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和焕:定瓷薄如纸 盘碗最难烧






[日期:2014-06-0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江粤军 [字体: ]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焕——

  定瓷薄如纸:盘碗最难烧
  在克拉克旧藏宋代定瓷大碗上拍以后,五大名瓷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兴趣。日前,当代定瓷大师的作品亮相岭南会,而作为定瓷复烧“三剑客”(蔺占献、陈文增、和焕)之一的和焕,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她与定瓷结缘的历程,并就新老定瓷的鉴别和赏析,给出了专业的指导意见。
  不甘半途而废终复烧出孩儿枕
  出生于河北曲阳县的和焕,小时候并不知道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曾经出产过一个名扬世界的艺术物种——定瓷,她只是安安静静地醉心于画画。高中毕业后,和焕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了农村,直至1976年,因新建立的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招工,她得以进城学习陶艺。那时候,她才知道定瓷数百年前就以其素雅之美位列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乃至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还向周恩来总理问及定窑的情况。
  两年后,厂里成立定瓷试制小组,正式开展定瓷复烧。因为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焕成为了组员之一,负责造型、设计方面的研究,并于1979年夏,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周淑兰教授到定州博物馆绘制定瓷纹样。白天她在博物馆里争分夺秒地画图,晚上回到旅馆又马不停蹄地整理,每天都忙到深夜。
  谈起这段经历,和焕却谦逊地说:“造型、设计是有本可依的,多临摹就是了。最不容易的是负责瓷土和釉料配方研制的蔺占献,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靠一次次的实验和摸索。就是到了今天,颜料上的探索也没有止境,在完成仿古瓷的基础上要做进一步超越,使瓷质更细更白更润。艺术上的难度,则在于如何达到宋代定瓷刻花那种行云流水的潇洒感觉,后来是陈文增发明了三把刀具,问题才迎刃而解。”
  正是这“三剑客”的刻苦攻关,1984年初,试制组挑选了一些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河北陶瓷展”,引起了轰动。香港各大媒体纷纷赞叹:消失了800年的定瓷又重返人间。然而,定瓷厂的生产效益一直不佳,经常放假开不了工,也有不少工人被调走了。当时,县妇联正招干部,和焕有机会前去,家人也希望她做一份安稳又待遇不错的工作。但心中已经装满定瓷造型和纹样的她,不甘心就这样半途而废,最终,“三剑客”在离定窑遗址很近的山沟里,建起一个小小的定瓷厂,继续进行复烧研究工作。这之后,和焕不仅看了大量专业书籍,还多次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地虚心向专家请教。
  剔花之外开创雕花纹饰
  曾被《国家人文历史》杂志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的孩儿枕,正是定瓷最有名的代表作。古书上记载:“瓷枕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仿制孩儿枕,也就成了和焕的追求。经过不断地研究和烧制,1994年,在全国首届茶与瓷文化展上,她创作的仿宋“孩儿枕”和石榴纹碗荣获首届中国茶与瓷文化展“仿古瓷科学与艺术一等奖”。到现在,孩儿枕仍然是厂里热销的“保留节目”。和焕告诉记者:“孩儿枕的烧成率比较低,30厘米长的器型,底座面积大,容易出现变形、开裂、崎岖不平。所以,我们主要的工作是不断改进配方,在烧制时设法垫底,使其烧制整体收缩均匀,减少变形。”
  事实上,和焕最拿手的技术是剔花、雕花。剔花古代做得并不多,雕花更是她的创新——将现代浮雕的理念、技艺引入到定瓷纹饰中,使得纹饰效果比剔花更立体、更丰富,表现力更强。由于雕花是完全的自出机杼,所以工具也要自己设计。譬如制作斜面的刀具雕出花瓣,制作凹凸的刀具雕出叶脉,制作圆形的刀具让花心凹下去周围凸起来……创作时五六把刀具轮番上阵,一件通体雕花的大作品,往往需要摒心静气雕琢三天才能完工。
  在别人看来,这恐怕是挺苦挺累的一件事,于和焕而言,则是真正的艺术享受。“创作期间,我会感到特别幸福,几天沉浸其中,什么烦心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和焕还特别喜欢诗词,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得设计思维上的开拓。因此,和焕的作品,无论是造型上的一旋一转、装饰上的一勾一勒,无不展示着自我的创作意识和个性风格。
  对话

