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详解: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日期:2012-05-0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表16
名 称
 化 学 成 分
 
SiO2
 Al2O3
 Fe2O3
 TiO
 CaO
 MgO
 CoO
 
景德镇陶研所承制国家用瓷时使用的云南珠明料
 28.33
 34.96
 2.80
 0.35
 0.37
 0.41
 6.02
 
试制国家用瓷样品使用的第一袋珠明料原矿(未煅未选)
 23.61
 29.84
 2.64
 0.10
 0.53
 0.68
 2.29
 
中国科学院冶陶所进行青花料试验时使用之浙料(未煅)
 18.31
 19.01
 6.96
 1.58
 0.16
 0.20
 1.86
 
中国科学院冶陶所自1930年保留下来的浙料样品(未煅)
 18.56
 15.75
 13.97
          5.06
 
江西赣州出产的“珠土料(未煅)
 37.91
 18.68
 4.65
    0.33
 0.48
 1.26
 
化 学 成 分
 
CuO
 MnO
 NiO
 BaO
 K2O
 Na2O
 有效氧
 烧失
 总计
 
0.83
 22.53
       0.05
 0.30
 2.02
 6.40
   
0.50
 16.84
       0.07
 0.37
 4.55
 18.09
 100.11
 
0.10
 30.12
 0.36
 1.80
       6.65
 13.43
 100.54
 
   28.06
 0.35
             17.17
 99.72
 
0.16
 20.03
 0.19
 1.06
 1.03
 0.11
 4.21
 10.85
 100.95
 

  但是,上述的青料成分对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近来有人实验证明,浙江东阳所产钴土矿样品与云南上等珠明料(钴土矿)成分相等(据调查矿源岩石在浙江中部者多为第三纪玄武岩,在云南东北部者多为二迭纪玄武岩,二者还是有所接近的)。而江西上高诸邑产的中料(如明版《瑞州府志》及清朱琰《陶说》内都曾提到的“无名子”或“黑赫石”,景德镇用以绘画瓷器),大多是第三纪初期红色岩层中安山凝灰岩的风化残积矿床。矿石多散布在安山凝灰岩的风化壳的上部,含钴0.2~5.8%,含锰20~23%,矿床分布散漫,储量微小。另外,如福建福安、永春、清流的土状钴矿大部分也可能是凝灰岩风化残积矿床,含锰在20~23%以上,含钴数量甚微,最多不超过1~2%,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锰土”。
  既然依照前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哪种成分的珠明料呈色最好,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拼凑这些成分作出人造的珠明料。不过比起天然珠明料的美感来相差很多,这是因为天生的物质中所有各种成分都是自然地混合在一起,而人工凑合成的物质,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其中各种成分都安排合适。由于注意到这一点,有些科学工作者用各种金属的溶液混合一处,力图使各种成分都能够像自然状态那样结合。例如日本的植田丰橘,滨田象二两人曾经发明用赤血盐或黄血盐将镍、钴、锰等作成化合物;法国的G。杜太利(Dutailly)用硝酸铝、硝酸钴和硝酸锰混合而成类似我国的珠明料之物。这些都是较为成功的事例。
H. 金、锰、锑制成的各种色釉
  如上所述,我国古代许多美不胜收的色釉,大多是用铁、铜和钴等着色的,而使用其他金属的几乎可以说没有。由于近代烧窑技术的不断进步,才逐渐大量使用金、锰、锑等作为瓷釉的着色剂。现在就这三种元素的作用简单分述于后。
  金和胭脂红
