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日本博物馆茶具赏析






[日期:2014-04-10] 来源:第一收藏  作者:佚名 [字体: ]

    日本茶道在战国时代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是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有拉拢武士与商人的一面,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为了以茶具代替有限的土地给予有功之人。

    这里所选择的都是日本博物馆等处珍藏的真品,其中有一些还是日本国宝级的文物。比如就是千宗易临死前亲手制作并送给爱徒古田织部的,千鸟香炉与大盗石川五右卫门的故事也十分有名,其他松花壶九十九发茄子等也是知名度极高的茶具。   


蚂蝗绊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平重盛受到宋朝所赠送的青瓷茶碗,在将军·足利义政获得此物之际,因为有些裂痕,因此便用金属将裂痕补住。破裂的部分呈现出如蝗虫般的姿态而获此名。   


曜变稻叶天目

    最有名的曜变天目茶碗,为淀藩主稻叶家所有。茶碗内侧的黑底色上有7色星纹,因此得名,后从稻叶家转卖于别家。

    曜变、如星月般,天目,天上的眨巴眼星星,一般也把这种釉质称为油滴,JP的曜变天目价值连城……   

日本国宝千鸟香炉  德川美术馆藏

    臣秀吉所拥有的三足香炉。据说盗贼·石川五右卫门欲从伏见城偷取此物时,因为香炉盖的千鸟装饰发出了响声而被发觉,因而被逮捕了。   

朝仓文琳 五岛美术馆藏

    朝仓义景持有的名茶入,当时贵族以茶器为财富炫耀,不仅织田、丰臣、德川,很多地方豪强如朝仓、筒井、大友所藏茶器也很多——织田信长后来赏赐手下都不用金银而赐名贵茶器。

    汉作唐物文琳茶入中的极品。越前的大名·朝仓义景持有此物而获此名。后来织田信长将此物捐给本能寺,此物又被称为「本能寺文琳」。   

不二山

    富士山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山,本阿弥光悦的这个白乐茶碗下边黑上边白,有点象富士山,遂名。   

三岛桶  德川美术馆藏

    三岛手的朝鲜茶碗,样子似桶,因此得名。千利休所有,后经长男千道安之手流传到尾张德川家。   

  黑乐茶碗

    乐烧可称得上是桃山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茶陶,最初是由千利休定型,京都的陶工长次郎(?~1625)烧制而成。长次郎的父亲是来自中国或朝鲜(当时中、朝的陶瓷工艺都远较日本先进)的陶瓦工,父子同为丰臣秀吉的聚乐第工程烧瓦,从而与承担此项工程的千利休相识。后来丰臣秀吉称同窑的宗庆(长次郎的助手,乐家第二代常庆的父亲)所烧之器天下第一,并赐予聚乐字金印与银印(在茶碗底部盖印自此而起,而长次郎作的所有茶碗皆无印),故后世称长次郎开创的这一茶陶流派为乐烧

  正式的乐烧作品出现于天正十四年(1586)左右(《太合》系列中在1560年就能买到乐茶碗,有悖史实),一开始就专为茶道服务,产品全部是茶具,其中绝大多数是茶碗,还有少量花瓶、水指(茶席上贮存备添用、洗刷之水的器具)等。

  乐茶碗根据釉色分为赤乐与黑乐两种。赤乐施红釉,是天正十四年前试烧成功的品种;黑乐施黑釉,黑中泛褐,富于变幻,给人以温厚的感觉。乐烧放弃了辘轳拉坯的制作方法,完全由手捏制,加以刀削成形,因而器形都不完全规整,正符合了佗茶道中不对称的审美。无论赤乐还是黑乐,都在素烧(胎土成形后不上釉而直接入窑烧制)后多次上釉(如此一来釉比较厚),再入窑烧成(所谓二次烧),工艺过程非常复杂、讲究。所以乐烧虽看似粗朴,实则精心制作之产物。尤其是黑乐茶碗,兼有天目茶碗的釉色之雅与高丽茶碗的造型之柔,又与深绿的末茶在色调上极为协调,极受千利休的喜爱(丰臣秀吉则不喜欢),并很快在茶人中普及。乐烧的出现,与丰臣秀吉暴发户式的黄金茶风、盲目追求唐物(由中国传入的茶具)、名物(自古传下来的名器)的恶劣倾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抗。

  图中展示的茶碗,是利休最钟爱的一件黑乐,平时总是置于自己的近处,随时欣赏。(表千家藏)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