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永县允山玉井古窑址






[日期:2015-03-10]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张兴国 [字体: ]

2014年8月,为编制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允山玉井窑址考古工作规划,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业人员前往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踏查,现将踏查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图一 允山玉井窑址位置图

一、位置与环境。允山玉井古窑址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允山镇玉井村岗脚底自然村后100米的一片岗地之上,这一片岗地被当地村民称为“十一都岗”,又有“盘山岗”之名。窑址群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5′38.6″,北纬25°17′56.4″,海拔高度为281米(图一)。窑址周边有岗脚底、花生洞、鲤鱼山、杉木冲、马山、锦塘六个自然村围绕,窑场东面为花生洞,东南面有大坳山,峰峦叠翠,怪石嶙峋,东北面是奇石峻秀的蜜蜂山、鲤鱼山;西面有马山、牛头山;西北为杉木冲,有一红军岩,据说曾有红军在岩洞里住过;西南为锦塘,有侧视貌如卧狮的平山塘、狮子堆;北面有将军山、插香山等。这些山体有如幻化而成的卫兵日夜守卫着这一岗地,山体之中碳酸盐岩溶洞较发育,红军岩内有上下有个相互联通的溶洞,蜜蜂山内则有“日晒岩”(又称“月善岩”)、“鬼崽洞”、“枯骨洞”等,其中“日晒岩”又与大坳山的“出水岩”相通。站在岗地南望是广阔的山间盆地,潇水由东向西穿流而过,河流两岸为万顷良田,是“十都”所在地,当地有“好米出十都”的民谚。这里背山面水屏风聚气,总体而言是环境优美生存条件十分理想的聚居地。 

图二 大凼塘边的窑堆

二、窑址规模与格局。窑业遗存分布于东南至岗脚底、东北至蜜蜂山、西北至牛头山、西南至平山塘、狮子堆,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本次初步调查窑堆共20处,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大型制瓷窑场。窑址范围内有五处面积大小不等的水塘,名为大凼塘(图二)、冲湖塘、林眼塘、军塘、银仔塘,为岗地中较为低洼的地带,应是窑场的原料产地,在这些塘边可见大量细沙和砾石,应为淘洗原料后的废弃物,水塘之间有沟渠相连通,水源引自西北向都庞岭潇水上源的大古源。窑堆都分布于这五处水塘周围。窑堆分布可依这五处水塘分为五片区,大凼塘片有Y1、Y2、Y3、Y5、Y6、Y7、Y8、Y10等8处,龙眼塘片有Y9、Y12等2处,银柱塘片有Y11、Y14、Y15、Y16、Y17、Y18等6处;军塘片有Y13、Y19等2处,冲湖塘片有Y4、Y20等2处。从踏查情况看,各窑堆产品类型都较多样,但以某一类为主或以某一类产品质量较为突出,如大毯塘片区窑堆以烧碗盘类为主,而军塘片区的盏类制作精良。水塘周边及窑堆之间通常有较宽敞的平地,散落有砖瓦、石砌基础等建筑遗存,应为作坊遗迹,各片区作坊之间有小径和马道相连。

据村民介绍,制瓷村落位于马山、牛头山东南面的下井面一带,村民曾见有砖砌的房基,调查时这一地带的道路上与田地里散布有碎瓷片、垫圈等窑业遗存,村落紧邻军塘,其间也有沟渠相连,限于时间未进行详细勘察。关于该窑场与村落的衰败,村民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因蒲姓瑶人在朝廷当官因偷盗国宝而获罪,后被皇军灭九族,此村落受牵连并被皇军围剿,岗脚底也差点被牵连,但逃过一劫;一说是因山洪爆发一夜间把整个村落填埋;也有说村子因位于马山之后常年受马屁的影响而日渐衰败被迫搬迁。

岗脚底据称是最早搬人此地的村子之一,也应参与了窑址的生产,窑场内的一条马道便由岗脚底村开始上山。保存较好的一段位于马道岗一带,宽约50厘米,局部路段中间有类似独轮车轨的一道凹槽,通往虎头岗、下井面、杉木冲。在虎头岗一带地势平坦,据传曾是买主查看样货和订货的地方。 

