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文物修复人才奇缺 青岛只有一个人能修陶瓷器






[日期:2010-12-21] 来源:网络  作者: [字体: ]

在与考古研究所的老杜考古勘探完毕后,我们还走进老杜的文物修复室,见证出土陶器的修复过程。老杜说,出土的陶器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类历史遗址、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陶器文物标本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 、侵蚀等破坏千差万别,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工作人员在修复保护流程中需要运用清洗、拼对粘接、修补缺损等各种手段,要不断与陶片、石膏、腻子、胶等材料打交道,老杜笑称自己更像一个“泥瓦匠”。

A 陶器完整的少,得从上万碎片中分类

在修复室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个拼接了一半的三足罐状器物以及相同颜色的碎陶片。“这个器物叫甗(yan,三声),是今年8月李沧区古城顶遗址出土的。”老杜介绍,“这个器物原来是下面三足,中间细腰,再往上口部宽敞,古时候放上水在火上烤,在口部放食物熟得快,很像咱们现在的蒸锅。”

据老杜介绍,包括这件甗在内的所有要修复的陶器,都是从上万片中分类出来的,这是一个很复杂很细致的过程,“像甗这样的陶器出土时完整的很少,碎片少则几十块,多的可能一百多片。像工作台上这些陶器,都是一个遗址出来的,当时有一万多片,就需要把碎片分类出来,拼接修复。”老杜说。

陶片出土后经过简单的表层处理,他们就要通过颜色、致密程度、弦纹等特征进行分类。“这个甗是红色的,所以就很形象地叫做‘袈裟红陶’。”老杜说。因为有些陶器在制作和烧制过程不一样,致密程度也不一样,“你看这个甗颗粒就很大,当时制作得很粗糙,并且加入了大量沙粒;旁边的灰陶就很细密,一看就不是一个器物上的。”

B 像做拼图,大件要粗犷小件要柔和

分门别类之后,就要进入更复杂的拼接阶段了。对于这个阶段,老杜表示,说是修复其实更像做拼图,“这一片片归整得比较齐全的陶片,是不是像拼图的片?虽然没那么整齐,但原理一样。”老杜说。

对于立体的陶器,也像平面的拼图一样,要先从顶或底开始。老杜说,“先找出明显的顶口或底座部分拼出来。然后对残片仔细组合,按对接的位置依次排放,最后涂胶固定。”从头尾修起,最后连接中间,这不仅能先将器物大概形状呈现在脑海中,也方便分辨已修复好的部分。

老杜还说,大件要粗犷着修,而小件则要柔和。“较大的陶瓷器物,当年烧制比较‘粗暴’,用粗犷方式修复效果好。而细小器物一定要将断裂面严丝合缝地连到一起,还要小心不变形。”老杜说,有时修起大件器物来,同事说他就像去打仗一样,有股用力特别大的感觉。

拼接完成之后,还要从内部把缝隙内填充上石膏,让陶瓷器物固定成型。“尽量减少露出表面的石膏,这样看着漂亮。”老杜说,最后是绘图、拍照、写修复报告等结尾工作。

C 陶瓷碎片多有残损,需要“反模”补齐

出土的陶瓷碎片,不一定一片不少地完整呈现器物,往往会出现丢失状况,而根据残损情况严重程度,有的还要通过“反模”的方式补齐。老杜说,绝大部分陶瓷器都是左右对称的,“反模”办法比较科学可行。

“反模”方法有两种,第一种较为复杂,有三道工序。首先,用质地非常细腻的黄泥土固定形状,做成外面模子的形状;再与文物另一半对接,随后在表层封蜡形成蜡模;清理掉蜡模内部的黄泥土后,就可以灌入石膏;再待石膏凝固,就与原本残损不全的器物形成一个整体了。

“这个器物的‘耳朵’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把手,就缺失了一半。因为形状独特,中间还有个孔,就只能采用‘反模’的方法,让两边对称好看。”说着,老杜领着记者来到库房,记者看到四周架子上堆满了修复好的陶瓷器,好多都是由石膏补齐的。

