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陶瓷史学家给予了它多种含义:其一为产瓷区,如景德镇窑、越窑、德化窑等;其二为产瓷时代,如宣德窑、万历窑;其三为窑型,如龙窑、葫芦窑、柴窑等;其四指名人督造,如郎(廷极)窑、唐(英)窑等等。这里主要介绍景德镇和浮梁县境内的产瓷小区及其窑型的演变。
从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古瓷窑遗址来看,共有三条脉络。第一条在昌江支流的东河上游地段,即以瑶里乡为中心,分布的古窑址30多处,覆盖面2.6万平方米,又集中于绕南、瑶里、长明和鹅湖乡的南泊村四大区域。第二条在大南河流域的寿安乡境内,顺上游而下的计有丰旺、宁村、南市街、柳家湾、凉伞树下、月山下和湘湖乡境内的湘湖、白虎湾,直至黄泥头。其中又以白虎湾和黄泥头遗存最为丰富。第三条在小南河流域,又集中于杨梅亭和湖田两处,堆积物达40万平方米。这些古窑群,兴于五代,历宋、元至明代万历年间,延续烧造近7O0年。除了遗存青白瓷、影青瓷、青花瓷外,还遗存有马蹄窑和葫芦窑,以及宋、元时期的作坊。此外,还有景德镇北端的四图里、西岸的潘家疃、十八渡和南岸的银坑坞等,这些古窑址,都为明代遗存。
从上述古窑群的分布和走向,我们看到了先民们制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制瓷原料,他们就地制造,就地烧制,然后运到景德镇销售。第二个重要因素是销售促进了产瓷区逐渐由远及近地向景德镇周边地区迁徙,然后全部进入了景德镇城区。
从产瓷区的迁徙,我们还看到了窑型的演变。在瑶里,已发现了元代龙窑遗址,这是古代烧瓷非常普遍的一种窑型,又非常适用于山区。白虎湾、黄泥头、湖田等地,都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道两侧,于是先民们根据地形,先后发明了马蹄窑和葫芦窑。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绘制的葫芦窑,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瓷窑群迁徙过程中,先民们又对窑型不断进行改革,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实践,将葫芦窑中段凹进部份向上凸出,使之成了景德镇独有的一种窑型——蛋壳窑。由于它为景德镇独有,史学界称它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镇窑又分以蕨萁和松枝为燃料、专烧粗瓷的槎窑,以专用松木为燃料、前面烧细瓷、后面烧粗瓷的柴窑。
槎窑的砌结工为本地人魏氏家族。龚銶在《陶歌》中说:“土著魏姓自元明(以)来,世为结窑,实有师法,不同(一般)泥水(匠)。乾隆以后柴窑的挛砌者为都昌余姓人所垄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
由于柴窑要毁掉森林,在20世纪6O年代被煤窑所替代。煤窑又因其烟污染空气而被淘汰。现在,瓷窑进化到只烧煤气、而且毋须匣钵装烧的梭式窑,归还了瓷都上空一片蓝天。(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