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江西古代名窑:景德镇寿安古瓷窑遗址群






[日期:2015-07-19]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南市街古窑遗址群上溯五代,下至元初,历史悠久,且古瓷遗物堆积层丰富,分布面广;瓷器品种繁多,造型精巧,釉面晶莹,刻画花纹或印泥精美,是景德镇市目前发现的仅次于湖田窑的一大古瓷窑遗址群,南市街和湖田堪称景德镇当时最大的两个陶瓷烧制场。根据史料记载和笔者考究,南市街古窑遗址群占地面积达十多个平方公里,按其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地方:

    南市街古窑遗址位于南市街村南端,遗物分布范围较广、堆积层深厚,较大的遗存有四处:一处在村南约200米的山涧中,一处在村后狮子山黄土岭北斜坡上,一处在东起水库、西至小学、北邻公路边,一处在村西尽头,面积达1.2多平方公里,是寿安境内、小南河流域中极为重要的一处古窑遗址。该遗址兴烧于五代,瓷器产品多为青瓷和白瓷碗、盘、盏三类。其器型及胎釉与湖田同时期产品相似;鼎盛于宋代,制品主要有青白釉碗、盘、壶、盏、茶托、洗、盆等,其中以瓜棱式碗和斗笠碗为多,装饰手法主要是划花,也有少量印花,纹样主要有牡丹、菊花、莲瓣及各种卷草团花,印花多为双鱼。从其分布的堆积物来看,有五代、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遗物堆积,五代堆积物以白釉瓷器为佳,宋代堆积物以影青刻印花为主,元代以黄、黑为多,明代以青花刺为主。尤其是黄土岭堆积的影青瓷胎底薄,极为轻巧,釉面白黑透绿,雕刻精细,栩栩如生,是优质影青瓷主要堆积地。装烧形式有支钉叠烧、匣钵仰烧和支圈复烧多种,马蹄窑、琵琶窑、葫芦窑等大窑炉散布各处。其遗迹和遗物,集中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由初级到高级的历史进程。相传,北宋时皇上下圣旨到南市街一窑主烧制祭红瓷,窑主久烧不成,心急火燎,眼看指定交货日期逼近,不能按时交货便犯了欺君之罪遭来灭门之灾。其女儿生得面带桃花,且智慧过人懂事,她在当夜纵身跳入瓷窑,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祭窑,祭红瓷便烧制成功了。这个传说虽然很残忍,但从另一方面佐证了南市街瓷器的工艺水平。据史料记载,清朝督陶官唐英曾多次来这里督察瓷器生产情况。到了元初,由于交通、水资源等原因,南市街瓷窑规模和市场逐渐走向衰弱。

    朱溪古瓷窑遗址位于朱溪村委会,主要分布在朱溪、牛棚村四处以及西溪村的屋后山、窑间垄和背后坞,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瓷质为一色影青瓷,产品主要是碗盘类,瓷胎为白色,质地细腻,釉色呈淡青淡绿,装饰有划花或简单的篦纹,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烧造时期在宋代早中期。

    丰旺古窑遗址位于丰旺村委会附近,主要分布在山坡下,共有11处,占地面积达1.3平方公里。瓷质为影青瓷,产品为碗盘类,瓷胎为白色或灰白色,胎质厚实粗劣,釉色泛青,但多数偏灰或泛黄,皆素面无纹,足底无釉,是宋代早中期生产民间日用瓷规模较大的窑场。值得一提的是村西头有一处遗址烧造影青笠碗,内壁刻花牡丹纹饰线条流畅生动,是该窑址中发现质地最佳的产品。

    宁村古窑遗址位于宁厂村委会宁村,遗存分布在宁家坞、窑坞、宁村背后山、上汤山坞西山、东山和牛栏坞六处,占地面积为1.3平方公里,均烧造影青瓷,主要是碗类。胎质、釉色和器物造型与丰旺村遗存相同,装烧形式为仰烧法,烧造年代为北宋时期,是一个民间日用粗瓷的窑场。
灵珠古瓷窑遗址位于灵珠村委会附近,主要分布在义民、乌龟山、娘娘坞、凤凰嘴,为东西方向间隔分布,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瓷质主要是影青瓷,也有少量青瓷和白瓷,产品主要是碗盘,装饰有刻花牡丹、水波纹等,瓷胎洁白纯细,釉色青淡,晶莹剔透。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最早兴烧于五代。