“这个碗残缺了约1/3,碗的构造并不复杂,可采用较容易的‘反模’方式。”老杜说,另外一种“反模”方式则主要用橡皮泥或软陶,捏在器物现存的部分外表,再将捏制的部分补齐暂缺,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首先要找个支架将器物反着固定,然后用橡皮泥或软陶一点点捏制,形成一个模子,再仔细将原器物与模子连接,最后把石膏均匀涂抹在内部。”

老杜说,第二种办法节省了封蜡、制作蜡模的工序,对于构造简单的陶瓷器物十分实用。

文物修复工作者

文物修复人才奇缺

无论是我们平日接触最多的书画、陶瓷器修复,还是鲜为人知的青铜器、漆木器修复,青岛市目前掌握此类技术的人员相当稀有。采访过程中,专门负责修复的工作人员不断向记者反映,“少人”、“缺人”情况很严重。

“全青岛市只有一人能修陶瓷器,全青岛市只有一人学过青铜器修复,这种境地多让我们文物工作者尴尬和无奈啊!”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曾和记者谈起青岛市文物修复的现状时感叹,“仅此一人”,也是从外地文物保护机构或者上级省所调来,完全不是青岛市自己培养的人才。“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青岛市缺少这方面人才是个事实。”

“北京、上海,还有西安等西北地区,都有着大批文物修复的人才,特别优秀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也都从这些地方走出来。”市博物馆的崔薇薇老师曾向记者提及,学习这项功课的人本就不多,从事本行的人更是慎之又慎,像自己这样特意奔赴上海跟恩师学习的,绝对是少数。另外,曾经学习过青铜器修复,也是青岛市目前唯一一位掌握此项技术的张海燕老师也曾表示,“青铜器修复要真想在青岛大规模展开,我觉得一定要请我的同学、也是目前青铜器修复方面的专家过来坐镇才好,这样才能在他们的指导下,让我搁置多年的技术熟练起来。”

除了人才稀缺,工具缺乏也是原因之一。“建一个最普通的青铜器修复室,至少需要10万元打底。而国际上领先的设备,少说就100万元。这笔资金又到哪里出呢?”张海燕老师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文物修复人才奇缺 青岛只有一个人能修陶瓷器

在与考古研究所的老杜考古勘探完毕后,我们还走进老杜的文物修复室,见证出土陶器的修复过程。老杜说,出土的陶器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类历史遗址、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陶器文物标本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古代陶器在墓葬内外遭遇到的损坏 、侵蚀等破坏千差万别,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工作人员在修复保护流程中需要运用清洗、拼对粘接、修补缺损等各种手段,要不断与陶片、石膏、腻子、胶等材料打交道,老杜笑称自己更像一个“泥瓦匠”。

A 陶器完整的少,得从上万碎片中分类

在修复室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一个拼接了一半的三足罐状器物以及相同颜色的碎陶片。“这个器物叫甗(yan,三声),是今年8月李沧区古城顶遗址出土的。”老杜介绍,“这个器物原来是下面三足,中间细腰,再往上口部宽敞,古时候放上水在火上烤,在口部放食物熟得快,很像咱们现在的蒸锅。”

据老杜介绍,包括这件甗在内的所有要修复的陶器,都是从上万片中分类出来的,这是一个很复杂很细致的过程,“像甗这样的陶器出土时完整的很少,碎片少则几十块,多的可能一百多片。像工作台上这些陶器,都是一个遗址出来的,当时有一万多片,就需要把碎片分类出来,拼接修复。”老杜说。

陶片出土后经过简单的表层处理,他们就要通过颜色、致密程度、弦纹等特征进行分类。“这个甗是红色的,所以就很形象地叫做‘袈裟红陶’。”老杜说。因为有些陶器在制作和烧制过程不一样,致密程度也不一样,“你看这个甗颗粒就很大,当时制作得很粗糙,并且加入了大量沙粒;旁边的灰陶就很细密,一看就不是一个器物上的。”

B 像做拼图,大件要粗犷小件要柔和

分门别类之后,就要进入更复杂的拼接阶段了。对于这个阶段,老杜表示,说是修复其实更像做拼图,“这一片片归整得比较齐全的陶片,是不是像拼图的片?虽然没那么整齐,但原理一样。”老杜说。

