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2020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推荐项目(一)






[日期:2021-03-24] 来源:浙江考古  作者:佚名 [字体: ]

余姚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

井头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临近河姆渡、田螺山遗址,2013年发现,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2019年9月~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750平方米。发掘之前建设了围护发掘区的钢结构基坑。

井头山遗址环境(南向北摄)

发掘场景

文化堆积总体顺着地下小山岗的坡势由西向东倾斜,堆积最厚处2米多,分为12小层(编号为第9~20层)。

发现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出土遗物按性质分为两大类:

一、人工利用后废弃的动植物、矿物遗存,动物遗存中最多的是海生贝壳,种类有蚶、牡蛎、海螺、蛤、蛏等5大类,其次是各类渔猎动物骨骸,属鹿、猪、狗、水牛、海鱼等;植物遗存中最多的是废木材、橡子壳和储藏坑中的麻栎果、橡子,以及少量炭化米等。另有很多胶结着牡蛎壳的小块礁石。

二、陶、石、骨、贝、木、编织物等器物400多件。陶器,器形有卷折沿敞口釜(饰绳纹、方格纹)、支脚、平底盆、圈足盘、红衣陶深腹罐、杯、碗、壶、拍等。石器较少,有斧、锛、锤、凿、石球、垫饼、磨石等。骨器较多,有镞、锥、凿、鱼鳔、笄、哨、鹿角锥、针等。贝器,共出土数十件。木器,共上百件,有桨、矛、柄、杵、双尖头棍、碗、带销钉木器等。编织物,出土10多件,有筐、篓、篮、席、扇、鱼罩等生活用器,以及渔网残块。

以贝壳为主要包含物的文化堆积(北向南摄)

填埋废木料的灰坑

发掘成果表明:

一、井头山遗址是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也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距今7800~8300年),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

二、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轴线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向前延伸1000多年;

三、是研究和重建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生产、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发源、全新世早中期海平面上升过程等重大学术问题的宝贵案例,堪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特别是海洋文化考古、全新世海洋环境变迁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供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土木器

木桨出土情形

用芦苇编织的渔罩

出土骨器

饰浅方格纹陶釜

大牡蛎壳制作的贝器

余姚施岙遗址考古发掘

施岙古水田遗址位于宁波市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施岙自然村西侧山谷中,东南距田螺山遗址约400米。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我们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过先期钻探,确认此区域古水田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

施岙遗址水稻田道路系统

在古水田分布区,共布设探沟24条,布探方44个,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平方米。

发掘发现三个时期的块状水稻田。其中第二、三期水田已检测4个碳十四年代数据。第一期可能属于河姆渡文化三期(BC4000年前后),目前仅在TG2南端揭露,发现一条疑似的东西向凸起田埂。第二期属于河姆渡文化四期即相当于崧泽文化阶段(BC3700-3300年左右),在TG1、2中发现明确的田埂3条与生土埂3处;TG2中田埂宽约0.5-1米,间距约20-30米。第三期属于良渚文化时期(BC2900-2500),发现大面积的块状水稻田,由纵横交错的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田埂(有些为木头铺垫)明确的有近20条,东西向田埂数量较多,田埂宽约2-3米,间距约15-40米之间,明确的三块田块面积分别为900、1700、1900平方米左右;水稻田堆积中出土极少量鱼鳍形鼎足、泥质黑皮陶等。初步了解到,这三个时期的水稻田结构应均为“井”字形,前后延续发展。

 TG1南壁地层堆积

TG2河姆渡文化四期水稻田

TG2河姆渡文化四期路3

TG9俯拍(灰色地方为道路)

 TG2良渚文化时期路19

 路19铺垫的竹子

TG3良渚文化时期木构路22

TG6西壁路11剖面

不同时期古水田之间普遍有自然淤积层间隔。良渚晚期水稻田之上是一层属于钱山漾文化时期的泥炭层。

经检测,水稻田堆积中含有水稻小穗轴、颖壳、水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在1~2万粒/克,远高于一般认定的土壤中含水稻植硅体超过5000粒/克即可判定为水稻田的标准。

