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广东陶瓷的历史——三国至五代的陶瓷器






[日期:2012-05-21] 来源:《中国陶瓷·广东陶瓷》   作者:曾广亿 宋良壁 [字体: ]

    吴、晋、南朝和隋、唐、五代,广东的制陶工艺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从古窑址和墓葬出土的陶瓷观察,各地的陶窑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已转向主要烧制釉色晶莹的青釉陶器。几何印纹陶和陶屋、陶灶、家禽、家畜等模型器,在晋代还有少量出现,但晋以后已基本消失。晋代和南朝的青瓷器形有碗、盘、罐、盏、豆、灯杯、盂、盆、天鸡壶、唾盂和虎形器等。其中天鸡壶、唾盂、虎形器和青瓷砚,系晋代和南朝的新产品。施釉较厚,釉色一般青中带黄,闪闪发亮,均开片,是继承广东汉代釉陶发展而来.其胎质和釉色与福建、江西、浙江等同一时期的完全不同,火候也较低,有其一定的地方特色。广州、韶关、连县、始兴等地晋墓出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青釉瓷砚,制作也很精美,这和晋人重视书法艺术,书家辈出是分不开的,如王羲之、卫夫人、王献之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书家,同时学习书法也是晋人的一种风尚。连县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墓出土的灰陶犁田耙田模型、陶屋、陶井、陶盂、陶灶、陶釜、筛米俑、陶鸡、陶鸭、陶牛、陶马等小巧玲珑。鸡有笼,鸭有舍,牛有栏,马有厩,形态各异、生动逼真。其中有一件《水田犁耙模型》(图9)是这一时期难得的佳作。模型作长方型,长22厘米,宽16.5厘米,四角各有一漏斗状设施,中间纵贯一田埂,将耕地分为两块,一块有一人使牛犁田,另一块有一人使牛耙田,人和牛的形象都古拙粗犷。据研究,这件模型中的耙属于耖耙类,下有六个较长的齿,上有横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耖耙类实物模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不断发生混战,在这三百六十多年中,广东地区相对比较稳定,《晋书·王导传》载: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之六七。可见江南一带曾经成为剥削阶级逃难苟安之所。广州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和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墓出土的方格纹墓砖,印有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士盛且丰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等文字,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

   


图9. 水田犁耙模型西晋 长22.0cm 广东省连县墓葬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

    隋代在历史发展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这一时期的窑址,在广东境内迄今尚未发现,出土的陶瓷数量也不多,仅在广州、韶关、英德、封开、博罗、连县、始兴等地发掘过一批隋墓,其中有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墓。出土的青釉瓷器有碗、杯、盘、盂、灯、四耳罐、六耳罐等,也有陶塑砖雕等。其中青釉器造型别致,釉色精莹,碗内一般均有仿洪州窑的规整的印花装饰,看来广东制陶工艺水平,比前期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唐代广东烧制的日用陶瓷,仍以青釉为主。两晋、南朝流行的天鸡壶、虎形器和印花碗等,已不复见。这时已开始使用圆筒形平底匣钵装烧青釉器。器形有碗、碟、壶、罐、盆、坛等。器物胎质厚重,扣之作声不清脆,硬度不强,均属陶胎,吸水性大,施釉较厚,均开片,器物外壁均施半截釉,平底、满釉和环底器数量极少,不少釉层剥落或脱尽,普遍有此种现象。广东唐代器物,碗一般均敞口平底,素面无纹,这类碗与潮州唐代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墓,和韶关唐代张九龄墓出土的同类器形基本相同。也有一种碗,敞口,碗壁约四十六度左右倾斜,矮圈足,外壁压印有四条直线纹,四瓣口,这也是唐代瓷窑中常见的一种碗形。壶一般均带把,短流,平底,附盖,并附有一至三耳,也有无耳的。这类壶潮州窑出土较多,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梅县窑烧造的圆形十足青瓷砚,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其圆径约四十五厘米左右,这种精致的大型青瓷砚,在国内均极罕见。佛山、南海、新会等地烧造的高身青黄釉《陶坛》(图14),造型也很精巧,器肩雕塑有我国传统的神龙,上下还粘附有人物环坛一周,并附有用手捏成的水波纹与象征佛教的莲瓣纹,器盖顶端雕塑楼亭小塔,表现了唐代陶塑艺人高超的艺术才能,也代表了这一时期广东造瓷艺术的卓越成就。

   


图14. 陶坛 唐 通高87.0cm 广东省佛山新会出土 广东省博物馆

    唐代广东主要流行馒头窑,这种窑型是受北方馒头窑的影响发展而来的。当时广东烧陶瓷和砖瓦均采用这类窑型。已发掘的潮州北堤头唐代馒头窑,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窑顶呈弧形,窑通长4.97米,分窑门、火膛、窑室和烟道等部分。由窑门进入为火膛,接着是窑室,后壁垂直,横剖面作半圆形,下端有三个长方形的烟门,其后是三个长方形的烟道。该窑的特点是窑门、火膛后壁与窑后壁均采用灰色耐火砖砌成,其余部分采用耐火土夯筑。另一种半椭圆形馒头窑,结构也大致相同,但整座窑均系用耐火土夯筑而成,极为坚硬。这类窑炉在广东梅县水东,增城朱村,南海奇石,新会官冲和三水,郁南等地,也有发现。这类半倒焰的馒头窑,按理至高窑温可烧至l300度,在还原气氛中可以烧成标准的瓷器。但从各地烧成的青釉器来看,火候一般约在900至l000度左右,严格地说还是属于釉陶,可见当时在掌握馒头窑的烧窑技术方面,尚未达到熟练的地步。

    五代窑址,仅在南海官窑发现一处,该窑烧制大批彩绘陶瓷器,打破了广东隋唐时期陶瓷不绘彩的旧习。1954年在番禺石马村发掘了乾和十五年(公元957年)南汉第三个皇帝刘晟的昭陵,出土了近二百件陶瓷器,其中青釉四耳罐、六耳罐和夹耳罐,制作精细、造型美观、釉色晶莹,是同时期青瓷中所罕见的精品,也是广东制瓷艺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进程中,所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批瓷器的出土,成为广东地区五代瓷器断代的重要依据。其中青瓷六耳罐和夹耳罐已先后被收入《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览图录》(1955年)和《故宫博物院藏瓷选集》(1962年),作为南方地区五代青瓷的代表作品。

    唐代广东与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等一些国家,贸易往来极为频繁,潮州、梅县、廉江、遂溪等地烧造的青釉瓷已成为出口的重要商品。近年来在阿拉伯半岛东南部的阿曼苏丹国,也出土了不少五代南海官窑的彩绘陶器。说明广东在唐及五代时,陶瓷曾经大量外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