图三 马道西侧的祖庙残基

马道岗马道西侧现有一建筑基址,残存砾石建筑基础及平地,村民称为祖庙,相传庙内供有鬼崽,后被人盗走,可能是该窑场的祭祀信仰中心(图三)。另在窑址东北蜜蜂山内的日晒岩、鬼崽洞内也有鬼崽,其中一尊石像的身上刻有“大明成化年间”的铭文(唐晓林:《鬼崽石像与瑶区的营堡制度》,寻根》2007年02期),洞内还发现大量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具残片,以碗盏为主,其中有较多为宋元时期产品,与窑址产品相同,应为盛放献供、祭祀用品的器具。此外,在窑址水源地大古源洞口,有一九牛庙,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条巨龙时常作恶,为安抚巨龙村民每年九月初九杀一小孩祭祀恶龙,后恶龙被一好汉斩首,此后村民在此建庙,并于每年九月初九杀牛祭祀恶龙之灵祈祷平安,九月初九宰牛日慢慢成为江永境内瑶族的一大盛事,每年此日所有十四都的瑶族人都汇聚于此,每次要杀九条牛,九牛由村子轮流提供,另一说九月九日在九牛庙赛牛,评选出最好的九条牛用以宰杀,祭祀之后,大伙分食之。九牛庙上世纪六十年代已被拆毁,但当地村民对此地仍心存禁忌,传言若在此地撒尿便会肚子疼,须隔日献供才好。据县志记载,允山镇清代时名白面圩,俗称十二都闹子,集市耕牛交易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可证九牛庙的传说有一定历史渊源。

窑址所处岗地的南面是一马平川,现有良田万顷,潇水干流和数条小溪从中向东流过。据闻曾有地质勘察队在此调查,认为千年前潇水干流河道就紧邻岗脚底村前,后上游河道北侧被堵塞,河流改道往南移动。岗脚底前现多为水塘、畔田,由于太深不能种植庄稼,村里修筑水渠时曾挖出古树木,修进村公路时在古河道的地带需要用树木作撑垫。现水渠边尚可见挖出的大量河沙。这一古河道应是窑址产品对外销售的主要运输通道。

三、器类与形制。绝大部分为圆器,少量为琢器,器类有碗、盏、碟、杯、盅、盘、盆、钵、壶、瓶、炉、盂、砚滴、碾槽、器盖、坛、罐等(图四-图八)。采用轮制拉坯,一次性制作完成或分段拼接。圆器制作细腻讲究,唇部以尖圆唇和方唇为主,尖圆唇的唇面平整圆滑,方唇平直。口部有折沿、侈口、撇口、敞口、直口、敛口、束口、花口等不同形态。侈口器内底多为平底,部分为坦底、圜底、尖圜底,腹壁则主要为弧腹和斜弧腹,少量圆弧腹和斜直腹,外腹壁采用旋削修壁,多残留旋削痕,内壁则平滑。底足则以圈足为主,少量饼足与卧足,圈足系挖足而成,挖足则随意,足外墙近直,内墙多内斜,足内底多数不规整,有挖足残留痕迹,足口多为平口,足墙较宽,高低不一,呈玉环状,与外腹壁相接处多有切削痕(图九)。具体器类中,碗内底主要以平底为主,少量圜底和坦底,盏主要以圜底和尖圜底为主,少量平底,碟和盘则以平底和坦底为主;碗、碟、盏、盘绝大多数为玉环状圈足,部分挖足较浅,内底中心留有小圆饼突起,形成成环日状足,碟盅类器饼足器比例高。 

图四 采集的碗类标本 

图五 采集的盏类标本 

图六 瓶 

图七 高足杯 

图八 青釉褐彩草叶纹执壶 

图九 碗类底足

四、胎。多呈青灰色、灰白色,或因生烧等原因而呈姜黄、砖红等不同颜色。胎内含

较多细沙,较紧密,烧结良好,局部可见孔隙或气泡,胎壁总体较薄,部分较厚,胎壁厚普遍0.3-0.6厘米之间。

五、釉。按外观颜色分类,釉有青釉、褐(酱)釉、黑釉、绿釉、乳白釉、窑变釉等类别。以青釉为主,有翠青、青灰、青黄、青褐等色泽之分,部分青釉玻璃质感强,光润透亮。釉层普遍较薄,器外壁稀薄透明者可见拉坯旋痕,釉面有细小冰裂。施釉方法主要采用浸、荡、刷等方法,以浸釉为主,器内多满釉,器外多半釉不及底,部分器盖、缸、罐不施釉或局部刷薄釉。部分产品的釉面有干涩无光、橘皮、气泡、剥落、落渣等缺陷。

