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最炫民族风——辽瓷






[日期:2015-07-19]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辽   三彩鱼形瓶

      辽瓷,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一朵意蕴迷人的奇葩。它是辽代在继承唐朝的传统三彩鱼形壶技术,吸收五代和北宋中原地区的新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创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陶瓷。其白山黑水般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游牧民族特点,反映了古代契丹族勇猛、刚烈、剽悍的部族气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凝聚和缩影。
      辽朝是10世纪初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鲜卑族的后裔,晋末始称契丹。南北朝以来,契丹在今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游牧,与中原的关系逐渐密切。唐朝后期,契丹已成为我国北方民族中最强大的一支。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辽朝,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随着契丹人由畜牧、渔猎生产为主转向以农业、畜牧业生产为主,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在手工业中,制瓷业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辽   白釉暗花皮囊壶

辽   定窑人首鱼龙壶

辽 白釉鸡冠壶

      辽代的手工业各部门主要是由战争中俘获来的汉人和渤海人发展起来的,辽代的制瓷业当然也不例外。据《辽史》记载,从太祖至世宗这一期间,辽对定州曾进行多次的掠夺。而定州所属的曲阳县境,是定窑窑址所在地。所以辽代制瓷的工匠,大多是来源于中原的磁窑镇和定州的定窑。辽瓷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因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鸡腿瓶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并且受到收藏者的珍爱。辽瓷除了某些器物造型特异,烧瓷品系与工艺也大体与华北白瓷系统诸民窑相同。
      公元1004年,即景德元年,这一年辽和北宋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辽国得了便宜,坐享岁贡,每年宋朝政府该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该给多少东西就给多少东西。这个大的政治前提的出现,为瓷器生产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辽代的瓷器也得以发展。今天能够发掘出来的辽代的瓷窑大约有七座,离北京最近的一座就在北京门头沟。

辽 白釉花口壶

辽   龙泉务窑三彩菩萨像

辽   黄釉凤首壶

辽   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瓶

辽   缸瓦窑白釉剔花填黑梅瓶

辽   黑釉双系扁瓶

      辽代瓷器有白瓷、黑瓷和低温釉陶等。白瓷以仿定为主,胎致密,色纯白。晚期白釉黑花较好。低温釉陶以单色居多,三彩陶器亦称“辽三彩”。其制作工艺基本承袭唐代陶瓷工艺,器物造型具有契丹族的民族特色,如鸡冠壶、长颈瓶、凤首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花式长盘,注壶等,都是中原地区所罕见。有些品种的造型来自契丹族传统的皮容器和木容器,如鸡冠壶造型具有明显的皮革容器的痕迹,有的甚至把皮条、皮扣、皮雕花、皮绳环梁都一一表现出来,清楚地保留的游猎生活的形迹。辽代瓷器中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瓷器——方形的盘子。瓷器一般都是圆的,上转盘一拉就圆了,方的反而不好做。那辽瓷为什么做成方的呢?因为辽在历史上都是用木头盘,木头做成圆的麻烦,做成方的简单。所以当用陶瓷做的时候,还是沿袭旧制,也做成方的了。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近年来,在契丹人的祖居之地——辽河源头老哈河(土河)流域,零散地出土过许多精美的辽瓷。这些瓷器当年都是披发左衽的契丹人在这片土地上简朴生活的普通拥有。杯盘碗盏、碟盆盂盒、壶瓶坛罐……为我们演示着当年辽代一幅多么立体而又庞杂的社会生活图景啊。不管是装酒,盛水,储存马奶和牛乳,还是用作餐饮,那些绿、黄、褐、青、白和三彩等器形纹饰繁杂、颜色用途不一的瓷器,都曾在各自的位置上富有灵性地陪伴过人们的生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