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吐蕃时期佛像艺术






[日期:2013-02-23] 来源:首都博物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吐蕃时期(公元7世纪-公元9世纪)

    佛教于吐蕃王朝建立之初传入我国藏族地区,到吐蕃最后一位赞普(国王)朗达玛灭佛而中断,学术界将这两百余年的历史称为藏传佛教前弘期。这时期的佛像艺术主要受外来艺术影响,有印度、尼泊尔、斯瓦特、克什米尔和我国与于阗及内地等多种艺术在这里交融共存。与此同时,西藏本土也开始了体现其本民族审美情趣的造像活动。


吐蕃时期 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这尊佛像跏趺端坐,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像标准形象。头饰螺发,顶现球状大肉髻,高鼻深目,双目俯视,神态超然,面部轮廓清晰有力,刻画极其生动。身着袒右肩袈裟,衣质薄透贴体,衣纹呈均匀的水波状分布,具有印度笈多艺术的明显特点。铸胎厚重,体量高大,是一尊难得的藏传早期造像珍品。


吐蕃时期 铜莲花手菩萨像 斯瓦特风格

    尼泊尔有一则关于莲花手的传说,说有一头大象想要去摘池塘中的莲花,不幸滑入烂泥中,这头象痛苦地大喊并祈祷那拉衍那。这时正在丛林中的圣观音听到了求救声,马上变成那拉衍那的样子,将大象从沼泽中解救出来。大象为表达感激之情,便将采得的莲花献给观音。观音则将莲花献给了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谢过观音,要他将莲花献给他的本尊无量光佛。无量光佛为了赞扬观音的慈悲行为,让他永远持有莲花,继续做有利于众生的事。从此以后,观音就以莲花手而著称。

    斯瓦特位于犍陀罗地区北部,临斯瓦特河,古代叫乌仗那,中国文献中有记载,称此地为乌苌乌场乌长那等。斯瓦特沿河一带地区发现了雕塑作品,尤其是铜佛像具有独特的艺术面貌,传统称为斯瓦特风格。


吐蕃时期 铜镀金无量寿佛像 尼泊尔风格


吐蕃时期 铜镀金莲花手佛像 尼泊尔风格


吐蕃时期 铜镀金金刚手菩萨像 尼泊尔风格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