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霍州窑址






[日期:2015-03-06]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宋、元时期霍窑瓷器以艺精、瓷白、胎薄而闻名一时。霍窑遗址,位于霍州市区中心西南5公里处的白龙镇陈村。这里东临汾河谷地,西依吕梁余脉,村中东西横跨一条冲沟,遗址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先后于1983、1986、1998、1999年多次对霍窑遗址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保存较完好的原窑炉址一座,与作坊有关的砖砌窑洞8孔(当时用于阴干器坯的)。在汾河沿岸的断崖及台地上,暴露出大量的瓷片和窑具,文化层厚1.5—3.8米,内涵极为丰富。从调查资料看,古窑址生产规模很大,连续烧制的时间比较长。
  遗址中出土的瓷器残片,主要是白瓷片,也有少量的白地绘黑花残器,说明霍州瓷窑以烧制白瓷为主。
  从大量的残瓷片看,霍窑的特点是造型小巧玲珑,轻盈俏丽,胎薄体轻,制作工整,纹饰精细,烧制的器物以碗、盘、碟、罐、高足杯、折腰盘等为最多,瓶、壶少见。其中以折腰盘与定窑金代白瓷盘颇为类似。器物胎釉洁白,器里施满釉,器外施釉有不到底者。胎体一般在口沿让较薄,底部较厚。因此,尽管器皿里面。纹饰题材以印花(阳纹)为主,且多印在盘、碗器皿里面。纹饰题材以花草居多,线条精细流畅,纹饰清晰,其他白地绘黑花者,也多如此作风,具有晋南一带如临汾窑等制器的共同特征,十分淡雅宜人,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在调查中发现,霍州瓷窑烧制方法有叠烧和支烧两种,叠烧者器内底有一圈无釉(涩圈),支架烧者器里有细小的支钉痕,有时在器物的圈足上还粘有5个细小的支钉痕,与介休窑的三个支痕有显著区别,出土的器物均为“正烧”而成,因此口边有釉。此“凡口皆滑”的特点,不同于定窑白瓷的“覆烧”,避免了定瓷“口有芒,不堪用”的缺点。
  根据调查及文献资料推断,霍州瓷窑始烧于宋,鼎盛于元,明、清以后逐渐衰落。
  山西是我国北方地区古代烧窑的中心地区之一,古瓷窑址主要集中分布在汾河流域的忻州、太原、介休、霍州、临汾、运城等地,霍窑是其中重要一处,霍窑瓷器渊源较早,在《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山西通志》、《平阳府志》等志书中都有记载。
  明初,曹昭在《格古要论》“霍窑”、“彭窑”两项内曾记载说:“霍器,山西平阳原府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日彭窑”。晚明时期高廉在其《燕闲清赏笺》中记叙:“元时,彭君宝烧于霍州者,名日霍窑,效古定器折腰者甚工,土骨细白,凡口皆滑,惟久润泽,且质极薄,不堪真赏,往往为牙行指作定器,得索高资,可发一晒”。故霍窑又称“彭窑”。在以后的朱琰《陶说》、唐衡铨《文房肆志》、兰浦《景德镇陶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
  霍窑是一个既具备自身特点,又能借鉴定窑优点发展起来的一颗亮星。霍窑精品在上海及日本、英国等海内外博物馆均有收藏。一些研究古代瓷器的专家先后到霍窑遗址考察,霍窑的器物造型、制作手法、烧制工艺特点,深受有关专家重视。祖籍霍州的广东石湾霍氏家族也到霍窑寻根,并认为霍窑和石湾陶业有很多连带承继关系,他们因不断改进,不断发展,革新窑炉和烧制工艺,才创造了今日辉煌。
  通过对霍窑址的调查,对研究古代霍州瓷的烧造历史、工艺特点以及与北方各大名窑的技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霍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