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昌南先贤——沈嘉徵






[日期:2011-12-04] 来源:昌南先贤   作者:涂翼报 陈海澄 [字体: ]

                       


    沈嘉徵,字怀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活于清代初期。雍正四年(1726年)任乐平县令,两年后调补浮梁知县。

    沈嘉徵是一位注重文风、重视教育的好官。他下车伊始,见文庙年久失修,墙壁坍塌,孔子圣像也陈旧不堪,立即捐出俸银,倡导修缮。修缮后的文庙面貌一新,红墙黛瓦,巍峨壮观,让人观后精神振奋,尊儒风气油然而生。原来县城有义学一所,为全县读书人进修之处,但久废,前任县令张景苍只得以民舍为学馆。沈嘉徵就此召集乡贤议会,决定择地兴建书院。是时,他捐俸银一百二十两,众乡贤绅士都很感动,纷纷解囊。乾隆元年(1736年),书院落成,沈嘉徵亲书昌江书院刻石于门楣。接着,他又拿出俸禄,延请名师授课。沈嘉徵对入学的生徒也提出了期望和要求,他作诗曰:

    立贤盛代本无方,抡秀书升分所当。

    最是家修宜切处,士先品行后文章。

    自此,全县读书蔚然成风,有蓝舆俏向门前过,十户人家九读书”“礼节初娴胆气壮,髫龄请背十三经之誉。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昌江书院被并入新建的绍文书院,光绪末年易名绍文小学堂,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

    沈嘉徵不仅捐俸于教育,还捐俸于地方建设。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目的是模范于众。乾隆四年(1736年),城遭水灾,北隅的莲荷塘堤坝被冲垮。百姓纷纷云:此乃先贤范仲淹所倡建,之后人文兴盛,若不修,有伤地脉,对民不利。沈嘉徵又捐俸集资,疏淤泥,筑堤坝,将莲荷塘修葺得比原来还美。邑城年久亦未修葺,多处坍塌,他又捐俸集巨资,从天宝运来巨石,将城墙加高加固。据传,运石从东河至县城,靠木排、船只多次转运,异常艰苦。沈县令为鼓励他们,颁令东河船只永免税赋,此法亦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

    自明代起,景德镇的瓷业生产突飞猛进,地处浮梁东河、南河流域的窑场、坯房纷纷进入景德镇近郊和市区,带动了其他州、县的农民拥入景德镇,成了瓷业生产的主力军。而浮梁本地人却固守家园,最终成了附属者。清代诗人郑廷桂记曰:而今尽是都(昌)鄱(阳)籍,本地窑帮有几家?沈嘉徵常到景德镇察看窑业情况。他对瓷业的欣欣向荣感到欣慰,但他又为看到瓷工的凄惨生活感到不安,特别是一些无有子嗣的老人饥寒而死更是怜悯。于是他又带头捐俸,在地藏庵(今新华印刷厂旧址)鼎建养济院,使孤老们孤有所归。他在一首长诗《窑民行》中记下了这一经过。诗略云:服役二十年,病老逢九阳。……狼狈于此极,速愿归冥乡。……邑令虽末吏,舍我谁其当。……不顾余清俸,解此孤贫殃。……养济斯人始,建院及四方。除此外,他还鼎建了上谕亭、申明亭、先农坛等处。

沈嘉徵对民仁厚,劝息讼事。公务之余,修撰县志。他在浮梁任职达十六年之久,是浮梁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县令之一,而且守清廉政,功劳卓著。由此,迁升广西象州知府,临行时,百姓以万民伞送别,立碑于贤侯祠。



浮梁县五品县衙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