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拳拳耕陶数十载报得父女皆名家 石湾公仔三特色






[日期:2010-04-25]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吴聿立 [字体: ]

    石湾公仔大师刘泽棉父女陶艺传承展异彩纷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艺传承人刘泽棉和女儿刘健芬共同举办的石湾陶艺传承展,于4月29日至5月9日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展出。展览会聚了父女两代人数十年艺术积淀与传承创新的250多件石湾陶艺精品,给广州市民的五一假日奉上了一场岭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盛会。 

    众所周知,广东佛山素有“陶都”之称,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点产区。石湾艺术陶塑,俗称“石湾公仔”,其发展历史悠久,艺术源远流长,雏于新石器晚期,势成于唐宋,辉煌于明清。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内民间收藏热情的不断高涨,石湾公仔的创作出品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石湾艺术陶塑界名家荟萃,而刘泽棉与其女刘健芬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 

    父:开创石湾公仔组塑先河 

    在推动石湾陶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当代陶艺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不仅是石湾陶塑艺术事业发展中学术与创作上的领军人,更是该行业中的承前启后者,我想用“当今石湾公仔的领军人物”来称呼他最为确切,因为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艺人,刘泽棉六十年来随石湾陶业的恢复与发展一路走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石湾陶塑事业继承与发展的见证人,更历经了后来从陶者难以经历的特殊年代,为石湾陶塑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刘泽棉出生在石湾陶艺世家,是第四代传人。少年时他就以自产自销“公仔”手工作坊,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1955年,刘泽棉师从石湾陶艺一代宗师刘传大师,并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名师的耳提面命、学院教授们的理论指导,以及与来自全国的艺人在创作中互相交流,深深地影响刘译棉的艺术创作,扩大了其艺术视野,使其作品在保持醇厚浓郁的传统石湾公仔韵味的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地区及西方雕塑的优点,在传统的基础上表现了时代的精神和风貌。之后,刘泽棉对石湾数百年来的民间艺术进行了严肃、认真的临摹、吸收,为研究石湾陶塑积累了一批可供借鉴的珍贵资料。同时,他也在陶塑创作道路上走向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作品工意兼得而形神结合,衣纹刚劲畅逸、造型豪放传神、风格浑厚雄健。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石湾陶艺发展中,刘泽棉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石湾陶塑界同行同仁中,刘泽棉被公认为继承传统功力最深厚的大师,其代表作有《喜悦》、《引福归堂》、《老子》和由他主创合作的大型组塑《十八罗汉》、《九歌》、《水浒一百零八将》等,开创了石湾公仔组塑的先河。 

    刘泽棉对石湾陶塑艺术事业的强烈热爱、追求、进取,及时代赋予他做陶人的使命,使他的陶塑创作热情始终有增无减——其作品也多产而优质,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时至今日,刘泽棉大师仍然退休不离岗位,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近年来,刘泽棉的大作不断涌现,如《紫气东来》、《兵圣孙子》连获两届全国传统陶瓷艺术创新大赛市长奖(最高荣誉)。 

    刘泽棉数十年如一日的在作品之外不断学习和吸取,为自己奠定了扎实、深厚的专业基础,使他具备了一个陶塑艺术家应有的修养,而这种修养与品格,不仅为他在艺海的纵横驰骋提供了保证,也影响了他的女儿刘健芬。

  女:使仕女陶塑再上新台阶 

    刘泽棉从艺至今已有60个春秋。这些年来,在岭南石湾陶业这块丰饶的沃土上,刘泽棉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他的石湾陶塑艺术事业学术、科研、创作和组织者的使命,通过创作实践,推动着当代石湾陶瓷艺术向更高的境界发展。刘泽棉不仅树立了石湾陶艺的光辉典范,还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对后代的培育和祖传陶艺的传承:儿女们在他的教导下茁壮成长,陶艺事业蒸蒸日上。其中,他的女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刘健芬更是深得刘泽棉大师亲传,同时又勇于探索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传统的“石湾公仔”以本地较粗糙的陶土作坯,施以浑厚的均釉或仿官窑开片釉作装饰,特别适合表现钟馗、达摩以及渔樵耕读等古拙、刚劲的人物。因此,传世以仕女为题材的作品较少,直至近代名家潘玉书借鉴西洋雕塑将精确的人体解剖和比例融入石湾陶艺之中,才使仕女创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身为女性陶艺家的刘健芬,能深刻体会女性的感情和心态,熟悉女性的生活,在刻画和表现女性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她三十余年的陶塑作品以仕女题材为多。 

    刘健芬塑造的仕女陶塑,具有生动传神、细腻含蓄等艺术特色。在她参展的作品中,《贵妃醉酒》朦胧醉眼,《洛神》含情脉脉,《凤姐弄权》粉面含春、威不露,《祝福》和善慈祥,《闲情》雍容大度,这些作品都力求使人第一眼就留下深刻的印象。刘健芬创作仕女作品,力求面相既眉清目秀,体现东方女性的美,又能突出各自的个性,并且通过眉宇嘴角等细微之处显露的一颦一笑,展现人物在此时此地特定的内心世界,使其具有丰富的内涵,充盈着生命力,成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刘健芬来说,她的陶艺之路还很长很长,相信年轻有为的她会像她父亲刘泽棉大师那样执著、敬业,创作出更多像石湾仕女那样个人风格鲜明且受世人喜爱的作品,推动历史悠久的石湾陶艺再上一个新台阶。 

    欣赏 

    石湾公仔三特色 

    欣赏石湾公仔,第一个艺术特色是造型的生动传神。无论人物、动物或器皿,都致力于典型化的塑造,各种造型风格独具,较少雷同,达到“百物百形,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这是千百年来石湾的陶塑艺术家们倾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刻表现生活的结果。 

    釉色,是石湾公仔另一个艺术特色。本来,佛山市石湾地区并不出产优质瓷土,只有大量的陶土泥,石湾窑产品陶坯的质感不及中国景德镇窑瓷质的洁白、晶莹、透亮。但是,石湾陶工善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善仿善创,以浑厚的釉彩遮盖住相对粗糙的陶质,取得了世人公认的艺术成就。如石湾窑的仿钧窑乳浊釉、仿哥窑冰裂纹釉、仿舒窑、仿唐三彩、仿建窑鹧鸪斑黑釉等,使石湾公仔增加了五彩缤纷、古朴高雅的釉色;仿耀州窑刻花、仿磁州窑黑白彩绘和红绿彩绘,大大丰富了石湾公仔的装饰手法。目前,石湾公仔创作中使用的釉色多达近百种,这些釉色为石湾艺术陶塑增添了丰富的艺术美感。 

    石湾公仔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石湾陶土素以耐高温、黏力强、可塑性高,较之其他产地的陶瓷作品,更能塑造传统人物飞舞的衣带和极细长的线条,飘逸流畅,格外生动。人物雕塑又是石湾陶塑中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艺术门类,多以胎红坭做面相,面部精雕细刻,连眼角的纹线也一丝不苟,给人物注入丰富的情感。而不施釉彩的头、手、足与施釉的衣袍对比强烈,更突出人物的神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逐步奠定了石湾公仔在中国陶塑史上的艺术地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