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胡强 智英豪:解析内丘邢窑遗址生产的隋代细白瓷






[日期:2021-09-21] 来源:桃花源艺术空间  作者:胡强 智英豪 [字体: ]

【摘 要】隋代今河北邢台市内丘一带制瓷业空前繁荣,邢窑中心窑场即位于内丘县城,是白瓷创烧窑口之 一。隋代邢窑细白瓷产品以胎体映衬釉色,模制工艺发达,出现镶嵌与双色釉工艺,开始用文字作为装饰纹样, 装烧使用匣钵。邢窑在早期白瓷制作工艺上多有开创性贡献,其中细白瓷绿彩装饰成为瓷器彩釉装饰发展的 新风尚。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隋代邢窑主体窑区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一带[1],另在邢台市区[2]、临城县及邢台县[3]有零星分布。近年来,在内丘县城城市建设过程中,西关西、西关北、西街等地的隋代地层内出土了一批细白瓷和相关装烧器具,反映了邢窑在早期白瓷制作工艺上的诸多开创性贡献。

隋代邢窑出土细白瓷标本介绍

下面对这批标本择要介绍。

1.动物形杯类

(1)狮首角杯(12NSXC∶1) 残,内丘县城西关西窑址出土。敞口,平沿,口部作八棱形,边沿为微下曲的弧形,斜直壁,圜底。外壁口沿下为宽带状,下为一周联珠纹,每面均随口部下曲。杯身中部渐成圆筒状。外壁两侧对称饰有忍冬和变形莲纹。杯下部为狮形,仅表现前半身。狮睁目张口,双耳抿伏,腮后有卷曲状鬣毛,颌下有须,双爪伏于腮下,腿后侧刻划有腿毛,胸腹部隐于杯底,肋线清晰。杯身忍冬纹、变形莲纹和狮身须毛处点饰绿彩,狮睛部、趾甲点饰褐彩。左右半模合制,胎体洁白,胎质细腻坚致。釉色莹白光亮,聚釉处可见大量气泡,局部有开片。高约 9.2 厘米(图一)。此件狮形角杯在贾城会《隋代邢窑遗址出土白釉兽形杯》(以下简称“贾文”)一文中有论及[4]。

图一 内丘邢窑西关西窑址出土隋代狮首角杯(12NSXC∶1)

(2)狮首角杯(12NSXC∶2) 残,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两节式杯体:上部八棱形杯口斜收,敞口,平沿,每边亦为微下曲弧形,斜直壁;下部为圜底筒形杯身。杯口部外壁每面饰1枚团窠联珠纹,共计8枚。杯身饰变形忍冬纹。狮眼圆睁,张口伸舌,舌尖上卷,腮后、颌下有须,鬣毛卷曲下垂,前腿后侧有腿毛,关节后部腿毛卷曲,双爪伏地,爪部筋骨、趾甲清晰。杯口团窠联珠纹和狮睛、上吻部点饰褐彩。左右半模合制,胎体灰白,胎质细腻坚致。釉色泛青灰,聚釉处有气泡。高约9.5厘米(图二,1)。

(3)牛首角杯(12NSXC∶3) 残,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仅余牛首后部及前肢。可见牛角、耳部、下颌局部;前肢作跪伏状,牛蹄分两瓣。左蹄部点饰褐彩。左右半模合制,胎体洁白,胎质坚致。釉色白中泛青,满布开片。残高约3.8厘米(图二,2)。

(4)角杯残片(12NSXC∶4) 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杯口部饰联珠纹,杯体饰忍冬纹,并见有部分动物毛发。杯口转角处枝叶向下的忍冬与杯底枝叶向上的忍冬之间饰一枚篆书印章,印面3字为“大吉利”。模制,胎体洁白,胎质坚致。釉色青白,光亮。残高约5厘米(图二,3)。

