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的调查与发掘






[日期:2011-01-18]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的调查

东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发源于浙江省西部的天目山脉,迤逦向东,流经临安市东部青山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镇折向北边的良渚文化中心分布区——良渚、瓶窑一带,穿良渚古城的西北角至德清境内,纵贯德清与湖州中部,在湖州市区与西苕溪汇合,向北注入太湖。所经的流域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脉向东部太湖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低山起伏,山上有丰富的瓷土、烧料,山下河网密布,运输便利,制瓷条件相当优越。以往考古调查资料表明,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中游地区是商周原始瓷窑址的最重要分布区,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窑址,不仅规模大、产品质量高,而且大量烧造仿青铜礼器与乐器的高档产品,许多器物几乎可以与汉代青瓷相媲美。但东苕溪中游商周原始瓷窑址群中,商代窑址的发现与研究一直是薄弱的环节。

2010年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瓷之源”课题组会同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对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现商代窑址20多处,集中于两个区域:德清龙山片区与湖州青山片区。

龙山片区商代窑址群与春秋战国时期窑址群基本重叠,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发现窑址近10处,产品以印纹硬陶为主,少量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类较为单一,多为器形巨大的罐或坛类器物,高领、圆肩、深腹,凹圜底或低矮大圈足,通体拍印云雷纹,纹饰细密、排列杂乱;内壁密布拍印纹饰撑垫形成的凹窝。器物胎色较深,多数呈深灰或紫红色,胎质细腻,火候较高,部分器物肩部有极薄而不均匀光亮层。原始瓷器数量较少,可见的器形均为豆,豆柄呈高喇叭形,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坚致,火候极高,豆盘内壁有釉,釉层较薄,有一定的玻璃质感。

青山片区位于龙山片区的下游,两地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面积与龙山片区接近,目前发现商代窑址10多处,按产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接近于龙山类型,以印纹硬陶为主,器形主要是大型罐或坛类器物,但胎质多呈桔红色,云雷纹方正规则,排列整齐。另一类几乎纯烧原始瓷,产品主要有豆、罐及盖、尊等,豆既有宽沿、深腹,足端带三个半圆形缺口的早期形态,也有敛口高圈足的中间形态与直口高圈足的晚期形态。胎色灰白或青灰色,胎质细腻坚致,火候高;釉层明显。代表窑址有南山、周家山窑址等。时代初步判定最早从商代早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代晚期。

上述调查资料表明,这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原始瓷窑址群;东苕溪中游也是国内目前已知最早的、仅见的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分布区。

南山商代原始瓷窑址的发掘

南山窑址(原称老鼠山窑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南山村西边约100米的小山上,属湖州青山片区。窑址所在小山海拔仅16米,地处东苕溪畔,山坡近处有河道与东苕溪相连。由于湖州市新农村建设,南山窑址所在区域划入平整土地范围,以作新南山村村址,窑址面临毁灭性破坏。2010年3~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湖州市博物馆对南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窑址有两处,分别位于小山的西北与东南坡,各自编号为第Ⅰ与第Ⅱ号地点。此次发掘主要针对西北坡的第Ⅰ号地点,东南坡第Ⅱ号地点仅作小规模的试掘。

窑址遗迹现象较为丰富,本次发掘共揭露窑炉3条、灰坑8个、贮料坑2个、水沟1条、柱洞若干,出土大量的原始瓷标本,以及部分可能作为窑具使用的器物。发掘资料表明,南山窑址是商代一处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最早可到商代早期。窑址地层堆积丰富、窑炉保存完整、产品瓷土作胎、人工施釉痕迹明显、器物演变序列清晰,是目前已发掘最早的原始瓷窑址。

窑址废品堆积分布范围不大,约400平方米,主体堆积最厚处超过1.2米。地层丰富,叠压清晰,早晚关系明确。地层最厚处划分为15层,出土器物可分成5个文化期别。

遗迹主要围绕废品堆积分布,中部略偏上坡处为窑炉遗迹,灰坑在北、西、南三面弧形状分布,水沟位于东北角,柱洞主要集中在西边。

揭露的3条窑炉遗迹均修建在小山缓坡上,平面呈长条形,主体包括火门、火膛与窑床等,属富有南方地区特色的龙窑窑炉。以3号窑炉遗迹保存最好,窑床与火膛保存基本完整,通斜长7.1米,最宽处2.2米,坡度15°~21°。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龙窑相比,更具原始性:龙窑总体较短;火膛不甚规整,大体呈纵向长方形,与窑床之间无明确分界,所占范围大,几乎占据窑炉的三分之一位置;窑床底部不平整,局部为高低不平的自然山岩,不见窑底铺砂现象;窑床坡度较大,最陡处达到21°。从发现的大量窑壁坍塌块来看,窑炉的修建方法是在地面上挖出浅坑,用竹条类材料起拱,其上铺席类竹(或芦苇)编,再用草拌泥糊抹成型,从出土的圆柱形烧结块看,窑顶中间部位使用支撑柱支撑。

