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庄村遗址位于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龙凤庄村东南,于考古前置调查时发现。为配合当地工程建设,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墓葬区进行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西汉至清代墓葬95座,其中汉代墓葬43座、北齐-隋时期墓葬11座、元明时期墓葬11座、清代墓葬17座、年代不明墓葬13座,出土陶、瓷、铜、铁各类质地文物200余件(套)。
龙凤庄村遗址区位图
2024年龙凤庄村遗址考古发掘遗迹总平图
该墓地地处一处平缓土丘的南侧缓坡,该土丘长年取土、耕作,墓地北侧、西侧均因早年砖厂取土而形成高陡断崖。走访当地群众得知,在取土及农业活动中曾发现陶瓷器及铜器,据其描述推测可能为东周及唐宋时期遗存。另外,墓圹上部均已被破坏,墓葬均开口于耕土层下,部分墓葬残深已不足半米。
汉代墓葬以西汉中晚期为主,个别墓葬可至东汉,墓圹均为南北走向,分布较为集中。67.4%的墓葬为椁墓,多为砖椁,个别为石椁或瓦椁;11.6%的墓葬为砖室墓;20.9%的墓葬为土坑墓。墓砖均为实心砖,平均长34.9、宽16.2、厚4.0厘米(n=62),砖室墓墓砖明显更大。均为单人葬,部分墓葬存在并穴现象,墓主头向北,仰身直肢,多数墓葬木棺残痕明显,部分墓葬铺撒白灰。个别墓葬填土、熟土二层台有积瓦或夯打现象。随葬陶器多置于墓主脚下,应是“脚箱”思想的体现,部分墓葬搭砌砖隔墙,形成脚箱;陶器组合十分固定,一般为盖鼎、罐、壶组合,罐、壶存在互代现象,形成一鼎二罐或一鼎二壶组合。部分墓葬出土铁兵器、铜带钩、铜镜、铜钱,一般由墓主随身携带。
M38为竖穴砖椁墓,南北走向,方向7°,长2.9、宽1.5、残深1.7米。
该墓先进行一字型错缝平铺墓底,再全顺式错缝垒砌墓壁,南壁无砖,之后填埋熟土二层台至略高于砖椁,并于二层台上平铺一层砖,最后于南侧约四分之一处搭砌镂空隔墙形成脚箱。砖椁长2.1、宽0.8、高0.6米(不含脚箱)。
墓内葬一人,头向北,骨骼保存差,木棺残痕清晰,长2.0、宽0.6米。随葬品共7件(套),其中4件(套)随身携带,分别为墓主躯干左侧铁长剑、头右侧铜镜、腰腹部铜带钩以及散落于头胸部、躯干左侧的铜钱若干枚;3件(套)置于脚箱,分别为盖鼎、罐、壶。
M38实拍图
M53为竖穴砖椁墓,南北走向,方向13°,长2.9、宽1.4、残深1.0米。
该墓先进行铺底,再垒砌墓壁,南壁无砖。铺地砖采用两种方式铺设,以南侧约三分之一处为界,北侧葬人区域采用全顺式人字形立铺,相邻两砖夹角略小于直角,南侧放置随葬品区域采用人字形平铺,形成脚箱空间(无隔墙)。墓壁采用半砖,以全丁式呈人字形垒砌三壁。砖椁长2.7、宽0.8、高0.9米。
墓内葬一人,头向北,骨骼保存差,木棺残痕清晰,长2.0、宽0.7米,棺内泼洒大量白灰。随葬品共8件(套),5件(套)临近墓主,分别为墓主躯干右侧不同长度的铁剑3柄,腰腹部铜带钩,位于头胸部、右手处、两股间的铜钱若干枚;3件(套)位于脚下,分别为盖鼎、盖罐、壶。
M53实拍图
M67为竖穴砖椁墓,南侧带一斜坡墓道,南北走向,方向8°,该墓残长约8.8、宽1.2-1.8、残深2.2米,其中墓室部分长3.8、宽1.8、残深2.2米。
该墓砖椁建筑方式较复杂,首先铺设墓底,再行垒砌墓壁(南侧除外),填埋熟土二层台后于其上平铺墓砖,最后于墓底正中位置加铺一层地砖。完成椁室的构建后再于南侧建筑砖构墓门。
墓底采用人字形平铺。北壁与东、西壁首先分别以黄土与卵石铺垫约15厘米垫层。而后,以倾斜45°全丁式方法垒砌,上下两层砖呈约90°夹角,北壁四层,东、西壁六层。然后,北壁改用破碎石块堆砌,东、西壁改用错缝全顺式垒砌八层,北壁略高于东、西壁。再后,于熟土二层台上全顺式平铺青砖,北壁一层、东、西壁三层,使三壁高度一致。最后,于底部再次对缝平铺一层墓砖,铺设范围略小于墓室底部,完成砖椁的构建。砖椁顶部四角及西壁顶部中间位置留空,应是为搁置椁盖压板预留空间。