(5)角杯残片(12NSXC∶5) 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杯口部饰联珠纹,之下存一枚团窠联珠纹。右侧残余动物耳部,耳左侧刻写一楷书“吉”字,为模制成器后于器坯刻字,再施透明釉烧造。胎体洁白,胎质坚致。釉色白中偏青,莹润光亮。残高约 3.2 厘米(图二,4)。

图二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动物形角杯

2.碗类

(1)贴塑莲纹碗(12NSXC∶6) 仅余底部,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内底贴塑重瓣莲花一朵。莲瓣分两层,上层莲瓣端部内为一周双弦纹夹饰的联珠纹,芯部亦为莲花,残甚。圈足,足墙与外底交接处弧曲,底心出一尖突。胎体洁白,胎质坚致。外底及圈足无釉。釉色白中闪黄,莹润光亮。底径4.5厘 米(图三,1)。

图三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碗1 2 1.贴塑莲纹碗(12NSXC∶6)

(2)平底碗(12NSXC∶7) 残,内丘县城西关西窑址出土。敞口,圆唇,斜弧腹,平底稍内凹。胎体洁白,胎质坚致。内壁满釉,外壁施釉至近底处。釉色白中略泛青,近失透状,光亮。口径 10.4厘米,高 4.2厘米,底径 4厘米(图三,2)。

2.平底碗(12NSXC∶7)

图三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碗

3.造像类

(1)造像(12NSXC∶8) 残存造像衣角、双足及莲座的上半部。内丘县城西街出土。造像衣褶刻划而成。莲座分莲台和莲瓣两部分。莲台作莲蓬状,外围一周两层单莲瓣,上层莲瓣高度超出莲台,莲瓣中部起脊,均捏塑贴附于莲台上。从残断处向造像腔体内观察,可见莲台与造像为分制后接合而成,接合处满刻加固划痕。胎色洁白,胎质细腻坚致。透明釉匀净柔和,釉色白中略泛黄,莹润光亮,釉面有细碎开片。造像残高 2.2 厘米,莲座残高 3.8 厘 米 ,通 高 6 厘 米(图四,1)。(2)造 像莲座(12NSXC∶9) 残存底座部分,内丘县 城 西 街 出土。分上下二部分。上部圆形莲座,细瓷泥制成,嵌入下部粗瓷方台内。莲座自下而上分三层:下层为圆形矮台座,中层饰重 瓣 莲 花 10组,上层仍为一较矮的圆形台座,台座偏后部留有造像背屏与莲座的粘接痕。胎质洁白细致,透明 釉 莹 润 光亮。下部的方形台座侧视为梯形,胎质较粗,胎色灰黄,外施透明的浅淡青釉,顶部釉面有细碎开片,四立面釉层无开片。方台顶面四边、四角及四侧边悉用工具斜削。该器原应为背屏式造像。圆莲座高 1.8 厘米,径 9.6 厘 米;方台高 3.5 厘米,边长 14.4 厘米;通高 5.3厘米(图四,2)。

图四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造像 1.造像(12NSXC∶8)

图四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造像 2.造像莲座(12NSXC∶9)

4.文房器具类多足砚(12NSXC∶10) 残存砚墙及砚足,内丘县城西街出土。砚墙沿面饰两道弦纹,外壁饰四道凸棱;砚足端部作瓜棱状。胎色莹白,胎质坚致。釉色白中略泛浅绿。口沿点饰褐彩。残高3厘米(图五)。

图五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多足砚(12NSXC∶10)

5.窑具类匣钵 2件。筒形,直口,平沿,壁近直,平底,轮旋痕明显。12NSXC∶11,口沿处施用一周细瓷泥浆,有流淌痕。外壁局部沾染青釉,有深褐色火刺。口径 15.3 厘米,高 11 厘 米(图六,1)。12NSXC∶12,口沿处局部粘有瓷泥条,局部有火刺。口径15厘米,高5.8厘 米(图六,2)。

图六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匣钵 1.12NSXC∶11 2.12NSXC∶12

