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明青花瓷 大明风韵遗西沙






[日期:2011-08-27]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魏希望 [字体: ]

 


明青花童子持莲俑

  西沙海域暗礁潜伏,浅滩横流。船队经过,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没,或遇滩搁浅。因此,西沙海域古代沉船甚多。北礁3号沉船遗址考古采集标本内容丰富,尤以明代青花瓷最具代表性。其中,永乐和宣德年间瓷器数量极大,但大多数已经破损,完整器很少。永乐通宝钱全为麻绳串连,品相完美如初,排列有序,没有磨损痕迹,应为未经市场流通的官府库钱。这充分说明,永乐年款的瓷器和钱币,应为郑和下西洋时,船队中遇险船只的遗存。

我们看到的这款青花大罐,圆唇、短颈、丰肩,腹部上鼓下收。颈饰祥云纹,肩饰折枝菊花,腹饰卷草花卉纹,足饰莲瓣纹。腹部和足部,内饰点缀八宝纹。此罐造型浑厚,纹饰简练华美,运笔娴熟,线条流畅。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一股恢宏气象扑面而来。端详青花大罐,犹觉永乐皇帝朱棣睥睨四海,威仪天下的大明雄风,在青花瓷的一泓碧彩下喷薄而出!

而另一款青花童子持莲俑,就像三杯茗茶以后,忽然奉上一盘香艳荔枝,实在是赏心悦目。小童子稚嫩可爱,纯真善良,目光中透出些许温柔,似有一抹暖阳流淌而来。童子身穿对襟古装,脚着绣花小鞋,一手抱持莲蓬,另一手轻扶莲枝。可能要去莲房,呈送爱莲之人,也可能是要送给母亲,以谢慈母手中线,童衣妩媚若香莲。

明代瓷器的艺术风格依时代不同,略有差异。

明代早期瓷器纹饰仍带有明显的元代瓷器风格,但并不雷同。洪武时期瓷器很少,建文帝时期因政局不稳,瓷器烧制也不稳定。永乐后渐至佳境,宣德时期因文人雅士的参与和审美诉求,瓷器烧造达到新的高度。早期折枝菊花和缠枝莲花线条纤细,而元代风格为硕大丰满。明代中期正统至天顺时期,因朝政腐败,是瓷器的空白期,没有典型风格作品。成化时期,瓷器烧制柳暗花明,线条更加优美细腻,具有工笔风格。弘治时期再次陷入停滞。正德时期瓷器因受伊斯兰教和道教影响,多纹饰阿拉伯文和祥瑞符号。明代晚期,自嘉靖始,朝政更加腐败,国库虚空,瓷器日渐衰微,整个风格略显萎靡呆板,看后令人昏昏欲睡。

西沙遗珍大明风

1998年以来,海南省文物局协同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先后10余次对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出水一大批极具历史价值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遗存。北礁3号沉船遗址考古采集标本内容丰富,尤以明代青花瓷最具代表性。此遗址发现的瓷器器形主要有碗、盘、罐、碟等。绘制花纹有山水、花卉、瑞兽、人物等。瓷器底款和出水钱币,跨越明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嘉靖等年代。其中,永乐和宣德年间瓷器数量极大,但完整器很少。永乐通宝钱全为麻绳串连,品相完美如初,排列有序,没有磨损痕迹,应为未经市场流通的官府库钱。这也充分说明,永乐年款瓷器和钱币,应为郑和下西洋时,船队遇险船只的遗存。

昭前裕后的航海壮举

大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己卯(7月11日),中华民族永远值得骄傲的一天。

这一天,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下西洋海上壮举。至明宣德八年(1433年)最后一次海外贸易,历时28年,先后7次横跨太平洋、印度洋,扬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欢,郑和下西洋的随行人员。因通晓阿拉伯语,以通事(翻译)身份,先后3次陪同郑和下西洋,访问过亚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极具历史价值的《瀛涯胜览》中写到:“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经涉洪涛

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马欢把西沙群岛所见岛屿描绘成“青螺”,非常形象地给这些岛屿平添了很多诗意。明代李荟在1402年所绘《混一疆里万代国都之图》中,把南海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标绘有“石塘”、“长”、“石塘”。在这里,前一个石塘则指东沙群岛,长沙指西沙群岛,后一个石塘则指南沙群岛。古时所说“千里长沙”泛指西沙群岛,“万里石塘”则概称南沙。

西沙海域暗礁潜伏,浅滩横流。船队经过,稍有不慎,就会触礁沉没,或遇滩搁浅。因此,西沙海域古代沉船甚多。

  海上易货“博怀柔远人”

据《明史》记载,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共有28000余人出海,组织有序,分工明确。领导层有正使太监和副使太监。船队人员由军官、外贸人员、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祭礼、工匠、水手、士兵等组成。即使现在看来,也是足够壮观的了。大明船队踩风踏浪,横渡太平洋、印度洋,直达波斯湾、红海和非洲的蒙巴萨。前后三次(第五、六、七次航海)抵达亚丁湾。

郑和船队主要依靠天文航海,也就是观星术,同时配合罗盘指引方向。《郑和航海图》是我国地图史上的杰作,记录了自南京出发,经福州,过台湾海峡,跨过西沙群岛,抵达占城(越南中部),转道泰国曼谷,再经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再远涉印度洋,从三条航路到波斯湾和亚丁湾、红海,最远到达非洲的蒙巴萨。航海图对航线附近各国地理特征均有记载,并发挥中国山水画中的透视技法,将航线途经地形形象描绘,以供船队对照,就可以“此破浪轻万里之势,而问途无七圣之谜。”(张燮《东西洋卷》卷9)。

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和成果,虽众说纷坛,但不同于此后的西方探险家“欲求新地以自殖”(梁启超语录),郑和是一个和平的使者,他的船队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但并没有攻城掠地,而是广泛开展海外贸易,“博怀柔远人”。

《瀛涯胜览》记载:“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也就是外事活动结束后,“其王差头目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纻丝、瓷器等物。”其次,海外诸国与中国进行“朝贡贸易”,也主要是此类物品。明代黄省曾所著《西洋朝贡典录校注》,多处记录西洋诸国向大明皇帝朝贡贸易的事情。如在“占城国第一”卷上,“永乐后,其国与诸国皆来朝贡,始定每三年一来。正统后,其国袭封,遣使行礼。其贡物:象牙、犀牛角、犀、孔雀、孔雀尾、橘皮抹身香、龙脑、熏衣香、金银香、奇南香、土降香、檀香、柏木、烧辟香、花黎木、乌木、苏木……”

郑和精神今犹然

郑和所到满剌加(马来西亚马六甲)、古里(印度喀拉拉邦北岸卡利卡特)、忽鲁谟斯(伊朗霍木兹岛)诸国,为当时的商业集散地,郑和船队就在这些地方设点易货。宝船一到,盛况空前,然后“充舶而归”。

朱棣说派遣郑和下西洋,是“敷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其夷习。”其意为传播中国文化,“厚往薄来”、广结善缘。

梁启超曾评价郑和七下西洋为“国使之光”。郑和七下西洋,不仅以中华礼仪感化四海,也留下生擒海寇陈祖义、与爪哇(印尼爪哇岛)王交涉的强国。



明代青花大罐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