据此分析,南山商代窑址的窑炉尚处于龙窑发展的起始阶段,这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烧造原始瓷器的龙窑。

灰坑8个,形状不同,功能各异。H10呈规则的东西向长方形,长近4米,基岩上开凿而成,坑壁斜直,底呈斜坡状。从大小及结构分析其为胎泥的淘洗池。

贮料坑2个,均在基岩上开凿而成, H7呈不规则的长圆形,H8呈圆形,深均近1米,两坑底部均残留有少量加工完成的浅灰色或青灰色细腻粘土状坯料。

水沟近曲尺形,穿窑址东北角而过。

柱洞集中在窑址堆积的西边,并有瓷垫等制瓷工具出土,初步判断该区域为制瓷的作坊区。

出土的产品标本主要是原始瓷器,兼烧极少量印纹硬陶器。原始瓷标本器形以豆为主,贯穿始终,晚期出现大量的罐及盖,与豆一起构成了本窑址的产品主体。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簋、尊、盆、盘、钵、盂等器物,大部分器物作为礼器使用。原始瓷产品用瓷土作胎,多数器物的胎质较为细腻坚致,经过精心选择,但瓷胎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胎土的处理上尚处于原始状态;人工施釉痕迹明显,少量器物内外满釉,釉色青翠,釉层均匀,胎釉结合好,玻璃质感强,多数器物釉层极薄、呈色不均匀、仅局部有釉,施釉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除部分豆把外,均轮制成型,部分器物手工修坯,器形规整;部分烧成质量好的产品,从质地到釉色,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始瓷嫓美。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本窑址的产品南北方均有出土,南方在环太湖的江南地区有较广泛的分布,但每个遗址出土数量并不是很多;器形主要是豆与罐,早晚各种器形均有发现。北方地区主要发现于殷墟遗址中,包括豆、罐,无论是器形、胎、釉、装饰均与本窑址相似。

根据本窑址的地层叠压关系并结合器物形态的演变,出土器物可分为5期,其中第4、5期主体的豆、罐等器物与殷墟出土的同类器物十分接近,推测年代在商代晚期;第3期与马桥遗址第Ⅲ阶段相近,年代约在商代前期;以此上推,第1、2期年代更早,初步推测当在商代初期甚至夏商之际。

发掘过程邀请了其他学科学者一起参与,进行多学科合作研究。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承担瓷片与土样的成分、微量元素、吸水率及烧成温度等的分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同时对地层与窑炉中提取的碳样作测年分析;南京师范大学负责环境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目前,这些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中。

本次调查及发掘的意义

此次专题调查与发掘表明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窑址数量多、分布密集、时代早,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原始瓷窑址群,也是目前年代最早和仅见的一处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南山商代窑址窑炉遗迹完整、产品堆积丰厚、地层叠压关系清晰、产品种类丰富,早期原始瓷器的胎、釉原始性特征明显,晚期产品的烧制工艺较为成熟。因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为探索瓷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南山窑址最早地层可到商代早期甚至更早。无论是产品的胎、釉、成型技术,还是窑炉的装烧工艺,既有成熟性,又有原始性,具有瓷器早期形态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瓷,为探索瓷器起源和中国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而商代大规模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充分证明包括德清、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中游是中国瓷器的重要起源地。

2.为各地出土的部分原始瓷产品找到了产地

江南及北方包括殷墟地区出土的罐、豆等原始瓷器,无论是器形还是胎、釉等特征,均与南山窑址产品相近,可初步确定是本窑址或本流域窑址的产品。因此,南山窑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探索出土原始瓷器的产地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在殷墟发现本流域的窑址产品,进一步证明北方原始瓷极可能是南方生产。

3.为建立太湖地区商代原始瓷编年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南山窑址持续时间长,地层堆积丰厚,叠压关系明确,器物演变脉络清晰,从商代早期开始,贯穿整个商代,可基本建立太湖地区完整的商代原始瓷编年序列。在本区域内遗址发掘不多、编年材料不丰富的情况下,可反证遗址的年代,有助于建立本区域内更加详细的商代考古学文化编年。

4.充实了太湖地区商周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使用原始瓷礼器而非青铜器随葬是越国墓葬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原始瓷在越及先越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意义类似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是使用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商代原始瓷的规模生产,表明当时原始瓷制作不再依托遗址而形成独立窑区,是探索当时社会分工的重要依据;尤其是豆、尊、簋等礼器的出现,反映本区域内有自身独特的礼器制度;本窑区产品在殷墟商代都城区的出现,为探索中原与太湖地区交往提供了重要线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