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诸瓶之尊——梅瓶






[日期:2016-04-21]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哥窑《梅瓶》 作者:叶小军

瓷中行话“卧器不如坐器,坐器不如立器”,而立器中又以梅瓶为至尊,原因何在?是制作难度大的缘故?不是,是它的作用引起的。

梅瓶最早出现在唐代,大量广泛使用在辽、宋、金、元时期,尤以辽宋为盛。此间,不但南北窑竞相生产,且金银器皿和漆器等材质也多有制作,都是作为储酒用的容器,名曰“经瓶”。文人好酒,自然对其格外倾心,诉以诸多褒词,将它列为诸瓶之尊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南宋趙德麟在《侯鯖録》一书中曾提到梅瓶即经瓶,是一种储酒的容器,但缺乏实例引证,后来在大量出土的辽、宋、金、元等墓室壁画中得到了证实。如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赵大翁墓室壁画;辽天庆元年(1111年)韓师训墓室壁画;山西洪洞县元泰定元年(1324年)广胜寺水神廟明应王殿壁画等等都有梅瓶装酒的描绘。画中还有一种陈设,名酒置,类似狭长的案几,面上镂出空洞,将梅瓶插入其中,有插三件的也有插五件的,这在赵大翁壁画中的过道西壁下部可清晰看到。古代,官宦和文人雅士大多嗜酒如命,爱屋及乌,对酒的痴迷自然波及装酒的瓶,梅瓶成诸瓶至尊也顺理成章了。

酒文化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中国人从种植五谷开始便酿酒,农耕文化始终贯穿着酒文化。到了游牧民族统治中国的元朝,剽悍粗犷的个性对酒精的刺激更为依赖,自然对盛酒的梅瓶在装饰和观赏上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到了元朝,梅瓶在观赏功能上有了一次更高的飞跃,特别是瓶身的绘画,颇为精致,除了龙凤花卉还绘上戏曲故事,潇洒流暢的笔触和传神的造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瓶体上,让豪饮者在醉眼朦胧中欣赏酒具的美,这是最高的精神享受!

到了明代,梅瓶虽仍被用作储酒的容器,如明早期山东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梅瓶,瓶内仍有储酒遗痕,但多为陈设观赏用器。到了明中期,基本作为插花器皿了。我们从唐寅的《采菊图》和陈老莲的《岁朝图》中均可清晰看到,前者,陶渊明身后的仆童双手捧着插着菊花的梅瓶;后者,为瓶花清供,瓶内插着水仙、山茶、玉兰、梅花等时令花卉。梅瓶插花格外典雅,极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自明代中期以后,梅瓶作为花器已渐成时尚,也是画家笔下的常见题材。

到了清代,梅瓶基本上不再作储酒器皿,只作陈设或插花之用,因而康雍亁三朝都试图在梅瓶的器型和瓶身的画工上下功夫,但往往弄巧成拙,尤其是在瓶肩上加上系环,或加大口径等等,大都失去了昔日质朴素雅的风彩。虽如此,梅瓶在瓶中的至尊地位始终屹立不倒!

梅瓶自诞生以来就和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深受他们的喜爱,在瓶类中有着其他瓶器所无法替代的地位。我们知道,古陶瓷界受人追捧的国宝级文物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现分别藏于扬州市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和北京颐和园,十几年前,早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尚未创天价前,此梅瓶已被业内人士估价八亿元,这只是估价,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全世界仅存三件”乃一家之言,民间收藏无法统计。这也足以说明梅瓶在陶瓷界的地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