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灵猴自古受百姓青睐 被艺术家视为重要题材






[日期:2016-02-12]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宋佚名《猿鹭图页》

桃首双猴献桃玉带钩

唐彩色釉陶猴

雕塑《灵猴祈福》 作者:刘远长

  丙申猴年邮票面世不久,价格已然翻上“筋斗云”;人们对于美猴王孙悟空的喜爱,从希望六小龄童上春晚的强烈呼声中可见一二。猴,究竟还有怎样的典故?

    猴年到,记者走进上海博物馆,寻觅艺术珍品中猴的影踪。上博藏有不少与猴有关的文物,时代历经千年,种类遍及铜、玉、瓷、牙、石章、木刻、砚台及绘画。从这些文物中不难窥见,作为灵敏、如意象征的猴,属于世俗题材,深受民间的青睐。寓意仕途荣华的“马上封侯(猴)”,尤其是老百姓自古喜欢讨的彩头。

  猿猴被很多画家视为重要题材

    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主任凌利中告诉记者,从传世画作来看,自宋代至近现代,猿猴都是画家热衷于表现的一个题材,有些画家尤善画猿猴,如北宋的易元吉、清代的章于。

    上博所藏年代最久的猿猴画作是宋代的《猿鹭图页》。尽管作者已无从考证,但画面中栖于树下伸出长臂的猿猴形神兼备、生动逼真、呼之欲出,这样的风格与易元吉笔下的猿猴颇有些类似。凌利中说:“宋代是花鸟走兽画的创作高峰。画家往往以大自然为师,描绘世俗生活,讲究到真山真水中体味、观察风物。这与汉唐表现帝王的绘画传统大相径庭。”

    在凌利中看来,明清人画猿猴则带有更多引申的含义,比如注重寓意、口彩。这与明清时期绘画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有关,它不仅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也走向寻常市民阶层。上博藏画中,明代已有《蜂猴引泉图轴》,作者不详。清代画家沈天骧也画过《蜂猴图》,画面上的猿猴与蜜蜂各具形态,描画身体及姿态纤细准确。猿猴与蜜蜂的组合,在明清时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标配”,有“封侯”的寓意。

    近现代以来,很多大师级画家都画过猿猴,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溥心畬。上博就藏有一张徐悲鸿画的《松猿轴》,只见一只活灵活现的猿猴蹲踞在松柏枝上,颇有气势。画家以这样一幅画为朋友的母亲贺寿,猿猴长寿,意味着延年益寿。

    瓷猴玉猴多为民间器物

    “陶瓷中猴的形象可以追溯至唐代。这类器物以小件居多,更像是民间把玩的玩具,官方不大有。”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陆明华说。且看上博所藏的一件唐三彩猴摆件,小猴侧过脸来望向远方,模样乖巧可人。又如唐代北方窑址出土的一件白釉猴摆件,也极富趣味,一只小猴托腮望天,眼光专注,尽现天真之态。

    “玉器中猴的形象商周时就已出现,但直到唐宋以后玉器作为一种商品流行开来才逐渐增多,这主要是因为以灵猴讨彩头迎合了民间需要。古时人们口中的‘马上封侯,有点类似于今天人们口中的‘升官发财’这是一句再寻常不过的祝语。”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员张尉坦言。上博所藏的几件玉猴均出自清代。其中一件是用途相当于皮带扣的玉带钩,植物与动物造型相结合,颇具灵动的美感,钩柄是一片浮雕的叶子,叶子上左侧是立雕的几只寿桃,右侧则是两只猴子抱着一只寿桃向上攀。灵猴常常与仙桃同时出现象征着长寿。也有一件玉猴支神,乃十二生肖玉器之一,只见它有着猴的面庞、人的身躯,甚至还穿着对襟衣衫,有点类似于偶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