砖椁南侧缺口为墓门。两侧使用砖、石垒砌,充当门柱,中部以三大摞通缝垒砌青砖作为封门,垒砌高度略高于东、西壁,墓门处墓道侧又置一排纵向竖立青砖斜倚封门。
墓内葬一人,头向北,骨骼保存差,木棺残痕不明显。墓主脚下空间较大,于此处集中放置陶随葬品,应仍是脚箱思想的体现。随葬品共6件(套),其中2件(套)位于棺内,分别为右手处一摞铜钱、腰腹部环首铁削;其余4件(套)位于脚下,1件铁器及盖鼎、盖罐、壶。
M67实拍图
北齐-隋时期墓葬均为南北走向,部分墓葬三两成组,沿西北-东南斜向排列。81.8%的墓葬为土洞墓,葬1-3人不等,头向南,仰身直肢,个别墓主为二次迁入,葬于墓门内一侧转角,均有封门石;18.2%的墓葬为石椁墓,单人葬,头向南,仰身直肢,上部均已被破坏,应有石盖板。该时期墓葬均未发现明确木棺痕迹。随葬品无固定组合,一般为双系陶罐1件、瓷器1件左右,置于头端一侧;铁器无或1件,常置于身侧;日常饰品不定,由墓主随身佩戴;铜钱不定,多置于墓主头胸部及手部。
M1、M2为土洞墓,形制相同、位置临近,应存在共存关系。二者均为南北走向,方向3-4°,全长5.1-5.2米,墓道朝南,墓道南端均有台阶,石板、石块封门,墓室呈半椭圆状。M1葬二人,头向南,出土青瓷四系罐1件、铁器1件。M2葬三人,头向南,出土青瓷盘口瓶1件、铁器1件、铜钗1件、铜钱1枚。
M1(上)、M2(下)实拍图
M82为土洞墓,南北走向,全长4.6米,墓道朝南,竖井式墓道,底部为斜坡状,长约2.4米,石板封门。墓室狭长,南北走向,西部三分之二以大块石板南北通铺石床,东侧留缺。葬二人,头向南,西侧墓主正置于石床之上,仰身直肢,东侧墓主仰身、下肢侧屈向东侧墓主。
随葬品共6件(套),分别为:双系陶罐,位于西侧墓主头顶;发钗,位于西侧墓主头下;青瓷扁壶,位于东侧墓主头顶东侧;铁器,位于东侧墓主头端西侧;铜钱(西),西侧墓主口中、右手处、骨盆处各一枚,一枚可辨,为“五行大布”;铜钱(东),东侧墓主头下、股骨处各一枚铜钱,均可辨,为隋五铢。
M82实拍图
M8为竖穴石椁墓,南北走向,方向11°。墓圹呈长方形,石椁略呈梯形,椁长2.9、宽0.7-1.0(北宽南窄),深约0.7米。葬一人,头向南,仰身直肢。随葬品共6件,分别为青瓷盘口瓶、青瓷三系罐、双系陶罐、瓷碗2件、“常平五铢”1枚,均位于头顶或头侧。
M8实拍图
元明时期墓葬多数集聚一处,土洞墓、土坑墓数量相当。墓圹南北走向,头多向南,独葬、合葬均有,合葬墓存在二次迁入现象。该时期大部分墓葬规模较小,不出或仅出一件(套)随葬品,以瓷罐居多,个别墓葬额外随葬铜钱1-2枚或镇墓瓦1件。
清代墓葬多数集聚一处,据墓圹走向不同可分为两组,其一为南北走向,头向北;其二为西北-东南走向,头向西。两组墓葬形制基本一致,多为竖穴土坑墓,部分采用砖石材料砌筑墓室。均为仰身直肢葬,合葬墓略多于独葬墓,同圹并穴现象明显。多数墓葬发现明显木棺痕迹,个别木棺保存较好。随葬品较少,以瓷罐、镇墓瓦、铜钱为主,偶见日常饰品。
此次发掘墓葬数量较多、年代较广,据墓葬分布及随葬品情况判断,这批墓葬应为四处时间上相互独立的中小型墓地。汉代墓葬年代较为接近,分布较为集中,出土随葬品及墓葬形制具有较鲜明的特点,为探索鲁中地区汉代墓葬形制及陶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北齐-隋时期墓葬出土一批早期青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较为典型,为该时期墓葬形制、葬俗及山东地区制瓷业研究增添了一批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研究价值。元明时期及清代墓葬数量较多、排列紧密有序,为济南地区同时期中小型墓葬形制、民俗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