施岙古水田的发现,是浙江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如此大规模的“井”字形结构的水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仅见于浙江地区,起源年代有可能早至距今6000年以上,突破了学术界对史前时期水稻田的认识。古水田与自然淤积层的间隔,为研究人类生产与环境的变迁提供了新材料。(供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良渚文化时期水田土壤筛选出的水稻颖壳、小穗轴和杂草种子

海宁达泽庙遗址考古发掘

2016年5月至2020年10月,为配合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海宁市文保所,对工程涉及的遗址南部区块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以年度为单位,整个发掘工作断续进行了五次,揭露面积共计9400平方米,清理史前至明清时期各类遗迹533处,出土各类编号器物1184件。期间,浙江省田野考古培训班两届17名学员参与了发掘。

发掘场景1

发掘场景2

发掘区的文化堆积包含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唐宋、明清等各个阶段,表明这是一处长期有人类生活的历史村落。其主体为崧泽—良渚文化堆积,这一史前时代共清理出8个土台、2处房址、105座墓葬、185个灰坑、8个井窖和11条灰沟。崧泽晚期开始部分先民在此定居,修建人工土台用来居住和埋墓,良渚时期继续沿用,两者之间衔接紧密,并无间断。发掘区东部至南部存在一组东北—西南走向的灰沟,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从墓葬来看,崧泽时期人口较少,主要在西区活动,良渚时期人口增加,活动范围扩展至东西两区,重心也逐渐东移。墓葬规格较为普通,随葬品数量2—25件不等,有一定的贫富差距。陶器是主要的随葬品,石器少见;玉器占一定比例,但真玉很少,多为叶蜡石,器形有镯、锥形器、耘田器、镰、坠、管、珠串、片饰等。良渚晚期在东区出现了一座随葬玉璧的墓,同时还有4枚猪獠牙,墓葬等级相对较高。

历史时期的遗迹以灰坑和灰沟为主,另有少量井窖、小炭窑和零星墓葬。春秋时期的一座土坑墓出土了12件保存较好、制作精良的釉陶器物。唐宋时期袋状坑较多见,有的很深,可能作为窖藏使用。宋代一个奠基坑底铺青色方砖,上面倒扣一陶盆,内置一青白瓷杯。

成组墓葬

M90

M75玉石器

 J7陶器

春秋墓葬

宋代奠基坑

达泽庙遗址见证了海宁地区史前社会基层村落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嘉兴地区史前文化的地域传统,是一个保存较好、格局和脉络相对清晰的史前村落样本。(供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宁波镇海九龙湖应家遗址考古发掘

应家遗址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应家村,分布面积约12000平方米。该遗址三面环山,东侧面向滨海平原,距离现海岸线约10公里。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为配合当地经济建设,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对其实施了2000平方米面积的考古发掘,共发现古代水井、灰坑、灰沟、基槽、柱洞群、烧土堆等各类遗迹约220余处,出土陶、瓷、石、铜、木器等各类完整或可复原文物约1000余件。

应家遗址发掘区航拍照

应家遗址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遗迹航拍照

应家遗址发掘区所见地层有十二层,由早至晚可划分为史前时期,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和历史时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其中以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遗存为主体文化堆积。

一、商周时期遗存

以第⑥层为代表。发现水井、灰坑、灰沟和基槽等各类遗迹90余处,以及400余个柱洞。柱洞群所构成的建筑单元是本次重要发现,推测其主体原为日常居住的干栏式建筑。此外,还在H172发现了木器和竹编器,H149发现了一捆用麻绳捆绑的竹片,它们可能与先民的储藏行为有关。

出土遗物数量丰富,按照质地分为陶、原始瓷、石、木器等。以陶器为主,原始瓷较少,可辨器形有鼎、甗、罐、豆、盘、钵、盆和器盖等。

应家遗址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灰坑2019ZJYH172及其底部出土竹编器

二、春秋战国时期遗存

以第⑤-③层为代表。发现水井、灰坑、灰沟和烧土堆等各类遗迹110余处。尤为重要的是,H29底部出土了1件铜鼎器盖,这在浙江地区同时期遗址中较为罕见。

出土遗物数量丰富,按照质地分为陶、原始瓷、石、铜、木器等。陶器和原始瓷器最多,可辨器形有鼎、罐、坛、盆、碗、钵、盒、杯、器盖和甬钟等。铜器较少,可辨器形有斧、锛、锸、锄、耨、刀和器盖等。此外,还出土了一些铜块和凝结物。

