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明说陶瓷:遍访百家淘美瓷——青瓷大师夏侯文、夏侯水平父子






[日期:2017-08-01] 来源: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2017年7月26日中国古窑万里行(第十九季)正式启程。活动将途经杭州、龙泉、德化、潮州、佛山、建阳、景德镇等产瓷区,与当地部分著名陶艺大咖进行交流,遍寻当代美瓷,并对沿途省市的几十个古窑遗址进行探寻考察,全程约一万公里,历时约三十二天。期间部分活动将进行视频直播,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龙泉青瓷的众多大师大都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正是对这方乡土有着浓厚的感情,才愿意倾尽毕生的心血去支持家乡的青瓷事业,而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也有来自他乡的,他扎根这片瓷土几十年,如今已经成为真正让龙泉人骄傲的一位青瓷大师。

      他,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

      他说,青瓷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最好的保护就是要做好传承,而且还要有所发展,因为有发展才有生命力。“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传承和创新龙泉青瓷传统技艺。”

      他殚精竭虑,苦苦求索,只为让青瓷之花,生生不息。

      1963年,夏侯文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龙泉瓷厂工作。初到龙泉瓷厂,面对穷乡僻壤的山区,他坦然接受了这样的现实,生产生活条件的艰苦也没有击退他,对理想的执着让他不顾一切留了下来,这样一干就是四十多个春秋。这位白发苍苍,日渐年迈的夏老先生在经历了事业的高峰之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现在回忆起过去,他更有许多感慨;展望龙泉青瓷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夏侯文作为早期科班出身的陶艺工作者,给龙泉带去了更多技术上的创新。他刚到龙泉的时候,龙泉瓷厂已经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然而通过他的技术创新,并且探寻合适的市场渠道,从列车餐具入手,打开了销路,给工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工厂扭亏为盈。在这之后,又在对外出口的道路上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在创新这条道路上,夏侯文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他创作的作品线条简练,优雅大气,整体造型巧妙,强调局部图案装饰效果,充满细节的韵味,这精细的刻划又融合在简练而明快的现代造型里,使龙泉青瓷在继承了前人古朴大气风格的基础上向精巧的现代艺术延伸,在龙泉青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97头影青成套餐具更是龙泉青瓷一项现代科技成果,是我国餐具出口含铅量免检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它釉色晶莹透明,图案工整,线条流畅,纹样严谨秀丽,加上釉面光洁,花纹清晰剔透,有素肌玉骨、如冰似玉的装饰效果。2002年4月,政府在北京举办龙泉青瓷、宝剑精品展,其作品卖价最高、销售最好,被荣称为“最受欢迎的艺术大师”、“将泥巴揉成金子的人”。

      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夏老一点一滴勤奋钻研的成果。作为一个外省人,他到龙泉来就是执着于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当初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同届,到如今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而夏侯文大师正是凭着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让他坚持下来并直到获得成功。对自己热爱的这份工作,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工作的时候,他会将生活中的一些灵感画在图纸上,造型是如何、装饰图案是如何、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各个过程都一一在图纸上呈现,而并不是做到哪就算到哪。正是这样的严谨态度,让他对于青瓷的制作更加得心应手,也让他的作品更有品质感。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与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水平

      夏侯文也在传承方面支持着龙泉青瓷事业的发展,他要把自己积累了一辈子的技艺传授给下一代青瓷人,让后辈们在前一辈的基础上,将龙泉青瓷更加发扬光大。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夏侯辉、夏侯水平已经在青瓷领域崭露头角,而他的“夏侯文龙泉窑瓷研究所”继续开拓着龙泉青瓷创新之路。

      夏侯文,1935年8月出生于江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瓷网及绿宝石艺术陶瓷馆的陶瓷艺术顾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现任职于浙江省龙泉市夏侯文龙泉窑研究所。 

      夏侯文大师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功底。几十年来为振兴龙泉青瓷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探索古瓷的艺术与实用相集合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作作品达四千余件套参加过挪威,日本等国际博览会展品设计,设计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专用餐具。首创哥窑日用瓷、哥弟窑结合瓷。成功地研制出《青瓷釉下彩》、《青瓷玲珑》、《簿胎青瓷》。其作品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四件、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二件、国务院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三件、中国陶瓷馆收藏二件。作品“梅子青九寸双鱼洗”经国务院收藏并定为国礼馈赠外国元首;中国历史博物馆鉴定其为世纪陶瓷经典,是珍贵文物藏品;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专家们将其鉴定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由国家收藏在珍宝馆。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