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李建东|初探鹤壁窑垫烧具的演变与发展






[日期:2021-01-15] 来源:李建东  作者: 河南鹤壁/李建东 [字体: ]

  鹤壁古瓷窑是我国北方一处大型民间窑场,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其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矿物资源,为鹤壁窑的烧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历代窑匠们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兼烧黑釉、青釉、黄釉、酱釉、绿釉、钧釉、茶叶末釉、孔雀蓝釉等。其烧造技艺在中原古瓷窑中独具一格,鹤壁窑在不断吸收周边诸窑场工艺的过程之中,融合改进装烧的支垫技术,创烧出的细白瓷(俗称蛋壳瓷),几乎达到脱胎的程度。还有近年来发现的钧釉瓷的烧造,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足以奠定鹤壁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应有的地位。现就鹤壁窑垫烧具的工艺演变过程,作一初步的探讨,敬请方家斧正。

   一、鹤壁窑垫烧具的大体分类

   鹤壁窑创于唐而衰于元,有着长达五百年的烧造史。 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窑工为了增加装烧密度,提高其产量,节省其燃料,降低其成本,防止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相互粘连,所使用和不断改进支垫烧的窑具,完善装烧工艺流程,成就了鹤壁窑辉煌的烧造史。从目前收集整理到的鹤壁窑标本来看, 垫烧具从外形和支钉痕的角度,大致可划分为十二大类:

 

  (1)堆形状的垫具。使用模具或者捏搓而成,泥料使用粘土,多用以烧造盆的支垫。堆形垫具一般使用模具制扣制,模具中心挖一个臼窝,相似农家舂米的碓臼窑一样,模具外形各异,有缸形、有豆形等等(图1—1;图1—2)。

 

 



2)饼形状的垫具。用瓷胎泥或者耐火粘土捏拍成饼状,用于叠烧的支垫具,一种是三角垫饼,一般直径在8.6~6.8厘米之间,饼底面粘有砂粒,饼面上捏三个堆状钉,大部分留有窑工的捏制指纹痕(图2—1)。另一种有大垫饼和小垫饼之分,大垫饼直径有的在13厘米左右不等,厚度在0.7厘米左右。饼面非常平整,无支钉痕迹。小垫饼主要使用于盘的底部与垫圈结合使用的一种“衬块”垫具,一般直径在3.5厘米左右(图2—2))。

图3—1

 

图3—2

3)璧形状的垫具。用白瓷泥土或者耐火粘土制作而成,一种是四方体形的环圈,是作为垫具使用。另一种是璧形圈,其高1.5厘米,面宽3厘米,直径是一般在10.5厘米。璧形状圈上放置五枚柱形支钉,是作为支具使用(图3—1,图3—2)。

 

图4—1

图4—2

4)角形状的垫具。采用瓷泥捏制而成三角形,三角棱角接触釉面,器烧成后器与器分离釉面上会留下条状支钉痕,目前所见到使用数目有3枚、4枚、6枚,使用5枚的支钉居多。(图4—1,图4—2)

 

图5

  (5)镯形状的垫具。将耐火粘土搓成泥条拗一个镯圆圈,圈的大小是根据器的圈足而定,主要用于器足底的支垫,一般镯形圈的直径在7.8厘米至3.8厘米之间(图5)。

图6

6)粒形状的垫具。筛选石英砂,捏砂粒成堆,在碗、盘内底有序的点上,一般成4~6堆,器物烧成后去掉砂粒,釉表面留有米粒状痕迹(图6)。

图7—1

图7—2

7)坨形状的垫具。这种坨窝状的垫具,用粘土制作而成,一般高2.5厘米左右,主要见于钧瓷钵碗的叠烧过程中,器于器之间的隔离,烧的钵足痕足径在4.7厘米左右(图7—1,图7—2)。

图8—1

图8—2

图8—3

8)盏形状的垫具。使用耐火粘土制作,酷似盏托形(图8—1),一般直径在8.5厘米左右,高2厘米左右。主要用于烧造的钧釉碗、盘器,从盏形垫具上留足痕来看,烧的碗、盘足径在6.5厘米左右。盏形垫上面与盏形垫下面都留有窑工按压的手指痕,其手指痕形成的高低凸凹,是有意为之,它起着支钉的作用(图8—2,图8—3)。

 

图9—1

 

图9-2

 

9)点形状的垫具。在瓷器上留下的痕迹为小米粒状,故谓点状垫具。其使用瓷胎泥捏搓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支钉,采用覆烧法,支于圈足之上,顶端有柱尖,烧后盘内留有五枚小米粒状支钉痕

图10—1

 

图10—2

 10)柱形状的垫具。圆柱形垫具与垫圈相结合而使用,柱形钉是放置在垫圈之上,支钉一般是五个,瓷器底部都残留有柱形支钉痕,多见于钧瓷盘的烧造(图10—1,图10—2)

 

图11—1

图11—2

 

11)三叶形状的垫具。是一种叠烧垫具,使用粘土捏制而成, 三叶形垫饼岔成半拐角状,饼的每一角都翻上双拇指下压而成蝶翅状,尖头朝上,压制面上留有窑工的指纹痕(图11—1,图11—2)。

图12

12)窝形状的垫具。使用白瓷泥制作而成,捏成窝头形状,内心凹,外形凸。其窝形具是做为小盏、小杯、小碟子圈足的支垫具,窝心留有窑工的捏指痕,外部留有窑工的指纹痕及器物的圈足痕(图12)。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