六、装饰技法。参考以往资料和本次调查所见标本,该窑场的装饰技法可分胎饰、彩饰、釉饰三种,也可见这些技法组合使用的情况。以胎饰技法最为常见,有印花、刻划、按压、锥戳、堆塑等手法,又以印花为主,碗盘盏等圆器内多有不同印花纹(图十-图十三)。 

图十 复杂印花标本

图十一 简单印花标本 

图十二 印花模残件 

图十三 西瓜纹印花碟

该窑址的印花模制作比较讲究,种类繁多,布局严谨,采用阴文单线深刻,壁为绕壁刻花,底有印圈,印圈内刻花或素装,壁和底纹样普遍不一致。为提高制作环节的速度和效率,模印过程中力度出现不均匀,比较随意,致使印花纹样浮雕式线条深浅不一,再经上釉烧制出窑后,部分印花线条往往模糊不清。印花主要装饰在碗、盘、碟、盏等器的内底、内壁之上,内底往往有大小不一的圆形印圈,花纹布局对称和谐,一般为等分或三分、四分、六分或八分格。印花题材有植物、动物及文字或是这题材的组合,以植物花卉为主,常见动物为鱼为主,文字以吉祥字词为主,常见植物有莲花、菊花、水草、西瓜等,又以折枝、缠枝或出水荷花多见,动物以游鱼为主,有少量蜻蜓、蝴蝶、虾、鲵鱼、花鸟等,文字有“福”、“寶”、“用”、“金玉满堂”、“福寿□□”、“福山寿海”等。依据不同器物内底形制制作不同形状的印花模,有大平底、小平底、圜底、尖圜底之分,花纹在器内的分布面积也大小不一。具体器类装饰中,表现不一,组合使用,碗盘类内底较平坦者多印出水莲花、“金玉满堂”等,内壁底辅以单层莲瓣或重回纹做边纹,花纹分布面积大,内圜底碗心印圈内多印朵菊、莲蓬或素装,内壁印花于下半部或近底部,多为莲鱼纹,少见满壁印花;碗盘内还常见内底印单字或朵花等简单花纹,如“福”、“寶”、“用”、野菊等;盏则以内壁印开光吉祥字词等,内底配以各式小朵菊;碟盘内底多印双鱼。刻划技法主要见于壶瓶类,多刻花草、弦纹,部分碗外壁剜刻菊瓣等。

从调查所见,彩饰技法使用相对较少,以褐彩较多,多用褐彩绘草叶、梅花点、文字或条带纹等,其中彩绘梅花纹较为独特(图十四)。据过往资料显示,该窑有少量类似衡山窑的粉底彩釉绘花器和黑釉白彩。 

图十四 彩绘梅花纹碟

釉装饰除有青、褐(酱)、黑、绿、乳白等多种单色釉外,还善于多种色釉搭配使用,比如内白外褐、内青外褐等,还多用不同色釉作口沿包边装饰,如在乳白或青釉碗盏口沿施一圈酱釉仿“包铜口”,或在青、酱釉器口沿施一圈乳白釉仿“包银口”效果。此外还在施底釉未干的器物上用不同色釉在局部作多层次施加或洒、涂、浇、点、滴等手法等多种手法,入窑后因流淌、互相渗透而烧成窑变花釉,呈现出精美不同花纹,如玳瑁斑、虎皮纹、三彩纹等(图十五-图十六)。

 图十五 玳瑁斑纹盏 

图十六 虎皮纹壶残片

七、窑具与装烧方法。各窑堆所见窑具较一致,装饰方法无显著区别,地表最为多见的是支钉等装烧工具,其次为匣钵、支柱、垫圈、垫条,常见用残破窑砖做支柱并多次重复使用的现象,此外还有轴顶帽等制瓷工具。支钉主要是器坯之间的间隔具(图十七)。匣钵主要用于套装印花类等较为精致的器坯(图十八)。支柱主要为抬升窑位而垫于器坯之下的支烧具。垫圈、垫条多随手捏制,大小与器底、支柱顶面相近,用于间隔器坯与支柱、器坯和匣钵。较精的印花产品多用匣钵、垫圈、支钉这一组合窑具装烧,素釉产品多使用支柱、支钉叠装裸烧,不用匣钵。