应家遗址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水井2019ZJYJ1

五、价值与意义

应家遗址文化堆积深厚,时间跨度大,发现古代遗存十分丰富,价值和意义颇为重要,总结如下:

第一、商周时期文化谱系。应家遗址该阶段遗存的文化性质相当于“后马桥文化”。以往发现的该文化遗存材料较为单薄,时空范围和文化面貌等还不清晰。作为上承马桥文化,下启越文化的关键阶段,“后马桥文化”阶段遗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应家遗址发现的该文化遗存,不仅有单纯的地层堆积,还有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为构建浙江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谱系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对盘活浙江地区青铜时代早期聚落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内涵。应家遗址该阶段遗存在文化性质上相当于越文化,时间相当于勾践灭吴和越国强盛时期。曹娥江以东作为越国的大后方,为越国的崛起和强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对该历史进程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应家遗址发现的该时期遗存不仅材料丰富,而且发现了铜鼎盖、原始瓷甬钟等高等级遗物,以及可能与铸铜活动有关的遗物,为深化越国大后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供稿: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应家遗址河姆渡文化四期泥质黑皮陶圈足盘

应家遗址出土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陶、石器

应家遗址出土战国时期原始瓷甬钟(2019ZJYT2412③:4)

应家遗址出土春秋晚期青铜器盖(2019ZJYH29③:1)

应家遗址出土战国时期泥质陶器与原始瓷器

应家遗址出土战国时期铜器

宁波江北慈城东门村遗址考古发掘

东门村遗址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东门村北,海拔约2.6米,南距余姚江4.5公里,东南距塔山仅百余米,北部为一小山丘。为配合基本建设,于2020年7月~11月在遗址西部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

东门村遗址航拍照

一、地层堆积

遗址地层堆积深约2.5-3米,出土遗存大致可划分为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东周、汉-六朝、唐宋、明清八个时期,其中史前和商周阶段文化堆积为遗址主体堆积。

二、主要发现

因遗址核心区在发掘完④层后进行了原址回填保护,河姆渡晚期文化遗存和良渚文化遗存仅在解剖沟内发现少量陶片,以下主要介绍广富林文化至历史时期遗存。

1.广富林文化遗存

包括第④层堆积,遗迹现象有柱坑、木构护岸、灰坑、房址等。出土遗物主要分为陶、石、骨、木器四类。陶器有罐、鼎、豆、鬶、盆等;石器有石锛、刀、镞等。木器主要是建筑构件,包括木桩、木柱等。

东门村遗址广富林文化木构护岸

东门村遗址出土广富林文化石器

东门村遗址出土广富林文化陶器

2.马桥文化遗存

包括第③层堆积,遗迹有房址、水井、灰沟、灰坑、灶、烧土堆等。房址多发现于土台上,除少量范围、结构较为清楚,其余多为柱洞,结构不明。出土遗物主要有鼎、豆、壶、罐、三足盘、觯、觚等陶器和钺、锛、镞、凿、犁、刀等石器。

东门村遗址马桥文化房址2

东门村遗址马桥文化房址F2

东门村遗址马桥文化烧土堆

东门村遗址出土马桥文化陶器

3.东周至明清等历史阶段遗存

遗址②层为明清文化层,②层下另发现有东周、汉—六朝、唐宋三个时期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单位,未发现对应文化层,可能被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东周遗物包括原始瓷碗、碟、盏和印纹硬陶罐等,以及铜镞、带钩等青铜器。汉—六朝遗物有青瓷碗、盘、罐等。唐宋遗物见青瓷碗、盘、韩瓶等。明清遗物主要为青花碗、盘、碟等。

东门村遗址六朝、唐宋水井

三、价值意义

东门村遗址出土遗存年代跨度大,时代特征鲜明,尤其是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两时期遗存的发现,为完善宁波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增加了新的材料。聚落延续使用时间长,为探究聚落形态、布局和变迁等提供了新的案例。遗址所揭露出的类型丰富的六朝水井群系宁波地区首次发现,为研究宁波地区筑井技术演变规律和先民用水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供稿: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余杭跳头遗址考古发掘

