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师徐家庆






[日期:2021-01-2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徐家庆,1963年生,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师,国家一级技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人社厅评定“江西省徐家庆青花技能大师工作室”,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历。景德镇市高技能陶瓷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自幼爱好绘画,并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学习,有扎实的绘画、造型功底以及丰富的陶瓷技艺实践。其作品形式异彩纷呈,有高温色釉、综合装饰和青花泼墨分水。擅长人物,笔下的老者慈祥智慧,仕女典雅雍容。作品意境深远,尤其是青花人物、民国仕女图系列,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专家和收藏家的赞赏与喜爱。

      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有云:“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而静观徐家庆的陶瓷艺术作品,却也能品出瓷中三味,久品弥香,余味无穷,个中蕴涵人间情味、火土瓷味和形神画味,三味一体,浓郁而醇厚。

      人间情味

      恽南田曾言:“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虽说的是古代先贤创作文人画的感受,然而陶瓷艺术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但是,在当代一片媚俗的陶瓷艺术市场化大潮中,真情实感却在不断消逝中。

      不过,四年前重返景德镇创业的徐家庆并未随波逐流,淡泊名利的他,从未将陶瓷艺术视作商品化的产物,而是效仿先贤,将陶瓷艺术创作视为与绘画一样的情感活动,自始至终保持一种活跃的情感,并将这情感熔铸于大千世界和社会生活,再通过富有表现力的釉彩体现出来,依旧保持着20多年前初出大学校门时的满腔热情与创作活力。郑板桥有诗云:“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艺术家只注重陶冶自身,将创作视为自娱,则其作品仍旧无法引起共鸣。观徐家庆的作品,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其对人世间万物的关爱之情,充满着人间情味。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古稀高士、窈窕仕女,还是壮美山河,无不饱含着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精神意趣。如其人物瓷板画作品《乐在棋中》,虽表现的是五位古代隐士高人在纹枰论道,却并未脱离人间烟火,老人们神情怡然,其乐融融之景,亦无异于现代小区生活,充满生活情趣。再如其山水瓷板画作品《江畔渔家》,其笔下的山水完全不同于不食烟火的士人画作,村居、渔舟掩映在怪石乱树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徐家庆的作品虽贴近大众,但却毫无趋俗之感,在工细瑰丽间反倒有种大雅之境。沈宗骞曾在《芥舟学画编》中说:“笔墨本是写人之胸襟,胸襟既开阔,则立意自无凡近。”徐家庆曾在上海、深圳等地游历闯荡,广泛涉猎艺术,对艺术与人生都有较常人更多的感悟,而作品的雅境或许正是来自于其广阔的胸襟和视野。

    火土瓷味

    林风眠曾说:“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以此来强调绘画本体语言的重要性,借用到陶瓷艺术中来同样是成立的,即“陶瓷艺术的本质就是陶瓷艺术”。徐家庆认为,陶瓷艺术家特别是陶瓷画家应当重视对瓷的本体语言的重视,在创作之前首先应当是研究陶瓷的本性,而不是简单地将绘画形式照搬上瓷上就了事,而应该是使作品一望便是经过了火与土洗礼的瓷的艺术,简单说就是要使作品具有“瓷味”。

    敢于强调瓷的本体韵味的徐家庆,熟谙各种陶瓷装饰形式:釉上彩、青花、斗彩、高温颜色釉、半刀泥刻划等无不精擅,堪称全能型陶瓷艺术家,对泥与火的理解已非常透彻。

    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徐家庆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系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李菊生、钟莲生、何炳钦等名师悉心教授的素描、水粉、陶瓷彩绘、陶瓷造型等课程,为其打下了非常扎实的陶瓷专业基础。毕业后分配至景德镇陶瓷公司的徐家庆,不甘于朝九晚五的单调生活和落后的陶瓷艺术创作条件,而毅然选择了奔走四方,其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探寻与追求。在外飘泊已久的徐家庆逐渐萌生出落叶归根的想法,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艺术之根只能是在景德镇。

    2008年,在众好友的邀请下,特别  是恩师李菊生的殷切期望,徐家庆做出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回到了景德镇,开始全身心投入到陶瓷艺术当中。今非昔比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制作体系高度成熟,徐家庆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已玩转当代陶瓷艺术流行元素,并树立起独特的个性化瓷味语言。 

    颜色釉系列是徐家庆作品中瓷味表现的最为浓烈的类型。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徐家庆展示出其过人的对颜色釉形式语言的驾驭能力,将颜色釉的特殊工艺特性与意象性艺术特征完美地融合于一体,色釉强烈的色彩、肌理与彩绘有机配合运用,霞鹜齐飞、天水一色,江流天地、山色有无,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醉人画面。

    形神画味

    纵观徐家庆的从艺生涯,颇具有戏剧性色彩,由一个“大回转”和一个“小回转”构成。

    徐家庆的“大回转”是:1 9 8 8年陶瓷艺术专业毕业,至2008年再次重返陶瓷艺术,恰好20年。当然,这种回转绝不是简单意义的轮回和重复,归来的徐家庆已经再也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艺术男孩,在闯荡的那些年,已经打下非常扎实的油画、国画基础,与油画家张恢、国画家周菁等亦师亦友。这使其在重拾陶瓷绘画时游刃有余,也使得他的画作充满了其他陶瓷艺术家所难有的浓浓的“画味”。

    品读徐家庆作品的“画味”,既有华丽浓重的油画味,亦有清新典雅的国画味。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徐家庆并不是简单地将油画和国画风格照搬上作品当中,而是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徐氏符号的绘画语言。

    如其陶瓷山水作品《山花争艳》和《江边即景》,即是将油画的光影处理和透视技法运用其中,产生强烈的立体感和层次感,然后再与中国传统重彩画的工细与色彩表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再如其陶瓷人物作品《秋色赋》,画面运用色釉营造出类同油画彩料叠加的斑斓肌理效果,而表现出的却是具有文人画趣味的古典人物场景,二者的反差产生出颇为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徐家庆的“小回转”则是:在回归的四年来,首先定位的是其驾轻就熟的陶瓷人物画。其后再改为创作陶瓷山水和花鸟作品,然后再回归到人物。当然“小回转”也绝不是简单地重归,而是能将各种表现技法与理念圆融为一体,形成更为别开生面的陶瓷人物画风格。除前述色釉综合装饰人物画以外,徐家庆亦擅长青花人物的创作,《宫乐图》和《四季仕女图》是其青花人物的代表之作。人物形象刻划上运用了西方油画与中国工笔白描相结合的写实技法,而同时又将水墨画的渲染技法运用于人物及背景的描绘当中,从而形成兼工带写的艺术风格,形神兼备,别具韵味。

    齐白石先生说:“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形神俱。”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徐家庆的作品显然已经做到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