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简述解放前唐山陶瓷产业的发展脉络






[日期:2016-06-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关于唐山陶瓷的起源,据《永平府志》和《滦县志》记载始自明永乐年间。明初,燕王朱棣“迁江浙鲁闽之民充实边塞”,给唐山带了江淮文明。后于明永乐二年,又从山东枣庄山西介休等地移民至此,同时带来烧制缸盆技术。自此,唐山一带“乡集繁茂,窑业兴隆”。

      1896年续修的《滦州志》明确指出,“惟唐山缸窑多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皆俱焉然粗笨乏精细,其他日用所需皆来自异方。”可见那时候的唐山陶瓷技术并不高超。
      据目前可见唐山史志记载,唐山陶瓷制作最初皆以农副业形式出现,农忙时种地,农闲时采料、制陶,其生产方式多以劳动组合为基础。而有史记载的唐山出现最早的专事陶瓷生产工场,约在明嘉靖年间后期,是由东缸窑秦家出资兴办的“陶成局”。到嘉靖末年即1550年前后,又出现了东陶成(由陶成局分出)、永庆隆、余庆局等独资经营的陶瓷手工作坊。到康熙年间,西缸窑的首家陶瓷作坊东裕成诞生,系由范家所办。
      在漫长的明清农耕时代,民间工业发展缓慢,至清朝末年,唐山陶瓷亦停留在制作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所需的粗瓷之上,主要产品均为大缸,甏盆,壶罐、灯盏、便壶之类。并且唐山的民间陶瓷作坊始终不以某家“窑”论,而以合伙字号宣称。比如,当时的东缸窑陶瓷作坊先后有老陶成、永庆隆、余庆局、东陶成、三合义、秦成局、复兴局、义来局、本茂局、本发局(德盛成)、宝善兴、宝善隆(后为福信成、裕兴成)、庆和成。西缸窑的陶瓷作坊先后有东裕成、祥泰成、祥泰局、祥泰增、峻成局、义盛局、东裕兴、裕成局。市内乔屯亦有瑞生缸局、金信缸局等。凡此例例,均不见有“张家窑”“李家窑”之类。
      唐山陶瓷从粗瓷到白瓷的转变,首先起源于1914年由德国人昆德开办的启新磁厂,他们采用德国先进设备技术,开始生产白釉瓷,并于1924年生产出中国第一件白瓷卫生瓷。而后唐山的民族陶瓷工业急起猛追,陶成局掌门秦履安之孙秦幼泉,亲赴江西、河南、山东、河北邯郸考察陶瓷生产,学习外地经验,秦幼泉回唐后建新明瓷厂,开始转向白瓷生产,产品以嫁妆瓷,家庭陈设瓷、生活日用瓷为主。至30年代初,新明的产品在有了巨大的提升之后,曾先后获的河北省实业厅国货展览会,北平市各届提倡国货运动委员会,铁道局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颁发的特等、优等、超等奖状。
      与此同时,秦履安之孙秦俊选、秦幼林、秦子青合资开办了德盛窑业厂,由秦幼林掌门,也得到迅速发展。至民国末年,唐山启新瓷厂、德盛窑业、新明瓷厂成为解放后唐山国营陶瓷的主要基础。
      唐山陶瓷尽管在解放前已经具备很大的规模,但当时的对外影响力可谓“微不足道”。所以,民国时期的唐山陶瓷就有“洋灰瓷”的虐称。唐山陶瓷真正快速发展并达到前所未有的辉煌,进而被誉为“北方瓷都”全是解放后的事。
      1948年唐山解放后,国营陶瓷厂只有一家,即第五瓷厂,原为1948年驻唐15军区所建“裕丰瓷厂”。其后公私合营时又并入了永利、谦益恒三车间、天德、同成四车间等。
      至于唐山第一瓷厂、第二瓷厂、第三瓷厂、第九瓷厂,分别建于六、七十年代,其人员基本组成均由东窑联合厂先后分出,而东窑联合厂的前身则是由建于清光绪15年即1889年的赵家“三合义”瓷厂公私合营过来的,合资时又加入了三成局、建兴、德盛老厂、裕发成、新明三厂、杨明瓷厂、裕成局、泰成局、等8个小厂。第六瓷厂则是于1953年由建于1943年的“德顺隆新记有限公司”公私合营过来的。合营时同时加入了德顺局、德顺兴、新华、万和局、裕成隆、合成、祥瑞增、西裕成、华兴、益顺成等10家小厂。唐山电瓷厂亦由六瓷厂划出。第七瓷厂则主要由原新明窑业公司公私合营后产生。第八瓷厂由建于1920年,后分为东矿区东昌、宏成、巨成、及同兴、东兴桐昌顺后记等厂于1956年合资而成。第十瓷厂则是由建于1938年的乔屯公聚成瓷厂公私合营而来。其时也并入了复生一厂、克田、一志、德华、公刘、建华、兴华等小厂。开平瓷厂则是由于氏家族建于1922年的公顺和——后分为公顺和明记、全记、存记及兴记瓷厂合资而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