 图十七 支柱 

图十八 江永县文物库房所见匣钵

八、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允山玉井窑址的器形、印花装饰及支钉间隔叠烧法与湘江流域的道县寨子岭窑、新田白杜窑、祁东归阳窑、衡山窑以及广西永福窑、严关窑、江西吉州窑等一些以印花和彩釉装饰为主要特征的南宋至元代时期窑址近似,而与湘江流域五代北宋以衡州窑为代表的传统青瓷窑址有显著区别,此外允山玉井窑址中还可见类似龙泉窑、建窑、耀州窑等南北名窑风格的产品。这类印花和彩釉装饰窑址的兴起当与两宋交替之际北方战乱造成大量民众包括工匠南迁所造成的日用陶瓷消费习惯的转变和南北制瓷技术交融有关。从本次调查情况看,允山玉井窑址的制瓷工艺在湘江流域诸多此类窑址中并不显得十分独特,其自身特征的揭示还有待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古发掘。尤其是陶瓷工艺中是否含有瑶族文化因素?是否为瑶族所造?如果是又该如何解释其工艺与湘江流域同时期窑址以及南北各名窑类同的现象?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1、宋元时期本地社会发展概况。

江永县允山镇玉井窑址地处瑶族聚居区,现今允山镇瑶族人口比例占70%。据研究,窑址所在地允山镇一带的居民民族成分以平地瑶居多,平地瑶对内使用当地汉语土话,对外则使用当地的西南官话或普通话,平地瑶人一般都是土话与官话的双语者。(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瑶族先民自魏晋时期从长沙蛮、武陵蛮中分化出莫瑶以来便散布于湖湘大地,主要居在武陵地区以东的长沙郡南部地区,其中有一部分迁入零陵郡一带,成为最早迁居零陵郡的瑶族先民。宋代以后,湘桂边区便一直是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姚舜安:《瑶族的历史分布与变迁考》,《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玉井窑址北面8公里的千家峒在元代以后成为一部分瑶民心中的圣地。宋代江永瑶族与汉族接触频繁,交错杂居,汉人瑶化和瑶人汉化的现象并存。现存湖南省民研所的《千家垌木本水源》古文献载:“古传略记,云吾太太如祖,溯其源原居桂郡避元乱,潜入灌阳之深山,有一千家郡。人无数逃入,以避元逆……,故兹吾祖弃民属繇(瑶)。可免元党之屈,投入良繇(瑶)耕作,历来朴实。……元末七十余年,土使识破此关,千家垌非全繇(瑶)人也,多郡人变之,不服元代兵怒剿,吾祖逃出四散,楚粤频盈。”该文献表明那位原本是汉族后代的记载人,在进入千家垌之后,已认为自己是瑶族大家庭中之一员了(转引自谭晓平:《江永勉语与汉语的接触与演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68页。)。湘东南、湘南瑶区在北宋逐渐确立封建领主制,瑶族社会形态取得了飞跃式发展,接近汉族的瑶区, 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 基本结束游耕生活, 走向定居 ,而僻在深山野林中、与外界接触少的瑶区, 社会发展缓慢, 仍过着“ 吃尽一山而移一山”的游耕、游猎生活。也正是从北宋开始有了“山瑶”与“民瑶”之分。到南宋时, 瑶族地区出现了封建地主经济的萌芽, 原来的封建领主制经济遭受很大冲击,土地买卖现象逐渐增多(程苹:《宋代湖南瑶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论坛》1993年第1期。)。两宋政权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向湖南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杂居区渗透,逐渐加强在当地的统治,来自北方和东面江西的移民在南宋时期也大量迁入,加速了当地各族的封建化进程。像玉井窑址这样大规模制瓷手工业村落在瑶族聚居区的出现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才成为可能的。

