的一些俚僚酋帅也从事海上贸易,并获取了大量的财务。参考吴永章 . 中南民族关系史 [M].北京 : 民族出版社 ,1992.
[10] 同 [8].
[11] 刘向明 , 郑三粮 . 印尼“黑石号”沉船与广东梅县水车窑研究 [J]. 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