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意为瓷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浙江德清又有“瓷之源”的美誉。上月,德清小紫山14座土墩墓重见天日,其中一座商代早期土墩墓为全国最早,这座坟墓里埋着全世界最老的瓷器。
成熟的瓷器烧制始于东汉,距今约2000年。而3500年前的土墩墓里,珍藏着现代瓷器的祖先“原始瓷”。这批3500岁的瓷器追平黄河流域发现的最古老瓷器纪录,堪称世界陶瓷年龄之最,让浙江的瓷器史向前延伸了约400年。
这几只破罐子
商朝或许没几个人用得起
这几只小紫山土墩墓出土的罐子,要么有缺口,要么有裂纹,都是商代的物件。请仔细看,它们的表面是不是有少许光泽?敲击罐身,还能听到类似金属般的清脆声音。
有光泽,是因为它们的表层有釉面;有金属声,是因为使用了烧瓷器的专用土——跨越了作为瓷器的两大基本门槛,它们告别了低端的陶器,跻身瓷器行列。
三只罐子形状大同小异,其中两只无盖,一只有盖。无艳丽色彩,也没有精美纹饰,乍一看和传统人家中的朴素坛坛罐罐没太大区别。
当然,我最想知道的是它们在当年是做什么用的?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小紫山考古发掘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郑建明为难,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现在还没人能给出肯定答案。或许,这些罐子当年被用来放水果、蔬菜、羊肉,但更大的可能是,当年没有凡人真正使用过它。古人对神灵的虔诚让我们难以想象,最好的器物,当然得供给神灵。
瓷器在当时的浙江人眼中究竟有多名贵?听听当年烧制瓷器的难度就能想象。做瓷器的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烧制温度须在1200℃以上。
缺少运输工具,商周时期浙江人的活动半径难上百公里,在狭小活动区域内,找到瓷器原料已属不易。烧瓷器需要的1200℃以上高温,在密闭性能甚好的炼钢炉内自然轻而易举,但在那个没有金属器物的年代,造个不让柴火温度跑掉的瓷窑难度可想而知。
烧制很难,可以料想一个瓷窑一年到头难成功烧出几件瓷器。这种稀罕物件,平头百姓家广泛普及不大可能,或许它们是一个族群的公用礼器,属祭神时的专用品。
史前人的葬礼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选择祭祀器具随葬,合情合理。
不管它们当年多么风光,与眼下动辄拍出数千万上亿元天价的精品古瓷相比,这几个原始瓷实在寒酸,显现着原始瓷与真正瓷器的本质区别:胎质粗糙,釉面不均匀。
周朝人用的碗
碗壁直上直下
郑建明介绍,这5只,是周朝浙江人用的碗,它们也属于原始瓷。
粗一看,它们和我们今天用的碗多像。细看看,能发现两大区别,一是碗的深度大致是现代碗的两倍,二是碗壁并非斜坡状,而与碗底垂直。
先秦最高级陶器
印纹硬陶
这个小紫山发掘的周朝罐子质地是种印纹硬陶,是先秦时期最高级的陶器种类。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中国出现,历史有万年以上,是三四千年前盛食物的主要器皿。烧陶器不需要太高温度,能大规模生产,但用起来麻烦多多:硬度差,容易摔破,质量差的,陶土还会脱落,掉入食物中。
中原地区在商朝进入青铜器时代,青铜有好的柔韧性,能把器皿做成所需的各种形状;摔不破,还有漂亮的光泽。
浙江缺铜矿,先民没法享受青铜文明,眼瞅着中原同胞潜心研究新兴高科技,只能埋头在陶器上继续做文章,造出它的升级版。于是,浙江陶器逐渐超越中原,登上中国古陶之巅。
郑建明说,当时最好的陶器就是我们看到的印纹硬陶,这个生涩的名词可拆作两半理解:“印纹”说的是这类陶器上都有花纹,图中陶罐外壁上半部的花纹叫曲折纹,下半部花纹像个“回”字,考古学家称作回字文;“硬陶”的意思是它的硬度超过了中原一般陶器,敲一敲,和原始瓷一样,也能听到金属般的声音。
登上陶器之巅,商周时代的浙江人创出了两个绝招:他们找到一种含铁量很高的黏土,用作烧制印纹硬陶的原料,让它有了某些金属的特性;陶窑温度成功升到800℃,高温让陶器变得坚硬。
陶器越大越难保存
这个3000岁的陶罐有饭桌高
这个印纹硬陶罐有两个卖点:一是完好,二是硕大。收藏陶瓷的人都知道,陶瓷易碎,越是块头大的器皿越难保存。
这个相当朴素的陶罐,其实也有花纹,遍布罐身的那些小点叫做“壁点纹”(对3000年前的花纹,不能要求太高)。这是小紫山出土的最大陶瓷物件,它的身高将近1米,和普通饭桌平齐。4个月里,在拥有连绵低矮山峰的小紫山上,14座土墩全被打开,清理、取走文物后,这片山峰将被推平,变成经济开发区。
100多件商周时期形状各异的原始瓷、印纹硬陶、石器、玉器成为这次发掘的战果。
先民遗物让郑建明和同事们惊喜连连,也带来更多遗憾:夏商西周时期的浙江历史,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可惜100多件文物上没能找到哪怕一个疑似文字的符号。
如果没有盗墓贼的存在,小紫山能告诉我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