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安徽繁昌窑考古发掘新收获






[日期:2019-08-10] 来源: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繁昌县文物局   作者:崔炜 罗虎 汪发志 徐繁 [字体: ]

      发现分布密集的龙窑

      繁昌窑遗址是五代至北宋时期一处专烧青白瓷的大型古窑址群,包括柯冲窑址、骆冲窑址、姚冲窑址和半边街窑址等。其中,柯冲窑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繁阳镇铁门村,该处遗址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是繁昌窑的中心窑址,代表了繁昌窑制瓷的年代范围和器物的总体特征。据2013-2014年调查情况,柯冲窑遗址分布范围内有规模较大的窑包堆积17处(YB1-YB17),已发现窑炉近20座。2018年9月至11月,为配合繁昌窑遗址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繁昌县文物管理局联合对项目建设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新发现龙窑1座(Y3),墓葬2座(M1、M2),作坊遗迹3处(C1、C2、C3),为深入研究繁昌窑龙窑形制、分布规律、繁昌窑废烧时代以及作坊布局等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繁昌窑遗址发现的龙窑、墓葬和练泥池平面分布

      Y3位于T2北部,开口于⑥层下,打破次生土层。平面呈长条形,方向248°。窑床坡度平缓,被晚期作坊遗迹C2和北宋墓葬M2打破,揭露部分长5.40米、残宽1.35米,窑床烧结厚度5~6厘米,北部窑壁残存高度约10厘米。根据层位和打破关系判断,该窑是目前繁昌窑遗址已经发掘的龙窑中废弃年代最早的,年代下限应为北宋中期,对于研究繁昌窑早期龙窑形制特征和龙窑分布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T2南壁剖面

      M2位于T2北部,开口位于③层下,打破Y3。为竖穴土坑墓,墓坑为从山体岩石中挖凿而成,壁斜直,口略小于底,西壁为一块石板,下方有数块窑砖支垫。M2内未发现葬具及骨骼,仅发现数块已朽烂的铁棺钉,推测为木棺葬。M2出土13件随葬品,均置于墓底西端,包括12件青白瓷器和一件残铜片,青白瓷有青白瓷叠唇碗、尖唇小平底盏、侈口圈足盘、喇叭口执壶、盘口执壶、侈口炉、连体盏托、托盏、塔形罐和奁等。从尖唇内平底盏、扁叠唇碗、塔形罐等器类,釉色青中闪黄和部分器物脱釉严重来看,M2出土青白瓷均属于繁昌窑青白瓷三期器物,时代为北宋中晚期。

青白瓷炉

青白瓷托盏

青白瓷奁

      C1位于T2东北部,开口位于⑤层下,池口平面呈圆形,直径约0.66米,最大残存深度0.46米,坑壁以废弃残窑砖平砌而成,坑内填土黄灰色,含砂石颗粒、匣钵残片和青瓦残片等,出土遗物有青白瓷叠唇碗、叠唇盏、平底碟等。

      C2位于T2东北部,开口位于⑤层下,打破Y3。池口平面呈长方形,长1.80米,宽1.16米,坑壁陡直,池底近平,坑深1.18米。坑口四周用废弃的窑砖砌成一个活动面。由于被严重扰动,活动面残存宽度为10~45厘米,厚约12厘米。池内堆积分三层,出土遗物有青白瓷碗、盏、碟、钵、执壶、粉盒和轴顶碗等。池底保存有厚约5~6厘米的瓷土。

练泥池C2

宋墓随葬品分布

      综上所述,2018年度安徽繁昌窑遗址发掘面积虽然较小,但新发现的龙窑、北宋墓葬和作坊遗迹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YB4近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目前已发现有6座窑炉遗迹,说明繁昌窑柯冲窑遗址龙窑分布密集,窑业生产高度集中且规模较大,可能存在由地势略平坦区域逐渐向山坡地带分布转变的特点,为了解繁昌窑柯冲窑址龙窑的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其次,根据地层关系,Y3是目前繁昌窑柯冲窑址已发掘窑炉遗迹中废烧时代最早的,虽残损严重,但基本特征清楚,所处区域地形较平坦,与以前发现的龙窑绝大多数位于地势较高山坡上形成鲜明对比,是研究繁昌窑早期龙窑形态以及窑炉发展历史的新资料。最后,Y1发现于较为平坦的作坊区,被晚期作坊区遗迹所打破,根据发掘情况,推测Y1在废弃后,地面经过平整建起了作坊区,为研究繁昌窑窑业生产活动的历时性变化也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由于新发现龙窑时代较早,也为之前在作坊区发现繁昌窑第一期青白瓷器提供了合理解释,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些繁昌窑早期青白瓷为当时的原生堆积。本次发现的宋代墓葬M2位于窑址作坊区,紧邻2号龙窑南一窑门,说明营建该墓葬时,2号龙窑处于废烧状态。该墓出土了丰富的青白瓷器,器物组合清楚,保存较完整,且与Y3具有打破关系,对研究繁昌窑遗址废烧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