对于立体的陶器,也像平面的拼图一样,要先从顶或底开始。老杜说,“先找出明显的顶口或底座部分拼出来。然后对残片仔细组合,按对接的位置依次排放,最后涂胶固定。”从头尾修起,最后连接中间,这不仅能先将器物大概形状呈现在脑海中,也方便分辨已修复好的部分。

老杜还说,大件要粗犷着修,而小件则要柔和。“较大的陶瓷器物,当年烧制比较‘粗暴’,用粗犷方式修复效果好。而细小器物一定要将断裂面严丝合缝地连到一起,还要小心不变形。”老杜说,有时修起大件器物来,同事说他就像去打仗一样,有股用力特别大的感觉。

拼接完成之后,还要从内部把缝隙内填充上石膏,让陶瓷器物固定成型。“尽量减少露出表面的石膏,这样看着漂亮。”老杜说,最后是绘图、拍照、写修复报告等结尾工作。

C 陶瓷碎片多有残损,需要“反模”补齐

出土的陶瓷碎片,不一定一片不少地完整呈现器物,往往会出现丢失状况,而根据残损情况严重程度,有的还要通过“反模”的方式补齐。老杜说,绝大部分陶瓷器都是左右对称的,“反模”办法比较科学可行。

“反模”方法有两种,第一种较为复杂,有三道工序。首先,用质地非常细腻的黄泥土固定形状,做成外面模子的形状;再与文物另一半对接,随后在表层封蜡形成蜡模;清理掉蜡模内部的黄泥土后,就可以灌入石膏;再待石膏凝固,就与原本残损不全的器物形成一个整体了。

“这个器物的‘耳朵’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把手,就缺失了一半。因为形状独特,中间还有个孔,就只能采用‘反模’的方法,让两边对称好看。”说着,老杜领着记者来到库房,记者看到四周架子上堆满了修复好的陶瓷器,好多都是由石膏补齐的。

“这个碗残缺了约1/3,碗的构造并不复杂,可采用较容易的‘反模’方式。”老杜说,另外一种“反模”方式则主要用橡皮泥或软陶,捏在器物现存的部分外表,再将捏制的部分补齐暂缺,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首先要找个支架将器物反着固定,然后用橡皮泥或软陶一点点捏制,形成一个模子,再仔细将原器物与模子连接,最后把石膏均匀涂抹在内部。”

老杜说,第二种办法节省了封蜡、制作蜡模的工序,对于构造简单的陶瓷器物十分实用。

文物修复工作者

文物修复人才奇缺

无论是我们平日接触最多的书画、陶瓷器修复,还是鲜为人知的青铜器、漆木器修复,青岛市目前掌握此类技术的人员相当稀有。采访过程中,专门负责修复的工作人员不断向记者反映,“少人”、“缺人”情况很严重。

“全青岛市只有一人能修陶瓷器,全青岛市只有一人学过青铜器修复,这种境地多让我们文物工作者尴尬和无奈啊!”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玉海所长,曾和记者谈起青岛市文物修复的现状时感叹,“仅此一人”,也是从外地文物保护机构或者上级省所调来,完全不是青岛市自己培养的人才。“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青岛市缺少这方面人才是个事实。”

“北京、上海,还有西安等西北地区,都有着大批文物修复的人才,特别优秀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也都从这些地方走出来。”市博物馆的崔薇薇老师曾向记者提及,学习这项功课的人本就不多,从事本行的人更是慎之又慎,像自己这样特意奔赴上海跟恩师学习的,绝对是少数。另外,曾经学习过青铜器修复,也是青岛市目前唯一一位掌握此项技术的张海燕老师也曾表示,“青铜器修复要真想在青岛大规模展开,我觉得一定要请我的同学、也是目前青铜器修复方面的专家过来坐镇才好,这样才能在他们的指导下,让我搁置多年的技术熟练起来。”

除了人才稀缺,工具缺乏也是原因之一。“建一个最普通的青铜器修复室,至少需要10万元打底。而国际上领先的设备,少说就100万元。这笔资金又到哪里出呢?”张海燕老师道出了自己的困惑。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