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揭秘考古队员的“发现之旅”






[日期:2012-07-04] 来源:新晚报   作者:未知 [字体: ]

深山探险、古墓寻宝、神秘传说……说起“考古”,人们似乎马上就会联想起某些影视、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场景。有关考古发掘工作的真实情况,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谜一样的存在。近日,为促进金上京大遗址保护规划,全省唯一具有专业考古资质的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业考古队进驻阿城区。记者跟随这些考古队员,体验考古工作者“神秘”背后鲜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揭秘真实考古的“发现之旅”。

玉佩

“装备”探秘 传统手铲搭配GPS定位

“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宁安虹鳟鱼场渤海国墓群遗址,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阿城刘秀屯金代大型宫殿基址,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省文化厅基建考古办公室常务主任、考古队负责人赵评春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重大发现。作为省内唯一具有专业考古资质的单位,尽管许多普通市民并不熟悉,但我省文物考古研究在国内可谓赫赫有名、成绩斐然。

探石室、寻古墓、定位宫殿基址,如此专业的工作,考古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先进“装备”呢?说起这个,赵主任有些神秘地概括为“古今交融”——自古流传下来的探铲、手铲如今仍然必不可少,近年来“升级”的新设备也不断增多。他又指向旁边一台形似摄像机的仪器介绍说,这叫全站仪,是考古队的“全能”测绘仪器,角度、距离等都能测。此外,考古队现在还配备了手持和车载的GPS卫星定位,经常钻深山老林,有了这些随时一定位,再隐秘的地方也来去自如。考古队员还展示了一种名为3D扫描仪的“高科技”,“往哪一扎,唰一下”,就形成了周边区域的三位环境图,近年考察古建筑等遗址时都派上了“大用场”。

不少古迹探秘的电影、小说中,都有一种名为“金属探测仪”的“热门工具”。赵评春直言,现实考古主要是为了发现、测绘、保护古墓、人居等古代遗存,金银、铜器等不是主要目标,通常也不进行专门探测。考古队员们回忆说,1988年发掘有“塞北马王堆”之称的金代齐国王墓时,发现了白玉、赤金等贵重文物,还有一件金代锦衣,当时即使复制一件也要30万元的“天价”。然而,文物的“价格”对考古队员并无意义,其考古、研究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环境“泄密” 高手揭秘“观山识古迹”

历经千百年的古代遗存,寂然埋没草木纵横的茫茫山野中,考古人员究竟是如何找到它们的踪迹呢?对于这个“技术性”极强的问题,考古队员给出了一个关键词——环境。

在工地现场,考古队员向记者“普及”:所谓“环境”,就是有关古人生产、生活、建筑、墓葬的规律。不同文化或民族,这种规律也不同。考古队员讲起了之前的一次真实经历,当时考古队进入我省北部一座深山中,尽管明知可能有古代墓葬遗迹,但丛林密布、方向难辨,走了几个小时也没有找到什么线索。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名老队员发现了一条“水流子”,当时眼前一亮:根据相关的古代风俗,山地有水流,这样的“环境”上游存在墓葬遗存的可能性很大。最终,考察队溯流而上,果然找到了“传说中”的古墓遗存。此外,像山阳面、近水处易有人居等都是“环境”的重要内容。赵主任说,要“观山识古迹”,历史、文化、自然、野外生存等知识的积累“一样都不能少”。

体验神秘 80后眼里的“真实考古”

在考古队里,记者见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都是近几年加入到考古队伍中的“新人”。其中,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的刘洋,是一名 “85后”。在工地现场,入行两年的刘洋笑着告诉记者,在许多外行人看来,考古工作辛苦、神秘,甚至似乎有那么点“危险”,而实际上“有点辛苦,但没那么神秘!”

据刘洋讲,考古工作比较辛苦的就是经常进山,有时候一次考察工作可能几个月都回不了家,风餐露宿也是“家常便饭”。不过,现在考古队伙食方面基本都是“包厨”,住宿条件也比较舒适,而且除了“进大山”,通讯方面也比较便利,能够随时与家人联系。此外,由于工作时都有专业的设备和安保措施,在考古现场工作的“安全系数”也很高。刘洋坦言,现在的年轻人在家都是“宝”,刚工作家人也不支持,觉得太辛苦,但在他看来,考古是自己的兴趣,更为国家、后人保留和传承了历史文化,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是许多和他一样加入考古队的年轻人的共识。

谈起队伍里的年轻人,已经30年从事考古工作的赵评春欣慰地说,年轻人能够便利地操作电脑等现代设备和仪器,有热情、肯吃苦又有创新思维,他们的加入和努力,是考古工作未来的希望。他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支持真实的考古工作,在全社会树立保护文物遗迹和历史文化的公众意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