  和焕

  赝品的拉坯、刻花

  多数做不到位
  广州日报:最近有一件克拉克旧藏的宋代定窑大碗拍出1.4亿元,在您看来,这件作品好在哪?
  和焕:实物我没看到,但只要确定是宋代的定瓷真品,而且是大碗,那确实非常珍贵。宋代留下来的定瓷,器皿比较多,像瓶瓶罐罐之类的都好找一些,盘碗却很少有完整器。为什么呢?因为定瓷素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誉,可见定瓷本身拉坯特别薄,盘碗又是大口、敞口的器型,很难烧,成品率非常低,即便到了今天,也仍然是这个样子。
  广州日报:尽管如此,现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常常不及明清官窑瓷器,您认为原因在哪?
  和焕:宋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高峰,其造型和纹饰简洁、清丽、优雅,从美学角度来说,明清瓷器是走向了繁复和繁琐。但宋瓷价位上难及明清官窑瓷器,关键可能还在于明清官窑瓷器的存世量比较大,便于进行炒作。同时,宋瓷中的定瓷,虽然现在也复烧了,但市场的覆盖率还不大,接触的人也比较少,影响了大家的接受度。
  当然,明清时期,随着新材料的运用,瓷器确实出现了新的风貌,像青花、五彩的流行,可能都比较适合今天大多数人的喜好。其实,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在不断调整变化中的,一旦大家看惯了五彩缤纷,有一天可能就会回头寻找淡雅之美;而如果总是接触素净的艺术,某一天可能就想要欣赏点热烈的作品。这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必着急。
  广州日报:现在民间出土的定瓷不少,在您看来,应如何辨别是民用还是宫廷用瓷?
  和焕:官窑烧制的定瓷都特别精美,纹饰上也不同。在官窑窑口出土的瓷片,所见多是龙凤纹;而民窑出土的瓷器上,多是荷花或香草等纹饰,几乎见不到龙凤纹。宫廷用瓷和民用瓷器在釉料配方和烧制技术上也有不同,官窑瓷看起来要白得多。两相比较,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广州日报:现在高仿品也很多,又该如何甄别以新充旧的赝品?
  和焕:真正的古瓷和今天以新充旧的仿品,并不难辨别。新烧制出来的瓷器,釉面往往比较光亮,经过历朝历代洗礼的古瓷,釉面上的那种光泽自然消失了,显得柔和、内敛。即便一些赝品经过了做旧处理,釉面看起来也会不自然,无法展现古瓷那种温润之感。另外,古人很重视拉坯,现在的赝品多数拉坯、刻花都难以做到位。
  定瓷白净细腻适合做茶具
  广州日报:是不是定瓷在烧制上古今有不同?古代定窑多用柴为燃料?
  和焕:在唐、五代时期,定窑用柴做燃料,后来基本上都用煤了,因为定窑窑口附近有很多煤矿。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们的窑口就用上了液化气。液化气比较干净,容易控制烧成温度,氧化程度比较好,因此成品率高,出来的瓷也白。但如果做仿古瓷,液化气烧制出来的瓷器会缺点古朴的味道。不过,我们现在主要做创新瓷和日用瓷,所以基本用液化气烧。以前的大窑都废弃掉了,只保留了一个传统的小窑口,用来烧制一些仿古瓷。
  广州日报:也有人谈到,自从紫砂出现以后,瓷器做茶具就不太有优势了。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和焕:紫砂制作茶具的历史很悠久,而且基本都是手工制作,很受藏家追捧,市场占有率比较大。定瓷烧成温度高,看起来白净、细腻、雅致,我觉得也挺适合做茶具的。1994年,我们的白瓷雕花文具与茶具还荣获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成都博览会金奖”。对北方人而言,他们喝茶不像南方人那么斯文,喜欢大口喝茶,用瓷器来做茶杯茶缸,仍然有广阔的需求。当然,市场也需要引导。此前我们做的都是大茶壶、大茶碗,现在也尝试向小的功夫茶具转向、推进。我们还做了一些手拉坯的小茶盏,加上一些内敛的刻花、剔花装饰,很有手工味道,很耐看。
  广州日报:虽然宋瓷在国内的接受度没有明清官窑瓷器高,但在海外颇受藏家欢迎,今天复烧的定瓷,是否也打开了海外市场?
  和焕:现在我们主要还是做内销。因为定瓷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尚需假以时日,才能走出国门。
  大家简介
  和焕,1957年生于河北曲阳县。2006年,她被中国古陶瓷学会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陶瓷名窑恢复与发展特殊贡献奖”;2010年,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多年来,和焕的作品相继荣获“日内瓦国际专利技术成果金奖”、“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中国五大名窑名瓷展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其专著有《和焕定瓷作品精选》、《定窑装饰纹样》等。
.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