隋代邢窑细白瓷工艺特征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隋代邢窑产品以青、黄、黑、白等釉色瓷器为主,白瓷又可分化妆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白瓷三个序列产品。其中细白瓷产品呈色洁白的胎体以高纯度瓷土制成,罩施一层透明或半透明釉。截至目前,发现隋代细白瓷产品的窑址主要集中在内丘县城一带的邢窑中心窑场。作为独立生产且产量较大的瓷器产品序列,隋代内丘邢窑细白瓷从产品设计到烧制完成,有着成熟的备料、制作、装饰和烧造工艺。

1.胎体映衬釉色北朝晚期,邢窑吸收了邺城窑制瓷技艺中的胎体衬色技术,细白瓷产品胎料内的杂质不断减少,器坯洁白度越来越高,器表施用匀净的、浅淡的青色釉料,釉层的透明度也不断提高,成品釉色黄中偏白或青中偏白。隋朝建立后,内丘瓷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瓷手工业规模空前,优质胎土、釉料的应用,使细白瓷生产有了质的飞跃,胎釉俱佳,形成了独立的制瓷工艺系 统 。具体表现为:提纯后降低杂质的胎体洁白细腻,胎质坚致,胎体表面因反复修整而具有中高度的润滑感;透明或半透明釉玻化程度高,莹润光亮;产品烧结程度良好,胎釉结合紧密,少量产品有半脱胎质感;釉面常见开片现象,聚釉处釉面下有较多的气泡。建立在白色胎体基础上的烧成釉色,因烧造气氛的不同而呈现冷暖两种色调——冷色系釉色主要表现为白中闪青,如角杯12NSXC∶3、12NSXC∶4、12NSXC∶5,平底碗 12NSXC∶7 和造像莲座 12NSXC∶9 的呈色;暖色系釉色主要表现为白中闪黄或白中略泛浅绿,如角杯 12NSXC∶1、贴塑莲纹碗12NSXC∶6、多 足 砚 12NSXC∶10 和 造 像12NSXC∶8的呈色。

2.模制、接坯工艺发达通过对上述新发现的隋代细白瓷产品的观察,可知内丘邢窑遗址的模制产品较多,各种形制的动物形杯、文房用品、造像等类器物均经模制而成。狮首角杯 12NSXC∶1杯体中部的变形莲纹、忍冬纹,狮首角杯12NSXC∶2 杯体上所饰忍冬纹、口部所饰团窠联珠纹,角杯 12NSXC∶4 残存杯体所饰篆书印章,以及碗 12NSXC∶6 内底模印的莲花等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制瓷模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说明了模制技术的繁荣和发达。

由内丘所出隋代牛首角杯模具(图七)的结构可知,细白瓷角杯系以左侧和右侧半模制坯后接合而成。观察狮首角杯 12NSXC∶1可发现,杯身和狮首顶部、下颌部、胸腹部接缝处均经过刻意修整,特别是颌下须毛处还以刻划线条来掩饰接缝。狮首角杯 12NSXC∶2 接合部的处理和 12NSXC∶1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处理狮首额部、鼻部、上齿、下齿及下颌时,对合缝处进行了重新刻划。造像12NSXC∶8 由莲座和造像两部分组成,因造像残断,使得从造像腔内观察接坯工艺更为便利:莲座台面和造像接合处满布深深的交错刻划痕,使坯体接合更加紧固,但从外观上看,造像和莲座宛若一体,完全看不到粗糙的工具痕。这种精心、巧妙的处理,使得器坯接合处基本不露痕迹,可见邢窑产品之精工。

