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视频】张志忠:毕力躬行三十载 初心如玉待邢瓷






[日期:2017-06-26] 来源:腾讯视频  作者:佚名 [字体: ]

 邢窑白瓷是中国传统对于美和艺术的至高追求——张志忠                                                            

      张志忠,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陶瓷工业协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今天同国文一起去找材料,先到岗头,后到祁村。在祁村后沟发现了一废旧煤矿。我在矿渣中挖出了一种紫红色的粘土,有黑色颗粒,但水一泡立即变粘,可塑性非常好。明天放窑里烧一下看看,先叫它‘红沙石’吧。”——1981年8月12日

张志忠日记

      这是18岁的张志忠在1981年8月12日的日记,当时还年轻的小伙子,在村沟野外寻找和尝试烧造邢瓷的原料,不知彼时的他,是否会知晓自己正奔跑在创造历史的原野之上。

      瓷器,是我国传统工艺中最璀璨的一门技艺。大抵很多人都知道青瓷,但青瓷之外,譬如白瓷,知晓的人就不那么多。白瓷素雅而朴实,胎质细密,其中又有邢瓷是为上品。陆羽《茶经》有言:「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则云:「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依照现有的史料记载,邢瓷始于北朝,盛于隋,至唐代而顶峰,成为无论王宫政贾抑或平民百姓之用器,与当时烧制青瓷最著名的越窑并驾齐驱,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李肇《国史补》中言:「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然而五代时期,邢瓷开始衰败,到元代青花出现而遭受巨大冲击;元代之后,曾经天下通用的邢瓷却如烟花散尽一般失传消逝,只散落在一些史志著作之中。

邢窑白釉刻花拆腰碗(拍卖估价:4,800,000.00元)

      20世纪20年代,我国学者重新开始对邢窑展开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后,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研究学者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依照「内丘白瓷瓯」所述,曾对邢台地区的沙河、邢台、内丘等县多次考察却一无所获,及至1980年终于在与内丘相邻的临城县祁村、岗头村等地发现了唐代邢窑的窑址。

      至此,曾于盛唐绝艳的邢瓷窑终于重见天日,一个谜团解开了;不过这只是研究的第一步,烧造邢瓷的技法仍不可寻。历史已见,如何能复?

      这一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张志忠进入了临城县第一瓷厂工作。

      张志忠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

      不善于言辞的意思是,他说话时既不会口若悬河的长篇大论,也不会口吐莲花般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自己的话语。他说话很慢。慢而简单。

      谈及自己如何与邢窑结缘,今天的他对当年的选择已经有了一种知天命的坦然和感恩。相较而言,30多年前那个17岁的少年,原本想要进入家具厂工作,只因当时家具厂不招收员工而未能如愿,于是进入了临城县第一瓷厂,我想那时的他终究是会对未来有一丝忐忑的。

      因缘既成,冥冥中必然会有机遇而来。因为发现了唐代邢窑的遗址,县里成立了邢瓷研制小组,张志忠可以说适逢其会。接触了邢瓷的他,不论是出于对于恢复历史的使命感,或者对待工作的责任感,抑或是那个年代所独有的上进心和好奇心,他很快就爱上了邢瓷这门技艺。所以待到后来县城的家具厂再次招工,张志忠最终放弃了那个机会,而选择继续待在乡下的瓷厂,进行邢瓷的恢复研究。

1990年张志忠(中)参加祁村遗址发掘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把我和邢窑连上了,这可以说是我和邢窑最初的因缘。说完这句话,他自己也不禁莞尔了。

      当然,对于一门失传已久的古代工艺而言,恢复并不容易。

      1980年底,县二轻局决定在来年4月举办邢窑鉴赏会,会上需要一批仿邢窑的瓷器。五个月的时间,对于当时才开始摸索的研制小组而言,应该是属于不可能的任务。张志忠发了两天愁,最后还是决定挑起这个担子,主动接了任务。厂里的老师傅以往只是根据经验做粗瓷大缸,对于细瓷的配置与烧制方法并不了解。张志忠决定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制。他拜访专家,寻找资料,跑到北京买专业书籍,看完书根据书上所说的颜色、形状,骑着自行车去各个村子和野外找寻对应的原料粘土。

1983年张志忠在射兽窑址采集瓦片

      三十多年后的张志忠尚不擅言说,你应该可以想象18岁的他是何模样。所以为了找领导要条件买设备与建窑,最终他和同事两人跑到街边买了一瓶酒,一口气喝完后借着酒劲找到领导,才算说出自己的需求。五个月后赶在鉴赏会开始之前,张志忠终于成功制作了七八种仿制的邢窑瓷器。

      整个过程,现在去看,如果没有那种勇气,就算放到现在的条件,也无法在这么短时间里做成。这一刻,你能从张志忠的眼睛里看到自豪和自信。今天我们总是相信这个时代充满了奇迹,但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大概才会明白属于那时才有的永恒荣光。

