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贵阳黔陶窑






[日期:2016-09-14]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黔陶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发端于明代,清末民国时比较兴盛。贵阳陶窑是江西人带入的,万志卷四:“百纳长官司 正长官周可敬土人 洪武四年归附 永乐四年开设本司 授正长官”。 道光《贵阳府志》和《黔南职方纪略》称周可敬为庐陵人。明清时期今黔陶乡正是百纳正司辖地,故黔陶陶艺为周可敬等明初从江西带入贵州。近年开展文物普查时,在黔陶乡政府斜对面背后山上发现了“爬坡窑窑址”,采集不少彩陶碗、碟等碎片,经初步考证,是目前已发现的较早的陶窑窑址,大致为清代中晚期窑址,但还不是最早的黔陶窑址。
《民国贵阳经济》称,民国贵州陶瓷器以贵筑黔陶和青岩等地最著名。黔陶清代有70多家作坊;民国规模最大时有350家陶瓷厂,其中仅瓷厂就有5l家,著名瓷厂有赵礼恒厂、龚庆云厂、钟海钦厂和魏春林厂4家。1932年,刘介臣在黔陶发起组织陶瓷业产销合作社,后改名新生实业公司。1939年伍效高在黔陶组建新生陶瓷厂,不仅全面改进生产工艺,而且专门从江西景德镇聘请烧瓷技术精湛的吴炳坚和张星琦分任工务主管和技师,二人根据黔陶陶土原料成份重新设计配方,改陶制品的明焰裸烧为瓷制品的匣钵隔焰烧成工艺,生产粗瓷(改良瓷)成功,这是贵州陶瓷业由家庭手工作坊向专业工厂生产,由全手工操作向简易机械生产,由陶器向瓷器生产的转折点,此后贵州瓷器生产开始逐步扩大。1941年贵州企业公司在黔陶镇独资设立陶瓷厂,产品有日用瓷器、电用瓷器、卫生瓷器和工业瓷器四大类,标志着贵州瓷器产业日趋成熟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时代的开始。1950年,贵阳市人民政府接管黔陶陶瓷业,1953年黔陶制陶户组成黔陶陶瓷生产合作社,1957年改组为国营贵阳陶瓷厂,并迁新址于孟关,改成机械化生产普瓷企业。如今黔陶乡既传承着数百年前的砂陶手工制作技艺,又有多家生产仿古陶瓷产品的现代化生产企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