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一生痴心付黑陶——王宪利






[日期:2016-05-18] 来源:德州日报   作者: 张莹 [字体: ]

     

      王宪利是德州黑陶的创始人和命名者。数十年的漫漫岁月里,他在陶艺领域中筚路蓝缕,一次次攻克中外陶瓷史上没有经验可鉴的新课题,发明了无釉开片陶、窑变彩云陶、窑变玛瑙陶等工艺,开创了自成一派的“宪利窑”,其高雅古朴的艺术风格再现了中华五千年陶文化的本真性格。
少年时代,结缘黑陶

      1963年,王宪利出生在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芦庄村。成长于运河河畔,在孩童时代,他就对泥塑、印模等充满了温热的兴味和感情。

  1979年9月,芦庄村成立了由市、乡、村三级联营的德州市工艺美陶厂。16岁的王宪利考入美陶厂做技术工人,业余时间跟随寇维军老师学习制陶工艺。那时,美陶厂以生产工艺花盆为主,黑皮陶为辅,时称“德州芦陶”。

      1981年,王宪利因技术出色被提拔为设计组组长。1983年,寇维军带领王宪利等人创建了德州市工艺美陶研究所。第二年下半年,寇维军调离研究所,王宪利接下老师留下的担子,主管设计并对研究所负全责。这个时期,王宪利研究出了表里如一、透黑如漆的真正黑陶,使价值极低的黑皮陶(表皮黑而胎里灰)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5年,为了专心钻研黑陶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王宪利辞去了所长的行政职务,任技术所长。当时,这一决定遭到了众多亲友的极力劝阻,可王宪利依然坚持故我,他对家人说:“与黑陶事业的起落兴衰比起来,我个人的荣辱得失实在是无所谓的。”从此抱着对工作的虔敬态度,一心钻研起技术来。

  王宪利根据市文物部门拨给他的一块原始的蛋壳陶片,经过反复实验,首先在全国挖掘出失传了四千多年的蛋壳陶工艺,并达到通体0.3毫米的手拉坯极限。

  1985年,研究所在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举办展览,在外展出如何命名呢?为了突出地域性,王宪利确定了“德州黑陶”的正式叫法,这就是“德州黑陶”名称的由来。

      第二年,研究所决定在首都举办展览,这是德州历史上第一次进京展出黑陶,它的成功像一颗火种,点燃了黑陶界发展的熊熊烈火。

      通过各方商谈,定于1987年1月1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确定时,离展出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展品要求300件以上,现成的展品只有200件左右,要在90天之内做出100多件高质量的展品相当不容易。为了在资料奇缺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王宪利从地区、市文化部门借来考古资料,并从地毯厂设计科借了一些图案的书籍。那段时间,王宪利吃住在所里,晚上看书、翻资料、画图纸,反复推敲,白天制坯、修改,拼了3个月,最后烧窑、筛选,终于选定了300多件黑陶展品。 

      北京的展出非常成功,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中播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观看展出后,挥笔写下“龙山新风”的赞誉。

  德州黑陶一夜之间名扬天下,从那时起,黑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其制作工艺也从德州传到夏津、齐河、章丘,再传到济南乃至全国。

      艰难之中的艺术求索

  1987年,王宪利创作的黑陶花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捷克、匈牙利的国礼。1989年,王宪利作品在法国巴黎第八届国际科技发明博览会上获得银奖。1990年,王宪利作品入选为国器,陈设在人民大会堂内。

  德州黑陶从失传到恢复,从弱到强,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国内外,进入鼎盛期。而此时王宪利却步入了平生最困顿失意的时候。黑陶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行业的生命,而坚持这一观点的王宪利在研究所里得不到支持。他递上辞呈,离开了苦心经营多年的研究所,拼却衣食无着,立志以一己之力为德州黑陶谋个未来。

      “黑陶做得再好,也只是对五千年中国古文化的复制。如果要推陈出新,创造现代陶瓷史上的辉煌,该在哪里突破呢?”这是王宪利思考了多年的问题,他踏上艺术求索之路,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拜访名家大师,研习制陶工艺。

  受宋代瓷窑烧制的开片纹理所启发,王宪利决心研究无釉陶开片,最初在原料上寻求突破,历经两年多的实验,在山穷水尽之时,想到了用火,利用窑变工艺,使器物表面开裂,并控制其裂而不透,形成错落不一的线形纹理。“无釉开片陶”的问世刷新了无釉陶器无法开片的历史记录。

  以德州古窑的突出成就“宋加彩”“纹胎陶”为灵感,王宪利发明了低温窑变工艺,烧出了具有立体效果,又有山水、风云等自然景象的彩云陶。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开片玛瑙陶、古铜陶。

      艺术上的高深造诣让王宪利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奖项,他的黑陶艺术成就被写入《中国陶瓷百年史》、《中国陶瓷制作大教本》,他申报的“德州黑陶工艺”成功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黑陶寄托无限情怀

  当人们惊叹于王宪利作品优美的造型、变幻莫测的色彩、神奇精巧的技艺时,往往忽略了其背后隐伏的巨大热情和至真深情。王宪利把一生的痴心热爱,都献给了黑陶艺术。

  王宪利在自家院子里建了柴窑,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每天守着窑明窑暗,烧陶制陶,一坐下去就是十几个小时,孜孜矻矻,乐此不疲。时常好几个月不出门,唯一出门是去堤岭买旧书。

  王宪利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陶瓷史,政治、历史、艺术、哲学、中医……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是王宪利寂寞世界里的精神养料。

      在艺术的星海里沉浮数十载,王宪利对古今陶艺进行了抉微钩沉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简、直、率、真,写意是对工笔的高度概括。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工精必然势弱,技法达到顶峰后,工向下减,艺向上增。”

  德州黑陶寄托了王宪利的哲思、悲悯和希望,更饱含着他对家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他说:“如果不是德州人认可我的作品,我早就饿死了。家乡对我有恩,我一生感激在心。”

  虽然早已成名成家,王宪利依然生活朴素,秉持着赤子之心,在黑陶的世界里探索求新。他希望黑陶艺术愈加兴盛,出现几个世界级的大师,把中国传统文化带入国际视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