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安徽省博物馆藏寿州窑青瓷贴花罐






[日期:2016-04-21]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寿州窑,始烧于隋代,盛于唐,终于唐晚期。在隋代时主要烧青瓷产品,有小口碟、四系瓶、高足盘等。唐代主要烧黄釉瓷和少量黑釉瓷,产品有碗、盘、杯、盏、钵、枕、注子、玩具等。余家沟遗址出土物以碗为多,此外有注子和枕,器物多平底,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釉多黄色,与唐代陆羽《茶经》:“寿州瓷黄、茶色紫”的特征吻合。

      寿州窑,在今安徽省准南市,唐代属寿州,故名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

      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瓷黄色紫 ”,将寿州窑列为第五位。寿州窑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含南北方文化,并具有地方特色。

南朝寿州窑青瓷贴花罐,高22.5厘米、口径11.1厘米,底径9.5厘米,1982年寿县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直口,鼓腹,平底,肩置八系。器胎为灰白色,胎体厚重,釉淡青泛黄,积釉处呈青褐色,器内满釉。器外施釉不及底、罐下部有流釉形成的腊泪痕,釉玻璃质感强,且有细小开片,通体用两道凸弦纹相隔,形成三层图案,第一组肩部饰八只莲蓬和八个朵花纹交错排列围贴一周,中间一圈为十只奔跑状的幼虎和十个莲蓬相交排放,最下层是菩提等植物纹样。装饰上除用了一些堆雕和粘贴等技法外,主要采用模印贴花,即先用模子制出花纹,再用浆水堆贴在未上釉的器胎上,成型后的瓷器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犹如浮雕作品,使整件器物造型更显粗犷、庄重,这种装饰与造型合为一体,各自发挥其效果与特长,体现了六朝青瓷的杰出成就。

安徽寿州窑窑址

      佛教在汉代开始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就随之而来,在三国、两晋的瓷器装饰上已有所表现。六朝以来,我国青瓷从造型到装饰花纹方面受佛教影响更大,从这件寿州窑六朝青瓷罐上装饰的莲蓬、菩提等植物花纹中可略见一斑,从而创造了不同于前代的新风格。

      我国是瓷器的发明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但真正造型多样、装饰丰富的成熟青瓷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此时生产的青瓷,无论是从胎釉原料的选用、成型、施釉方法、窑炉结构和装烧技术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是青瓷生产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它是我国瓷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这件美观实用的寿州窑瓷器,更是六朝青瓷中的佼佼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