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张守智教授谈当代日用瓷






[日期:2016-04-24]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国务院国家用瓷总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

      “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的日用瓷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大概是每件0.3美元;如今,中国日用瓷的品质尽管已经丝毫不逊于任何外国瓷器,但是依然价格低廉,每件不过0.35美元左右,只比40多年前多了区区5美分。我们这些搞了一辈子陶瓷艺术的人心有不甘啊。”近日,年过七旬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张守智在谈论起中国日用瓷器现状时,不禁老泪纵横、唏嘘不已。
      张守智教授说,现在世界上70%的日用瓷是由中国生产的,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用的是中国瓷器。从数量上来说,我们确实是一个陶瓷大国。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高级百货公司和商场,都见不到中国品牌的瓷器。现在中国一些主要的陶瓷产区,几乎完全成了外国瓷器的加工基地。外国一些知名陶瓷制造商专门派人坐镇在这些产区,将中国厂商制造出来的瓷器贴上他们的商标直接出口,身价暴涨几十倍,而我们的厂商只能赚一些微薄可怜的加工费。
      还有一些外国公司直接将他们的陶瓷设计所办到中国来,为他们在中国的陶瓷生产服务。如北欧一些国家的知名大公司,最近就在广州设立了陶瓷设计研究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外国陶瓷设计研究所的设计人员大多是中国艺术院校培养的。外国公司除了要求这些中国设计人员在设计上出类拔萃外,还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感觉。比如要他们专门研究美国的瓷器市场、美国瓷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专门派他们去美国考察当地的陶瓷市场。这就使这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非常有针对性。外国公司这样的设计师培养方法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乘风破浪 张守智

友谊   1980年 张守智

      中国日用瓷虽然在材质和制作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外国产品,但是在设计上还是有差距的。现在,真正既懂陶瓷设计又有市场意识的设计师可以说奇缺。中国有一个著名的陶瓷产区,现有10000多家陶瓷企业,但是,却只有可怜巴巴的十多位工艺美术师,十分不相称。此外,中国陶瓷企业普遍安于为外国公司“打工”,不愿花钱打造中国自己的日用瓷品牌,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始终卖不了一个好价格。要改变中国日用陶瓷在国际市场上量大而价低的窘状,应明确其发展方向:自主创新、设计、发展品牌文化。必须在不断追求陶瓷制品的精益求精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品牌建设。

      《方壶》 由中国著名陶瓷专家张守智教授设计,采用硅元新材自主创新的高石英瓷为材质,首次在中南海紫光阁、怀仁堂使用。

      张守智教授在淄博考察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尹干及有关领导。
      耄耋之年的张守智教授,自1998年退休至今,依然坚守在陶瓷生产第一线。在国家提出自主创新、向品牌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下,守护着中国作为陶瓷文化古国的CHINA荣誉。为此他执着地不断与产区、市场结合,开发设计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文化含量,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努力工作,延续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年提出的“团结、求实、敬业、创新”的文脉,让中国现代的日用瓷设计和生产在新世纪中不断发展、创新。他坚信,随着人们对陶瓷文化认知度的提高,高附加值的日用陶瓷发展前景广阔。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日用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