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扬州龙虬遗址的“猪形壶”






[日期:2014-03-09]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王潇潇 [字体: ]

  


  扬州龙虬遗址的猪形陶器馆藏精品

  1993年出土于高邮龙虬庄遗址的“猪形壶”可能是扬州博物馆里最萌的展品了。博物馆《广陵潮》展厅提升改造时,特别为它们搬了新家,以便让喜爱它们的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

  这组猪形陶壶共9件,为家猪形,身体滚圆,中空,面部表情各异,栩栩如生,尾巴为半环形,背上有出壶口。依据壶足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四足壶,质地分别为泥质黑陶、夹砂黑陶和夹砂灰陶;第二类是三足壶,质地为泥质黑陶和夹砂黑陶;第三类是圈足壶,质地为泥质黑陶。

  细看这9只猪形陶壶的表情可谓异常丰富:有的眉平舒展呈安详状;有的双眉紧蹙、眼角下垂呈愁苦状;有的猪眼圆睁呈发怒状;还有的嘴角上翘、双目细眯呈憨笑状。这组猪形陶壶最大的长16.3厘米、高10.9厘米,最小的长6.3厘米、高4.7厘米。展现了远古扬州制陶艺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

  扬州的先民们为什么选择猪形壶随葬?据考古研究表明,猪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人工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北方、南方地区都有家猪遗骸发现。7000年前的北方磁山裴李岗文化,就有家猪的骨架出土,河姆渡文化也出土了刻有家猪形象的陶钵以及陶猪,加上龙虬庄遗址出土的这些猪形陶壶,均表明家猪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较高的地位。猪肉既是人们的主要肉食品,同时养猪也是农业社会重要的经济来源,猪逐渐被演变成财富的象征,并加以崇拜,有关猪的艺术品应运而生。

  虽然9只猪形淘壶的原件已被南京博物院收藏,但作为龙虬庄文化的典型器物,扬州博物馆原样复制了一组进行展示,让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到扬州远古文化的动人气息。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