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琐谈青花瓷艺术






[日期:2011-05-12] 来源:景德镇陶瓷   作者:邬亮 [字体: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悠久的文化和高度的文明,在历史上留下无数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东方民族风格的青花瓷,就是华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大约在公元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到十四世纪六十年代的元代中期,景德镇制瓷业的名师巧匠们在窑器“以青为尚”,单色青釉为主的基础上,大胆敢闯,博采众长,改革色釉把我国人民最善于驾驭的毛笔用到瓷器上,使它显示了独特的功能,创造出比以往的印、刻花更鲜明的“青花”,这是推陈出新的结晶。从元代青花创立掘起,到明清两代,青花瓷得到空前发展,尤以明代盛况一时,被称为我国青花瓷的繁荣时期。自元代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官窑,为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奠定了基础,民窑也在壮大,官窑和民窑所产瓷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成了景德镇制瓷业生产的主流,一直沿袭至今久盛不衰。
    青花,是一个白地蓝花瓷器的专有名称,属釉下彩装饰。它是以钴料为着色剂,于洁白干燥的坯胎上,用毛笔绘画出各种图案,然后罩上透明釉,入窑高温(1 3 0 0℃上下)焙烧而成,使画面呈现美丽的青色。青花瓷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它的特点鲜明,它除了发色靓丽,呈色稳定,永不褪色,更主要的是,纹饰图案典雅秀丽,淋漓酣畅,富于变化。人们可以从流传至今的古代青花瓷器上看出,一批没有留下姓名的制瓷工匠把自己艺术之魂全部融进一件件晶莹靓丽的瓷画作品之中,无不展示出东方人的智慧、灵巧、开朗、飘逸的风采。
    任何工艺美术都必受到它特定的材料、制作工艺与使用目的制约。青花有它自己的艺术语言,是以单一的蓝色青料,通过纹样的表现,以青白对比的手段,达到纯净、朴素、鲜明、大方的艺术效果与质感美。从青花的发展史来看,也是由简单的线描一一线描加拓染一一线描加分水,后又有洗色、泼墨、喷刷、网板刻线贴花及丝网漏印等技术,使各个不同时期的纹样形成不同的风貌。
    线描是青花的一种重要手法,也是我们民族绘画的艺术特征,通过线条来表现各种事物的形象,这种由线条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最能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内在结构,更好地表现出各事物的精神实质和各个时代的社会风俗。譬如民间大众向往的“福”、“禄”、“寿”、“喜”,本是不合瓷画要求的东西,但瓷艺家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居然也将其纳入青花瓷画中,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明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常见用松枝组成的“福”、“寿”字图案,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就是这种寓意祥瑞,别具一格的民间风俗画。
    青花瓷绘画在各个时代中,继承创新发展。“婴戏”是其中一个重要主题,从古至今,多喜欢以儿童生活情景作为绘画题材。明清青花瓷画上,留下了不少从各个角度去描绘儿童生活的作品,其画生动活泼,逗人喜爱。迷藏图、习武图、放风筝图、斗蛐蛐图、玩竹马图、蹴鞠图、对奕图,极其逼真传神,纯真自然,亲切感人。瓷艺人生活在民间,对生活中四周的情景深有体验。青花纹饰常见有菊、莲花、牡丹、卷(蔓)草、竹子、芭蕉等花卉纹,禽鸟有飞凤、鹭鸶、鸭和鸳鸯,兽类有麒麟和鹿。龙的运用也较多,极有特色。山水人物纹样,从明代作品来看,充分发挥白地作用,以简练的线条,色面,表现出“春水柳岸”的妩媚、“秋江月夜”的宁静,具’有深远的艺术意境。
