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李建东|元代鹤壁窑月白釉钧瓷墨斗赏析






[日期:2020-12-27] 来源:李建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墨斗是木匠的必备之具,也是中国传统木工常用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四五百年之久。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墨斗是中国民俗墨斗艺术馆所藏的两件汉代墨斗,一件为青铜(图1),一件为石质(图2)。鹤壁收藏家收藏的元代铁质墨斗(图3) 与汉代墨斗形制一致。墨斗传说为鲁班发明,千百年来,其基本形制与结构原理未曾有大的改观,并沿用至今。从材质上分,主要有青铜、石、铁、瓷、木等材料制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制作和实用来讲,还是以木质居多,瓷质的有白瓷,青瓷、黑瓷等,但钧釉瓷更为罕见。鹤壁窑月白釉钧瓷墨斗的发现,填补了墨斗家族的空白,现撰文以请教方家。

(图1,现为中国民俗墨斗艺术馆所藏)

(图2,现为中国民俗墨斗艺术馆所藏)

(图3,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一、元代鹤壁窑月白釉钧瓷墨斗的形制

   金元时期鹤壁窑烧造的钧瓷品种类型可分为:饮食器、陈设器、供器、枕卧器、玩具类、闺阁用品、文房用具、实用器、工具等九大类。从目前发现的钧釉瓷实用工具有:油漏子、蒜锤子、捻坠、墨斗等器物。元代鹤壁窑月白釉钧瓷墨斗(图4-1,4-2,4-3),其形状为前圆后方,如宝葫芦形。整体釉质莹润,施半釉,胎土灰白。高5厘米,宽7厘米,残长11厘米,整个墨斗大约长12左右。墨斗,古称:绳墨,又称赭绳、涵绳、线墨、班母、班靴、鲁班斗等等,是从事建筑营造以及木工行业,工匠用于校正定位划线和分割取直所用的辅助工具。该墨斗大体结构为:线轮槽大约长6.3厘米左右,宽为7厘米,内深3.5厘米,基本应为方形,两个侧立壁都留有圆孔洞,应为穿插摇把之用;墨仓为花口形(图4-4),内呈腹鼓深3.2厘米,墨仓前后部各留有一个圆孔洞,后孔洞与线轮槽相连接;墨仓前孔洞是墨线的出口,呈把状,向上微微翘起,酷似小猪的拱嘴(图4-5),上施护胎酱釉。从残存的墨斗整体观察,没有墨迹侵染的痕迹,此件并非实用器,应为窑上丢弃的残次品。墨斗在使用过程中,应在线轮槽中配有墨线轮,轮上缠绕墨线,外壁有摇柄,摇柄的功能是用于放收墨线。墨仓是盛装墨汁的容器,古人使用蚕丝和棉花做为濡染墨线的填充物,使得墨线往来穿入吸附墨汁,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近墨者黑。墨线前端有一个线锥(或者线钩),用于固定墨线前端,木工师傅后拉放线,而后弹绷划线,以便取截材料。此件元代鹤壁窑月白釉墨斗制作的大体形状,呈现前圆后方为葫芦型制式,可以看出元代鹤壁窑墨斗存有汉代墨斗遗风,是鹤壁窑钧瓷工具类代表性瓷器。

(图4-1,残器图,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图4-2,修复后效果图,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图4-3,绘图效果,(1)摇把洞,(2)线轮槽,(3)墨仓,(4)墨线绳,(5)定钩,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图4-4,立面效果图,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图4-5,拱嘴处,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图4-6,现为鹤壁私人收藏)

