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李建东|鹤壁窑篦划纹技艺初探






[日期:2017-05-15] 来源:李建东  作者:李建东 [字体: ]

    鹤壁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磁州窑系中规模较大的民间窑场之一,创烧的瓷器种类繁多,其装饰技艺中的白釉篦划纹工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技法。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改进创新,大胆吸收了中国画中写意的艺术语言,从繁至简,它运用简练的工具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也蕴含着夸张美、抽象美、简约美的形式,更显现出篦划纹这一装饰技艺高度概括的艺术美特征。鹤壁窑篦划纹技艺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家的装饰意味和形式美感,其主题性纹饰与衬托性表现手法,都丰富了中国瓷器的装饰工艺。鹤壁窑篦划纹与磁州窑观台、彭城篦划纹相比较,具有鹤壁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探究和总结。

鹤壁窑(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境内)初创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衰落于元,历经四个时期,近五百年的烧造历史。现已探明这一时期古窑址58处(其中市区52处,淇县6处)。鹤壁窑是我国宋代北方地区六大著名民窑(河南临汝窑、鲁山段店窑、河北磁州窑和邢台观台窑、陕西耀州窑)之一,以烧制白瓷为主,其器皿上的篦划纹饰,刀法纯熟,花型迥异,别具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现将笔者浅见之谈,以示方家指正。

一、鹤壁窑篦划纹的时代风格

    篦划纹有栉齿纹、篦线纹、梳篦地划花等多种别称,还俗称谓“竹丝刷纹”,是采用竹质或骨制篦状刀具,在瓷胚体上刻画出细密平(或弧)行复线条纹,故称篦划纹。鹤壁窑瓷器上运用篦划纹可划分为:雏形期、繁盛期、衰落期,主要以碗类、盘类、碟类、盆类、瓷枕等瓷器上使用。以白釉瓷器上绘制篦划花为主,其他豆青釉、黑釉、黄釉瓷器上也有出现。


 
 1、雏形期唐代风格

    在出土的鹤壁窑唐代黄釉注子上,发现了篦点纹饰纹,它是用篦状工具戳刺出成片平行线条纹,其黄釉注子肩至腹部饰11圈篦点纹,施釉后形成点纹与釉面色差,显现出注子简纹的装饰纹理与儒雅气韵。

鹤壁市博物馆藏,高20.8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8厘米 

2、繁盛期宋、金风格

     鹤壁窑北宋以划线(单线、双线、斜削线)为主篦划纹为辅,逐渐发展为划线与划篦纹融合互补,最后形成篦划纹主体纹饰。鹤壁窑金代以单划线纹饰为主体,用篦底纹装饰,形成了相得益彰的鹤壁窑独特风格。

鹤壁市博物馆藏,北宋豆青釉碗 

 3、衰落期元代风格 

     鹤壁窑元代以笔代刀,采用褐彩绘线画为主体饰纹,使刀划刻剔的划篦纹技艺逐渐退出瓷器饰样,但其装饰纹样还存有宋元过渡期遗风,仍然沿用篦划纹样。

鹤壁市博物馆藏,元代黑釉莲瓣纹大盘,口径31.3厘米,高4厘米,足径29厘米

 

作者简介:

    李建东,字尚祚,号淇水索源、鹤翁,别署清和轩、七陋室。1962出生,祖籍河南安阳滑县道口镇。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联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副院长 、鹤壁市文联主席、鹤壁市书协主席。
    李建东自幼酷爱艺术,他以汉碑为楷模,曾多年反复临摹研习《张迁碑》、《衡方碑》、《礼器碑》等诸多汉代碑帖求其神韵。李建东为人淳朴、酷爱隶书。在学隶的过程中,他直追汉隶的高古气息、运笔雄强朴茂、点画方峻浑厚。李建东认为书法是一种道,做人和书法同样也应有道,唯有平淡,才更真实。因此,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他更喜爱自作诗词,书写自己真实的性灵。
    “绿荫滴翠鸟语新,青坛古铭书艺真。细品摩崖余韵在,转读一曲涤尘心。”、“水袖当空舞,抖落万花生。嬉闹惊瑶池,入禅又有声。”这些诗句清新古朴,隐现为人之道。
      李建东主席在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开幕式上 李建东在国家、省、市级书法比赛中,作品多有入围和获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李建东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这个精彩而无声的世界里,他还将不断地追求。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