    青花以单一的蓝色作为表现形象的手段,强调大的“黑白”对比效果,疏密层次的节奏,及外轮廓形象的刻划,使人一看,形象鲜明,且富有层次感,像单色的民间剪纸和蓝印花布,值得很好学习借鉴运用。江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邬书远先生就运用剪纸、蜡染、刺绣、皮影、瓦当,在传承传统纹饰上,创新了“民族印象,新青花、新民俗”青花瓷画。青花装饰主要以线条描绘纹样,在纹样轮廓范围的基础上,施以浓淡不同的料色,如同绘画上的勾线填色,使整个装饰纹样更加生动细腻,富有深浅层次的变化。在青白对比中,使纹样的轮廓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达到装饰效果上的富有层次节奏的韵律美,形成不同的色彩情调、民俗情调、人文意境美感。民间艺术应用到陶瓷青花瓷画中,使其有原始味、民间味,给现代中国工艺美术以生机和新的文化价值。
    青花瓷艺术作品,它的画笔韵味、料色韵味,犹如一幅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在欣赏一件件瓷艺术作品时,那种全然融入瓷画中的精神享受,那是何等的美也、醉也。青花瓷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有别于其它画种。它不仅色调明快,蓝白相映,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而且画面布局疏密相间,错落有致,有动有静,有聚有散,显示出作者运用各种传统笔法进行构图的功力,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抒情含蓄,有的写实奔放,做到了雅俗共赏。
    任何艺术都有“欲露不露”的含蓄美。而青花瓷艺术还须加上一条“该露欲露”的内在美。例如明末清初的青花瓷画,完全突破了历来规格化的束缚,出现了大量的写意花鸟、人物、山水,以及各种大小动物题材的画面,构图精致,线条洒脱,时而逸笔草草,画景成物,自然逼真;时而率意勾勒,抽象概括,形神兼备。如天启崇祯时期“吹箫行风图”、“达摩面壁图”、“秋溪晚渡图”、“春江水暖图”、“枯石寒禽图”、“荷花鹭鸳图”就达到了青花瓷画所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一代青花艺术大师王步先生,一生致力于青花艺术的研求与实践,大胆革新,创造了分水勾线的“没骨法”、“淌水法”,以笔意简练,博大精深和水色莹澈,淋漓尽致的艺术特色而独树一帜。他的“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青花艺术一代新风,尤其晚年喜遇新中国过着幸福生活,他激情满怀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以其精湛的青花技艺,融汇中国水墨画之笔意,别开生面,创作了许多气势磅礴、笔意奔放、淋漓酣畅、博大精深的青花艺术杰作,为景德镇青花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当艺术更新的时候,我们也必须随之而更新,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一种休戚相关之感,有一个与之分享和被强化的精神力量,这正是人生所应贡献于时代的最令人满意的东西。青花瓷的发明至今700多年,各个时代的青花瓷画艺术有各种时代的特征,其艺术风格相沿成习不断更新。元代青花艺术装饰纹样复杂,层次较多,但主题突出,繁而不乱;明代官窑青花艺术风格工整细腻,重在工笔画法;民窑笔调不受拘束,自由奔放,多用写意。明初洪武时期,开始改变元代花纹满、层次多的风格,多留白,图案简练。永乐宣德时期图案花纹豪放优美,繁缛清丽,文化画作品大量出现;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图案风格,花卉多缠枝花,人物简笔写意,往往衬以亭台楼阁,大片流云,有一种仙幻的味道;成化、弘治至正德时期,图案装饰纤细秀丽,别具一格,给人以美的享受;晚明清初,用笔率意洒脱,构图形成多用写意,题材丰富,且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清代青花艺术以康熙为代表,题材极其丰富,除花卉、禽鸟、鱼藻、婴戏、人物山水外,民间喜闻乐见的演义小说、戏曲故事比比皆是,青花艺术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进入繁荣时期,获得“青花五彩”之美称。
    青花瓷器在景德镇的发明与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几百年悠久的历史过程中,每个时期的青花瓷都具有每个时期的独特风格,这充分反映了古代陶艺的伟大成就。在改革开发的今天,文艺繁荣的大好时代,景德镇人将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展示自己的实力,把青花这个古老的陶瓷装饰艺术赋予新的生命,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得到更新、更大的发展。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