 二、元代鹤壁窑月白釉钧瓷墨斗与其宋代青瓷墨斗的异同

   查阅有关资料发现,2009 年 11 月 23 日出版的《西安晚报•收藏天下》版块中,有《西安出土宋代耀州窑青瓷墨斗清赏》一文。描述了宋代青瓷墨斗的结构形制及尺寸,此件残长 10 厘米左右(图5),保存了安置绕线木轮的长方形线轮槽,墨仓为圆形,两槽间有出线孔连通,线轮槽两壁开有轴孔,轴孔处带有磨损痕迹,但墨槽的牵出孔部分已经残损。 另外郑州发现了河南汝州大峪谷东沟窑出土的一件青瓷墨斗残件(图6),墨仓为四出花瓣形,墨线的出口处保留了一部分,其件虽残,但墨斗的制式还能够修复出来。元代鹤壁窑月白釉钧瓷墨斗其形制上与宋代墨斗比较,其大体形制上基本略同,但在前端墨仓上有所改进。宋代墨斗的墨仓与线轮槽相连呈长方形,墨仓的边棱上斜切了一刀(图7,图8),这个斜切刀就展现出古人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智慧,斜棱边是便于在实际操作中左手把握之用,以便控制墨线的收放。而元代墨斗的墨仓与线轮槽壁不成一线,线轮槽成方形,其壁垂直与墨仓相连处,墨仓为花瓣形,呈现出前小后大之状,使得左手掌便于把握墨斗。宋代墨斗形制长方正,在斜切边棱上做文章,而元代墨斗样式方圆组合,简洁、大方、美观。审视两件时代不同的墨斗器物,虽大致相同,但细细地品读,就能体悟出各个时代不同的形制变化与审美情趣,观器鉴古,其乐趣所在矣。

(图5,西安出土的宋代耀州窑青瓷墨斗残件)

(图6,河南汝州大峪谷东沟窑出土的青瓷墨斗残件)

 

(图7,宋代墨斗绘图效果)

(图8,宋代墨斗绘图效果)

 

三、从墨斗小器中感悟“器”与“道”的辩证思维

   在中国传统木作活中,墨斗最早称之谓“绳墨”,主要用于弹线定位开板,除实用功能外,已被引申为准绳、准则、规矩、法度等等概念。古人云:“设规矩,陈绳墨”是也。古代工匠在从事日常营造活动之中,能使用墨斗者被视为 “匠”师级人物,以绳濡墨,弹绳打线,其称呼有“施绳墨者”、“审曲面势者”、“都料匠”等,承担着为众“工”徒制定标准。在长期划线立规的过程中,人们对其尺度、准绳的规范现象,进行了归纳与提升,上升为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文化概念。正如《庄子•天下篇》中云:“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再如《管子•七法》中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王安石在《命解》文中有:“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之言,还有墨斗的传说、趣谈、典故等等都是演绎成口头文学,如“引绳切墨”、“绳墨之言”、“不拘绳墨”、“规绳矩墨”、“墨守成规”、“木匠两只手,做事照墨走”、“讲直不过墨斗线,讲利不过刨咀尖”、“木匠耍墨斗———扯弹”等等,这些充满内涵与智慧的语言,是从墨斗小“器”,而上升到“道”的层面,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在实践中的有机转换。在人们的交往语汇之中,约定俗成,形成了成语、谜语、谚语、歇后语等等,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库。古代先贤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沉思;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中静观。把物化的原理上升到人文的理念,来治理国家,规范人们的社会道德行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773-819)的作品《梓人传》值得大家品读,讲述一个能工巧匠梓人(即木工、建筑工匠)杨潜“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生动地阐述了梓人与当宰相治理国家,有异曲同工之理,文章最后子厚感慨道:“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千百年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一代代人坚守着信念和道德,守天道,遵四时,知规矩,懂方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推动着文明之火燎原蛮荒。

 

   品读元代鹤壁窑月白釉墨斗,不仅仅是遗存后世的一件实用工具,而其真正的意义是透过墨斗之器,让人们了解器物背后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感悟先贤在日常生活中,灵光一现,创制出无数个劳动工具,既创造了文化,又创造了历史。这些手工工具的功能和装饰纹样,都彰显着古代物质文化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造物的审美意识,又把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装点的五彩缤纷。先贤圣人又把“器”升华为“道”的层面上,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孕育着华夏灿烂的文明,而墨斗文化随之丝绸之路传至世界各地。通过这件墨斗古器,让吾侪油然而生敬畏之心,敬畏先贤,敬畏文化,更敬畏这片养育炎黄子孙的皇天后土。

       

 

主要参考文献:

1、杜文《西安出土宋代耀州窑青瓷墨斗清赏》,《西安晚报•收藏天下》,2009.11.23 

2、王拓《墨斗的传统造物艺术研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05.20

3、柳宗元 《柳河东集•梓人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1

 

 

(此文发表于《理财收藏》杂志2020年第06期,总第350期,第12-17页刊发) 

作者:李建东

 单位: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地址: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大道213号,市政府第三办公楼二楼西,鹤壁市文联

  邮箱:hwssrs@126.com

  手机:13033890223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