  金色的辉煌灿烂早就已经为人们所注意,并且用来作成了种种的装饰,而把它贴在陶瓷器上当作装饰的,恐怕从有史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还缺少可靠的遗物来证实这种推测。目前流落在国外的早期作品,有银铠上的金箔闪闪发光的唐俑(日人永末新次郎所藏),有四川出土的贴着金箔的唐人墓俑(英博物馆所藏)。后来发现的还有唐懿德太子及永泰公主墓出土的描金唐三彩陶俑,以及在定窑和建窑作品上烘烤或贴附金箔的盘、碗等。直到明代时才盛行在瓷器上着金,而清代主要是用金粉代替金箔。现在除去金粉以外,更发明了使用金水的方法。
  当把金烘烤在陶瓷上的时候,若是金箔就先用它裁成图样贴在器物上,若是金粉可以用笔画成图样。因此由图样来看,前者是用直线集成,后者是由曲线而成。根据这一点也可大致区分明代以前或以后的作品。不过还不能肯定说明代绝对没有烘烤金粉的,相反地,现代也可能用金箔补作。所以说,单凭箔或粉来决定一件陶瓷器的时代是不十分可靠的。
  用金画着图样的瓷器,如果放在700~850℃的温度下煅烧,金便可烘烤在器物上,然后用玛瑙棒或石英砂磨擦使其发光。普通金在800℃左右就容易固着在陶瓷器上。假使还未固着时,可以在金粉内多少加些煤熔剂。媒熔剂可使用硼砂、红粉或弱火性玻璃等。然后照这样使用纯金的方法不仅很费手续,并且消耗的金也较多,所以目前许多的廉价品改用了金水。
  金水的制造,最初为德人居恩(Kuhn)在1830年所创制。其调制方法过去各守秘密,大概用金的氯化物与挥发油及氯仿(Chloroform)等调制而成。这种溶液虽在暗处也有吸收光线的作用,因而金易于分离或分解,仅含有少量的金便可成为充分发生光辉的金液。另外再加入树脂酸铋为溶剂,就可以施于釉中用低火度烧成。一般所用的金水,多是在含有硫黄的油内加入10%以下的金作成溶液,用来绘制图样,所需的烧成温度既低,更不需要研磨的手续,因此着色十分浅薄,而且在使用时,往往容易脱落,极不美观。
  在五彩夹金的斗彩上所附的金虽然被磨擦得只剩下极少的一部分,但比起金色完整的来说,却往往具有一种典雅之趣。如果是在最初没有金色而后加上去一些,也可以作成类似早年的金已经斑驳的样子,不过仔细分辨起来,最初就附有金色而经过长时间被磨掉的器物,即使金色已不明显,而留下的痕迹仍很清楚,并且普通多已变色,两者间还是能够区别的。
  把金直接固着在陶瓷上的方法发明很早。后来经过多方改良,比较新的一个方法是将金熔入釉内来着色。这大约是在清代初期由西洋学过来的。据有的文献上记载说,这种新方法早在1650年为荷兰人卡西亚(Cassias)的发明,到1680年开始有用在瓷器上画。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方在景德镇使用,时称“洋彩”。
  也许有人还以为用金着色的釉不知要多么辉煌绚丽,其实与金色截然不同,而往往现出浅粉或红紫系统的颜色。例如清代的粉彩、胭脂彩或珐琅彩瓷器中的淡红的蔷薇色,乃至红宝石般的浓胭脂色,或闪紫的苏枋色等。
  提起用金溶解成釉上彩这件事,很容易使人认为必须用很多的金才行。实际上在釉内加入金分量很少,像红宝石那样浓的颜色也不过在釉中混入一万分之二左右的金,而浅粉色只要一万分之一的金就够了。金所以能现出这样多种颜色的原因,和红色釉之由于铜的胶体而呈各种颜色的道理相同,也是因为金变成胶体状浮于釉中所致。同时因其胶体粒子的大小不同而使颜色的种类互异。如果将掺有适量金分的釉用高温加热,就会变成无色透明。若使温度降低,就会在某几点上显出红宝石色,如果使温度渐渐下降,红色慢慢会带些紫色,终于变成紫、紫青、青,最后变成淡青色。这一点和将已经还原的铜釉骤然冷却就会变成无色,而慢慢冷却时就变成黄-红-青色的道理相同。关于上述几种颜色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金胶体粒子的大小,这个问题需要用特备的显微镜观察才容易理解。例如当比较大的金胶体粒子的表面有光被反射时,便现出朦胧的暗褐色。而在珐琅彩或粉彩的胭脂色表面用反射光线观察时,同样也可以看到褐色,二者是一个道理。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