邢窑恢复研制小组的相关政府批文

      1982年,定窑的恢复鉴定会上,国内专家学者达成共识:古窑的恢复,一定得采取传统工艺,也就是拉坯。在经过几年的窑址发掘与邢瓷配方研究之后,张志忠决定开始进行拉坯技术的学习。然而遍访北方求师而不得,当时北方地区的拉坯技术已经失传了。在经过全国考察之后,1984年,张志忠前往江西景德镇学习拉坯技术。

      当时景德镇的拉坯技术不传外人,吃了一次闭门羹之后,张志忠在窑厂附近找了家旅馆,每天上门请求厂长。南方的梅雨季节,经过20多天每日的软缠硬磨,厂长终于同意,最终张志忠拜了当时业已70多岁的拉坯大师程光逵为师。每日学艺,从早到晚,别人吃饭休息,他埋头苦学,那年春节他也没有回家。

拉坯的张志忠(1986年夏)

      江西潮湿阴冷的冬天,没有火炉,更别提暖气,他从锅炉里接点热水倒在盆子里,手冻了沾一下热水,一会儿热水就凉了,待到坚持不住,再去接一壶。对于一个北方人而言,其中的痛苦无法为外人道说。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乎条件好或差了,只想着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一点。但那一年的雪,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1985年初,张志忠因为组织任命离开景德镇,半年多的时间,他用争分夺秒,完成了别人两年多才能学会的技艺。这一段经历,是整个采访过程中,除了谈及邢瓷之外,他叙述的最快的,或许是因为那段感触真的太深,一切仿佛历历在目。 他面容平静,但在他回忆的神情与眼神里,你能感受到他的坚定与稍许的遗憾。我想,他是希望能再学久一点,而那种苦痛之中也必会有喜悦之处。对于一个怀抱理想的人来说,追求的路途就算再过艰辛,也终是泛着金色光彩的。

       采访这天,张志忠穿着蓝色格子衬衫,深灰色的粗布裤子。他的皮肤不算黝黑,但你知道那是长期奔波和被日光照射过的皮肤。以及一双粗糙的手。他和他说的话一样,简单,质朴,有力。

      采访开始之前,他从书架上取下两捧资料来。文献,会议记录,工作记录,日记。这些只是这三十多年见证的一小部分。所有的资料和记录,都是泛黄或斑驳的,他对每一本册子都了然于胸,说到哪儿就能马上翻到那一页。他缓慢地叙述,有条不紊,语意清晰,三十年,二十年,一切如同就在昨日。偶尔说到有趣的事,比如第一次坐飞机的那种惊喜,从南昌飞到景德镇,花了10块钱。他也像是小孩拿出他喜欢的糖果分享给你。

张志忠、耿宝昌(陶瓷泰斗)、李群江(临城县政府县长)2011年于北京艺术博物馆

      他笑容上的皱纹非常深并有力。如果你也在他对面,你可以直接地感受到那种烈日照在原野上的坦荡和热度。所以当他再说起邢瓷,你就能懂为什么他会选择邢瓷,并为此而付出大半生。

      我不是专业搞艺术的,没有学过专业的美术。这三十多年,我通过自己对邢窑的感悟,你说邢窑有多么复杂,实际上它是最简单的。它是最简单的东西。邢瓷的美,就在于它的简单。他说得不容质疑。

      因为他就和邢窑的那些瓶子一样。纯白,质朴,线条简单。

     盘口瓶 作者:张志忠

      这种感受可能不是每个人都会懂得。所以他也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总结,他向学生们解释的时候,就把一件邢瓷的器型看成一个人。人有头,有身,有脚;邢瓷亦然。人之神韵在眼与唇,而邢瓷的唇就是口沿;人的身体健壮为美,邢瓷的体型则要追求饱满与简洁;人的脚既让人立于地,也要和身体有好的比例,方才为美,邢瓷的脚是底,底是最难的,一件瓷器,底部的比例若错,则器型近毁。这套理论,初识简单,让年纪尚小的学生如同理解素描一样,理解器型的美之要处,实则包涵了张志忠许多对人对事的理解。

      而面对这些学生,他终归是欣慰的。去年,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张志忠向县组织部打了报告,提前退休了,之后他来到了邢台学院,开始担任工艺美术专业陶瓷方向的老师。这是他的第一届学生,很快他将迎来第二届学生。

      这三十年我积累起来的心得,我总结的技艺和方法,我希望能留给后人。我认为,传承是更重要的。

刑窑白釉皮囊壶 作者:张志忠

      刑窑皮囊壶于八十年代初发现于河北临城祁村窑址

      现在他的生活,一方面在学校中进行邢窑的教学与邢窑理论著作的撰写,另一方面也会安排时间参加业内的交流和传播活动。所以即使提前退休了,他也依然在做着传承邢窑的工作。区别只在于,从那边的第一战线,来到了这边的第一战线。

      当我问他还有什么理想时,他笑的有点腼腆。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抱负,只是我现在感觉到自己慢慢老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抓紧时间培养人才,让他们去继承这份事业。另一个愿望就是把我对邢窑的理解,记录下来,让它能够为社会所用。就这么简单。

      我想,你能理解他的腼腆。

      对于这个一生都在用双手在做事的人,说话并不是最重要的。

      路还未走完,手仍然有力,而该做的事也仍在继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