    凉伞树下古窑遗址位于月山村委会凉伞树下村,堆积面积约0.5万平方公里。从遗存断面考证,遗物堆积分为两层,底层为支钉叠烧青瓷和白瓷,上层为一器一匣仰烧影青瓷。青瓷胎位灰色,质地粗疏,釉色偏灰;白瓷胎位白色,质地较纯,釉色淡青或泛白。从采集的瓷片分析,产品有青釉大圈足唇口或撇口碗、白釉圈足唇口或撇口碗、白釉大足折腰盘和影青高足直壁碗。影青碗外壁刻划花纹,纹样是简笔牡丹或卷草等。由于该窑址遗物叠压状态清晰,对于研究景德镇五代至北宋制瓷工艺的演变历程,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实物资料。

    大屋下古窑遗址位于朱溪村委会大屋下村附近,共有八处窑址遗存,面积近1.2平方公里。产品有影青釉高足碗、小圈足撇口大碗、假圈足碗和高足鼓腹折沿小碗。瓷胎坚硬厚实,釉色多泛黄,制作略粗,但有的瓷胎洁白细腻、釉层均匀洁净。根据实地考察,该窑址产品单一,几乎都是碗类,质量有粗细之分,装烧采用一器一匣仰烧法,是境内北宋以烧纸青碗类瓷器为主的规模较大的窑场之一。

    以南市街瓷窑为中心的古瓷场烧制的大多数是碗盘之类的民间日用瓷,产品相对单一,装烧形式大多采用一器一匣的仰烧法,但它在景德镇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探究景德镇从五代到元代的民间日用瓷烧制流程和制作工艺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南市街形成的原因

    南市街在历史上成为景德镇主要的陶瓷窑场,寿安境内水、火、土三个有利客观条件的构成,成就了南市街的辉煌。

    从灵珠乌龟山到乐平市科山的东西走向的两条山脉并驾齐驱,绵延三十多公里,均蕴藏了丰富的瓷土和无烟煤。沿着山势走向,多处发现历代挖掘的瓷土矿和煤矿的遗址。经现场考察,其开采规模大小不一,目前大多塌陷。当今开采规模较大的瓷土矿有灵珠的何家蓬矿和宁村矿两座国有企业,另外便是朱溪村对面的内小里四座私营矿业,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

    寿安镇总面积为12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诠释了寿安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以松木、杂木居多,是烧制瓷器的主要燃料,后来发现了无烟煤,烧制瓷器的燃料更加有了保障。

    发源于乐平市科山的小南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到了丰旺,河面渐宽,河水渐深,水运便利。为此,柳家湾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水运码头,桅杆百余,一片繁忙的景象。因此,柳家湾就有一部分人以水运营生,据了解船夫多是从乐平来的胡氏。至今,青石板垒砌的船运埠头的痕迹隐约可寻。与此同时,丰富的水资源为瓷土加工提供了动力。小南河沿岸砌偃挡水,水碓林立,一字排开,规模大小不一,“哐啷哐啷”的舂土声响震耳欲聋,蔚为壮观。

    南市街距景德镇市区仅14公里之地,且水陆交通便捷,景德镇的陶瓷艺人、窑主、商人纷纷抢滩南市街,开创了景德镇的另一片陶瓷天地。他们就地取材,就水舂土,就势造窑,烧制的瓷器成品再通过小南河运往景德镇这座世界级的陶瓷集散地。这样,他们减少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利润,从而促进了南市街瓷业的飞速发展。据史料记载,宋代的南市街曾经号称“十三里作坊,十三里瓷街”,车水马龙,街市繁华,与湖田窑相呼应,为景德镇陶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