跳头遗址位于余杭区中泰街道跳头村东北400米,东距南湖约1000米。遗址是配合阿里巴巴达摩院一期地块三项目而发掘。遗址发掘共布设探方21个,包括扩方区域在内总发掘面积约2200平方米。

发掘区全景

发掘区上空自南向北远眺南湖

遗址目前已经清理至第⑥层。①层为农耕层,土质疏松,土色呈黑褐色。②层至④层为自然堆积,土色呈灰褐色或红褐色,出土有零星螺壳。⑤层土质致密,土色呈青灰色,可分为⑤a、⑤b两层。⑤层底部出土大量原始瓷、印纹硬陶片,纹饰包括云雷纹、米筛纹、回纹、方格纹、席纹、大方格填线纹等。⑥层土色呈黄褐色土,仅在局部分布,厚度在6—16厘米左右,推测为人工堆筑的土台,⑥层出土夹砂红陶、泥质灰(黑)陶片,少量黑陶、印纹硬陶片。夹砂陶、泥质灰(黑)陶多为素面,少量可见绳纹、折线纹,可辨器形包括鼎、釡、罐、三足盘等。印纹硬陶以变体云雷纹、回纹为主。同时遗址⑤层底、⑥层出土大量红烧土块,大小不一,部分红烧土块见有较为平直的面,且部分见有植物印痕,推测是构筑墙体时烧制而成。

遗址⑥层出土部分陶片

遗址主体年代为商周时期。遗址的结构为中部存在一条南北向河道(G1),河道开口于⑤b层之下,口部宽约35-36米,暂未清理至底。河道东西两侧分布有人类活动的聚落,聚落以土垄、道路、灰沟(G2)等为界分割成不同的遗迹单元,截至目前共清理灰坑18座、陶片堆2处、红烧土堆积6处,另外还揭露出柱洞组合(建筑单元)、疑似护岸遗迹等。

发掘区西侧土垄、G2、陶片堆1等遗迹的分布情况

提取陶片堆1陶片

 H15

G2位于G1西侧,已揭露的部分呈近东西向,沟口宽5-5.6米,深约0.8-1.2米。根据勘探结果表明,G2向东与G1相连,向西转向西南方向,推测其具有壕沟性质。土垄分布在发掘区西侧,呈南北走向,开口于⑤b层之下,宽1.3-1.5米,土色为灰褐色,质地较硬。土垄在G2处中断。其中G2南侧土垄长约21米,厚20-45厘米,北侧土垄残长约13米,厚约20-30厘米。发掘区西侧还存一条东西向土垄,向西与南北向土垄相连,向东延伸至G1,长约17.5米,宽约2.2-2.5米,厚约10-40厘米。发掘区西侧还分布有灰坑、陶片堆、红烧土堆积、柱洞组合(建筑单元)等遗迹,其中柱洞根据填土颜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含红烧土颗粒,直径在10-40厘米不等,一类填土为黑褐色,含极少红烧土颗粒,直径在12-20厘米左右。

发掘区东侧结构与发掘区西侧相似,也分布有灰坑、陶片堆、红烧土堆积、柱洞组合(建筑单元)等遗迹。发掘区东侧还存在一条近西北-东南方向的道路,开口于⑤层下,土色为灰褐色,残长约30米,宽约1.3-1.8米,厚10-20厘米,延伸至G1边缘中断。同时发掘区东侧G1东部分布有疑似护岸遗迹,部分木桩尚得到保存。

跳头遗址出土陶鼎、陶三足盘、陶罐、陶纺轮、原始瓷碗、铜镞、铜刀、铜矛、石锛、穿孔石刀、石斧等120余件。同时通过对G1土样进行浮选,初步发现有炭化水稻、乌桕、桃核、梅核、炭化水桃核、橡子、柿属、青风藤、苦楝、樟属等植物种子,大量木材以及少量鱼骨等。跳头遗址对于了解本地区商周时期的文化内涵、古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小型聚落的形态与结构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供稿: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遗址出土部分鼎、三足盘

遗址出土部分红烧土块

遗址出土部分石器

遗址出土部分铜器

遗址出土部分印纹硬陶片

遗址出土部分原始瓷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