2、窑址中所见的瑶族文化因素。

窑址中的祖庙可能是祭祀中心,西北蜜蜂山内的日晒岩、鬼崽洞也应是其祭祀点,祭祀的主要对象都是鬼崽。据现有资料,在道县清塘镇、祥霖铺镇、万庄乡,江永县上江圩镇,回龙圩镇、桃川镇松柏瑶族乡及广西富川县麦岭镇等地都发现过类似石像(周永才:《别有洞天,江永千家峒古窑场》,《民族论坛》2004年02期。周永才:《繁花似锦的千家峒盘瑶陶瓷》,《中国民族》2006年07期。唐晓君的《探秘“鬼崽岭”》,《民族论坛》2006年第5期。何君芳的《秋游鬼仔岭》,《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4期。《永州道县鬼仔岭巫教祭祀遗址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这些地点都位处湘桂边界的五岭地区,正是历史上瑶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鬼崽信仰虽然形成年代久远,具体内涵及其变迁目前尚无定论,但在宋元时期瑶族民众无疑是其主要崇信者。玉井窑址碗盘内壁“金玉满堂”的印文与今瑶族师公幡旗上的一模一样,也和瑶家香火土地堂贴的横幅“金玉满堂”相同(周永才:《繁花似锦的千家峒盘瑶陶瓷》,《中国民族》2006年07期。)。瑶民接受汉文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师公”的宗教活动来学习汉文,他们在宗教活动中所用的经典都是用汉文书写的。大约在宋元时期,道教、佛教相继传入瑶区,并与瑶族社会原有的原始宗教相融合,形成瑶族独有的民间宗教,鬼崽信仰便是其中一种。鬼崽信仰、九牛庙以及类似千家峒传说共同组成了本地的瑶族民俗底色。

3、窑址的衰败与千家峒事件

当地村民关于制瓷村落下井面的传说与 “千家峒逃离事件”相近或相关,其中关于官兵围剿的情节及洪水等因素都见于传世的千家峒文献,如江永县界牌乡水口营村李氏保存的《千家洞流源记》记载:大德九年,因洪水暴涨,冲毁大坝。全洞受早,颗粒无收,加之又欠下官府七年粮炯,官府衙门差兵追炯,十二姓兄弟在金竹庙商议退兵脱逃之计。在元代千家峒事件中,江永县千家峒的大多数瑶族可能是在大德年间逃离的,所以大多数《千家炯》文献上都记载逃离时间为元大德九年(1305年)。但是,整个都庞岭千家炯瑶族的反抗和逃离不是都在大德年间。综合各方面的材料看,从大德年间到元朝末年,都是千家炯瑶民的反抗和逃离时间(宫哲兵:《从<千家峒>文献考证瑶族逃离千家峒事件》,《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玉井窑址的停烧应与元代中晚期当地瑶汉民众的抗争与逃离有很大关系。

通过简单梳理,我们可初步判定玉井窑址是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物,有理由相信该窑址是由宋元时期民瑶(即平地瑶)所烧制,宋元时期民瑶与汉族有广泛交流,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该窑址是瑶汉陶瓷技术交融的结晶,所以其陶瓷工艺与同时期的汉族地区没有太多区别,但制瓷村落的鬼崽信仰等独特民俗使之有别于汉族地区同时期窑场。玉井古窑址是宋元时期瑶汉等多民族交融的物质体现,是研究宋元时期该地区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和湘桂各民族经济贸易往来的珍贵实物资料。

古窑址除盗掘之外整体保存状况较好,窑址范围内与周边没有密集的民居也没有大型坡土工程,与湘江干流沿岸诸多窑址相比其保存状况之好实属难得。窑址所在岗地背山面水,是山结水聚之地,颇得山水之灵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不禁让人由衷赞叹!附近又有瑶都千家峒、古宅水库、小古源漂流、周家邦岩洞探险等较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是一处极具利用前景的文物资源。目前古窑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文物盗掘,需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保护力量和设施,尽快编制考古与保护工作规划,真正保护好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江永县以 “三千文化”为旅游品牌,玉井古窑可列为千家峒瑶都旅游的重要部分,充实瑶都旅游的文化意味,也可以把这一千年古窑打造成为“三千文化”之后的“四千文化”这一,依托古窑址及周边旅游资源把附近村落建设成为民族交融的美丽家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古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