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水土宜陶——进坑古窑讲述景德镇宋代陶瓷故事






[日期:2016-04-26]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在瓷都景德镇东郊,有一个叫进坑的村庄,清澈的溪水傍着平坦的村道绕村而过,青山绿野近在眼帘,仿佛世外桃源。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也是个古陶瓷遗址。进坑,犹如一个微型的盆地,四面群山环抱,穿过村口的小南河即进入进坑村,唐代时就在这村口的小南河上修建了木板桥。进坑先民世代种植水稻、培育山林,闲时制陶,过着桃源般的生活。




村口及村内路口颇具古味、富有特色的木制标示牌。


进坑村史馆

      这里水土宜陶,茂密的山林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瓷业烧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燃料和原料,小南河流域的水系也为瓷业生产和运输提供了天然的便利。进坑瓷石质优,南宋蒋祈《陶记》曾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五代,进坑的瓷业生产就很活跃,形成了从原料开采、制作加工到烧造为一体的陶瓷生产体系。五代时烧制青瓷和白瓷,宋代便是闻名遐迩的青白瓷。自湖田窑等周边窑场的兴起后,进坑瓷业活动渐渐清淡,而结束于宋代。经有关专家学者考古发现,目前进坑古瓷业遗址主要为百业坞瓷石矿遗址(五代)、外仓坞瓷石矿遗址(五代至北宋)、仓坞古窑遗址(五代至北宋)、油榨坞古窑遗址(五代至北宋)、国山下古窑遗址(北宋)五处。进坑古瓷业遗址是景德镇重要的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百业坞五代瓷石矿遗址,是目前景德镇唯一一个五代矿洞遗址。有关专家反复鉴定后称,这是世界上最早、最为完整和原生态的矿洞。





      这里不仅有目前最古老的矿脉遗迹,也有丰富的古窑址遗迹,填补和完善了五代制瓷业体系,对于景德镇镇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小南河流域常见的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石和釉石。

      千年瓷石古道。蜿蜒的古道上独轮车经年累月辗过的轮印,见证了岁月的沧桑。繁华过后,它亘古如斯,荣辱不惊,就像风筝线一样维系着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将些许淡淡的乡愁轻轻地牵出......


丰富的窑业遗存




中国瓷网总经理朱东明与“东郊学堂”创办人、古陶瓷学者黄清华

      进坑完整地保存着景德镇宋代制瓷业的原始风貌,璀璨的陶瓷文化吸引了广大的中外专家学者和陶瓷爱好者在这里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古陶瓷学者、80后夫妇黄清华、黄薇创办的东郊学堂,已成为国际陶瓷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舞台,不断吸引海内外知名陶瓷学者莅临讲学。
      进坑,从农耕社会的耕且陶到专业制瓷手工业的发展,这个偏安一隅的山水田园,见证了景德镇五代至宋瓷业的兴衰变迁。历经了漫长的沉寂后,如今,全国各地陶瓷艺术家、学者、大学生来这里寻密探幽、安营创业,呈现出陶瓷文化返璞归真的勃勃生机。进坑,宛如破茧,桃源再现!在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广大专家学者的努力下,将向世人展示出她那现代人理想和追求中的“耕且陶”的精神家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