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辽上京遗址






[日期:2021-03-13] 来源:网络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中国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天显元年)扩建,938年(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上京遗址是中国辽代都城遗址。上京为辽代五京之一,始建于神册三年(918),号临潢府,是辽圣宗以前的统治中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勘测、试掘遗址。辽上京由皇城和汉城组成,周长约6400米,城墙均夯土版筑。皇城在北,略呈方形,现存3座城门,城墙上筑马面,城门外有瓮城。大内位于皇城中部,其正中偏北部有前方后圆的毡殿形基址和官衙基址。皇城北部为空旷平坦地带,推测为毡帐区。城东南为官署、府第、庙宇和作坊区。在城内西部发现的窑址,既生产典型辽风格的瓷器,也生产精致的仿定窑白瓷。汉城在南,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和掠来的工匠居住的地方。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现存4门,城墙低矮,城内遗迹大部被白音戈洛河冲毁。辽上京保留了许多游牧风习,具有典型契丹族特色。极注重防御,有完整的城防设施。分为南北城,反映了契丹统治者对被统治民族的防范。

      辽上京遗址位于东经119度40分,北纬43度97分左右,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

      城址由皇城和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城墙全用黄土夯筑,周长8916.9米,残高5~9米。皇城位于北部,是契丹统治者居住区域,也是初筑的皇都。东、南、北 3墙都呈直线,各长约1500米,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全长约1850米,东、西、北 3墙中部残存有门址,并加筑瓮城,各墙上残存有马面。西墙内的山岗顶部,有一组东向的建筑址,应是早期的宫殿遗迹,在此可以俯览全城。岗下有一大道直向东门,推测皇城最初是以东门为正门。扩建汉城后,城内主要建筑都改成南向,皇城南门改为正门。四面城门内都有大街直通大内宫墙外。大内位于皇城中央部位,宫墙墙基已残毁,大致探明约为长方形,周长约2000米。内有宫殿、门阙、仓库等建筑基址,其中有两座大型宫殿,建筑在高约 4米的台基上。皇城南部有不规整的街道及官署、府第、作坊和寺院基址,其中一座寺院内残存一躯残高 4.2米的石刻菩萨像,传为天雄寺遗址。皇城北部地区未发现建筑基址,应是文献所载契丹贵族搭设毡帐的地带。

      汉城位于南部,是汉、渤海、回鹘等族居住区域,其北墙即皇城南墙,东、南、西 3墙系扩筑。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现已无法探明原有6座城门的具体位置。原来流经城南的小河,经过多次改道,自城西南角穿过东北角,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仅余靠近皇城南门的小片地区。

      城址附近现存砖塔两座。一座位于城址东南约 3公里的山坡上,俗称南塔,为八角密檐式,残高约25米,尚存7层塔身及塔基,塔刹及檐椽都已塌毁。塔身第1层每面镶嵌高浮雕石刻佛、菩萨、天王、力士和飞天像。塔东南约50米处有辽代开悟寺遗址,此塔当是开悟寺塔。另一座位于城址北约 1.5公里,俗称北塔,为六角密檐式,仅存5层塔身,残高约6米,传为辽代宝积寺塔。

      遗址的皇城部分,已划定为重点保护区,20世纪50年代将城内新建的房舍拆除,成为一片草场,严禁兴工动土,从而得到了较好保护。鉴于皇城部分南墙及东南城角已被小河洪水冲毁,1981~1984年间,国家拨款在小河两岸兴建了石块包砌的防洪堤坝,共长2000余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