图七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牛首角杯模具

3.隋代彩釉装饰新动向——细白瓷绿彩装饰

通过观察近年来内丘邢窑遗址出土的动物形杯类产品可知,隋代高温细白瓷上的彩釉采用的是低温釉彩装饰,装饰方法有三种:一是点饰褐-黑彩,通常装饰于动物的眼部、鼻吻部及联珠纹上,如角杯 12NSXC∶2;二是点饰绿彩,多饰于杯身的忍冬纹、莲纹或杯沿的团窠联珠纹,以及动物的毛发、羽毛部,如贾文中的马首形角杯[4](图八);三是褐-黑彩和绿彩同时施用,装饰部位基本同于前两种,如角杯 12NSXC∶1。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三彩为低温釉陶,以白釉为底色,加饰黄褐、绿彩而成,而上述隋代细白瓷上彩釉的第三种装饰方法系以高温细白釉为底色,加饰褐彩和绿彩,似可作为唐三彩的源头。从烧成效果来看,内丘邢窑窑场早在隋代就已掌握了细白瓷多彩装饰技术。

图八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点绿彩角杯残片

4.镶嵌和双色釉工艺的出现

造像莲座 12NSXC∶9是一件制瓷工艺复杂的作品。从胎体来分析:上层莲座系用高纯度的细瓷土制作,胎体洁白细腻,胎质坚致,下层方形台座以较粗的灰色瓷土制作,胎色灰黄,上层圆形莲座嵌入下层方台座内,体现了细白瓷的镶嵌工艺。从釉色角度来考量:上层莲座施用透明釉,釉质莹润肥亮,下层方形台座外施半透明的浅青釉,两种釉色限定在各自的空间里,界线分明。该器胎体呈色和釉色均对比明显,体现了细白瓷在胎体、釉色装饰上的创新。

5.文字成为装饰纹样在内丘隋代窑址发现的动物形杯或相关制作模具上的文字装饰,均以印章或刻写形式出现。印章基本形式为方形,有边框,内有篆书文字,如角杯12NSXC∶4上的印章;刻写文字则以楷书形式呈现,在坯体接合后先于器坯上刻字,再施透明釉烧造 ,如角杯12NSXC∶4 上的文字。在细白瓷器表装饰文字,使文字与主题纹样相契合,实为隋代内丘邢窑窑场的一大创举。

6.北方匣钵装烧技术的开拓细白瓷之所以能烧制成功,仰赖于匣钵装烧工艺的出现。内丘邢窑遗址所出隋代匣钵均为筒形,所用坯料质量较好,胎色发灰或黄。从目前收集的标本来看,装窑烧作时匣钵的封闭方法大概有两种 :一是匣钵12NSXC∶11采用的方式,即在口沿处涂抹一层细瓷泥浆,使匣钵盖与匣钵及摞烧匣钵之间的空隙得以封闭;二是匣钵 12NSXC∶12采用的方式,即在上下相邻的匣钵口沿垫以一周湿泥条,从而使空隙封闭并起到加固作用。这两种方法都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匣钵内部细白瓷器物的品质,是烧制细白瓷产品不可或缺的装烧方式。

内丘邢窑窑场地处太行山东侧,既位于北朝晚期的两都(邺城—晋阳)巡幸路线上,同时又是丝路环线之重要节点。近半个世纪之中,帝王公侯在邺城—晋阳两都之间的并邺道东、西线上往来不绝,使邺都陶瓷之风在当时的中丘(今内丘)早有播扬。北朝晚期丝绸之路的北线经晋阳而至邺城,亦循并邺道而行。东魏北齐时期窑业技术的积累,加上入隋后瓷器烧制技术的改进,使得邢窑隋代细白瓷序列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质量上乘,而且在备料、制作、烧造、装饰等方面有多项开创性贡献,与位于河南的安阳窑[5]和巩义北官庄窑[6]并称为“白瓷烧造工艺的创造者”[7]。目前的古陶瓷研究中,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白瓷装饰绿彩的技法仅可上溯至晚唐时期,隋代邢窑高温细白瓷绿彩装饰的发现,把白瓷绿彩装饰技术的出现提早了两个世纪,开启了制瓷史上全新的篇章,而在高温细白瓷器物上同时装饰两种彩釉,更是成为后世唐三彩的直接源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